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3)
2023(18658)
2022(15629)
2021(14429)
2020(12160)
2019(27751)
2018(27479)
2017(53285)
2016(29216)
2015(32604)
2014(32514)
2013(31953)
2012(29244)
2011(26365)
2010(26324)
2009(24659)
2008(24029)
2007(21554)
2006(19104)
2005(17410)
作者
(84961)
(70267)
(69874)
(66576)
(44876)
(33679)
(31813)
(27303)
(26818)
(25295)
(23983)
(23941)
(22528)
(22450)
(22212)
(21882)
(20989)
(20819)
(20270)
(20144)
(17635)
(17346)
(17180)
(16105)
(15872)
(15738)
(15637)
(15618)
(14268)
(13899)
学科
(114026)
经济(113877)
管理(83704)
(79059)
(66653)
企业(66653)
方法(47863)
数学(40512)
数学方法(40008)
中国(32036)
(30955)
(30695)
(30649)
业经(27884)
(26025)
银行(25877)
(25840)
(24415)
地方(23121)
(21142)
金融(21138)
(20601)
贸易(20585)
农业(20097)
(19987)
(19424)
理论(19404)
(18861)
财务(18779)
财务管理(18736)
机构
大学(409781)
学院(407253)
(162904)
经济(159300)
管理(155671)
研究(143032)
理学(133323)
理学院(131777)
管理学(129397)
管理学院(128665)
中国(110588)
(88912)
科学(88118)
(77489)
(73100)
(70146)
研究所(66314)
中心(64441)
(61934)
业大(61495)
财经(60842)
北京(56293)
农业(55191)
(55126)
(53577)
师范(52933)
(52255)
(49978)
经济学(49411)
财经大学(45219)
基金
项目(274847)
科学(215179)
研究(199990)
基金(198337)
(174207)
国家(172772)
科学基金(147010)
社会(125308)
社会科(118685)
社会科学(118656)
(107413)
基金项目(104419)
自然(95558)
自然科(93275)
自然科学(93249)
自然科学基金(91617)
教育(91484)
(90833)
资助(81976)
编号(81088)
成果(66838)
重点(62460)
(60193)
(59382)
(57076)
课题(56773)
创新(53334)
科研(52414)
国家社会(51493)
教育部(51378)
期刊
(183833)
经济(183833)
研究(125447)
中国(82929)
学报(67750)
(64516)
科学(61389)
管理(59836)
(59519)
大学(51047)
学学(48014)
(46652)
金融(46652)
教育(46375)
农业(43135)
技术(34124)
财经(30185)
业经(29906)
经济研究(29708)
(25880)
问题(23816)
(22522)
图书(20358)
理论(19960)
科技(19565)
(19379)
技术经济(18837)
现代(18694)
(18463)
实践(18092)
共检索到618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霞  鲍延磊  
本文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银行业的制度演变和改革;同时对比研究了两种制度下美日银行业的产业结构。研究表明,在全球化趋势下,两国银行业越来越走向趋同,普遍地向多元化综合经营的寡头企业转变。大银行的规模和集中度不断提高,绩效不断改善,集中垄断趋势逐渐增强。美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趋于上升,日本银行业有下滑的倾向,随着世界经济的波动和复苏,两国银行业仍旧会呈现此消彼长的竞争现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阎庆民  
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促进金融效率提高的同时 ,也带来相应的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是否有效 ,直接影响到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有效的金融监管不仅取决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以及具有风险约束力的市场主体 ,也取决于监管者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 ,我国金融市场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当中。监管也不例外。因此 ,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宏  刘海军  王金刚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在短期内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积极探索对外合作,发展海外机构;加快电子化进程,提高银行技术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亦可  
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改革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现状为切入点,借鉴国外银行业监管模式,分析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并对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溥  陈永杰  
本文提出近20年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U型轨迹假说,并予以验证。论文比较了U型轨迹与同期政府产业结构政策的关系,指出我国近20年来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各相应时期的政府产业结构政策之间,不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相反,开放市场经济中的全球化市场力量具有更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大背景下,产业结构政策是一种无效的经济政策,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则继续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不断演进。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德伦  
