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6)
- 2023(9049)
- 2022(7051)
- 2021(6424)
- 2020(5164)
- 2019(11039)
- 2018(11495)
- 2017(20816)
- 2016(11741)
- 2015(12862)
- 2014(12224)
- 2013(10651)
- 2012(8892)
- 2011(7893)
- 2010(7980)
- 2009(7584)
- 2008(6970)
- 2007(6465)
- 2006(5755)
- 2005(4961)
- 学科
- 济(35502)
- 经济(35464)
- 管理(26541)
- 业(22663)
- 企(17690)
- 企业(17690)
- 中国(14182)
- 农(12720)
- 业经(11552)
- 方法(9535)
- 学(9031)
- 农业(8410)
- 教育(8237)
- 理论(7889)
- 贸(7695)
- 贸易(7691)
- 财(7631)
- 易(7491)
- 地方(7438)
- 数学(7310)
- 制(7197)
- 数学方法(7174)
- 发(7040)
- 产业(6822)
- 银(6548)
- 银行(6533)
- 教学(6419)
- 融(6357)
- 金融(6352)
- 行(6300)
- 机构
- 学院(141871)
- 大学(139582)
- 济(49805)
- 经济(48600)
- 管理(47064)
- 研究(46832)
- 理学(39794)
- 理学院(39331)
- 管理学(38306)
- 管理学院(38078)
- 中国(34733)
- 科学(30044)
- 京(29024)
- 农(24301)
- 财(23459)
- 所(22996)
- 江(22515)
- 范(22386)
- 师范(22167)
- 