虽然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已成为当前各国制订汇率政策的两大趋势,但鉴于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目前仍应选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当然我们的长远目标还应是采用与开放程度相适应的汇率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洁  
美国和日本均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近期日本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造成大幅滑坡,同时也暴露出日本银行体制的诸多弊端,因此日本已决定对其金融体制尤其是银行体制进行改革;与之相比,美国经济则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而近期美国银行的强强联合,更稳固了其在世界上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君潞  满新程  
近年来,银行业跨国并购风起云涌。本文在研究银行业跨国并购并系统总结其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发达国家是跨国并购的主导者,新兴市场经济体是跨国并购的发展方向,而并购的动机是为了争夺市场以获得未来发展的有利地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伯特·麦克卡里  帕特里克·麦盖尔  高兹·万·彼特  胡妍斌  王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业开始出现跨国化发展的趋势。本世纪前1 0年,由于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资金流动开始恢复,欧洲银行业对美元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大规模增加,全球银行业跨国化的发展趋势有所放缓。本次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银行化经营模式的重新思考。金融危机对这些模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银行的本地业务比跨境业务更加稳定,即以本地货币计价的本地债权比跨境债权更为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从1994年以来,我国监管当局持续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从资本充足率计算监管、审慎资本监管和全面风险资本监管3个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的资本监管特点、实施效果和趋势;从不同维度论证了审慎资本监管的实质;分析了监管制度演变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本文认为,资本监管的实质就是风险监管,通过对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资本的有效利用;为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应从4个方面努力:建立资本补充机制、进行业务调整、应用定量风险计量工具、持续建设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玉茹  夏杨  
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制度的变迁是沿着"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制度均衡—……"这一路径演进。同样,中国分业经营的形成也是一次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背景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近些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也更加明朗,中国加入WTO之后,原有的分业经营的制度均衡必将打破,因此,在以风险分析为依据选择实现金融多元化经营过渡模式和设置转变进程是我国未来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凌  
经济全球化作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必然会对当代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日益巨大的影响 ,同样也将带来包括国际汇率制度的新变革。对这一变革中出现或行将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科学分析 ,从中探索其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 ,对迈入新世纪的国际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显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是基于这一目的 ,本课题主要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 ,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代国际汇率制度的矛盾现状及其改革创新趋向 ,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魏巍  曾建飞  
近些年 ,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也更加明朗 ,中国加入WTO之后 ,原有的分业经营的制度均衡必将打破 ,因此在以风险分析为依据选择实现金融多元化经营过渡模式和设置转变进程是我国未来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倪东明  
日本银行业从被动开放、政策管制到主动开放、制度放松,经济经历了复苏、繁荣、泡沫、萧条和再恢复的奇异怪圈,其中又诞生诸多风险。难道是日本银行业主动对外开放的决策路线错误了吗?对中国银行业来说,从外资银行的引入到2 0 0 0年中资银行的走出,再到加入W T O后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中外资银行国内同台竞争,资本流出入方式不断增多,因当局采取的防控措施,将中国银行业开放的风险损失降低化解。这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决策比日本好吗?如此问题,通过中日银行业风险调控的对比以揭开其"面纱"。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存  
80年代后半期,美日银行业相继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盈利剧减、倒闭和兼并大量增加。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在1985年后开始下降,税后净收入占其资产总额的比例由1981年的0.76%降为1990年的0.5%,税后净收入占其资本总额的比例由1981年的13.09%降为1990年的7.77%。与此同时,美国商业银行倒闭增加,1985年末美国商业银行数为13898家,1990年末为11992家,5年间净减少1906家。与美国相似,到1990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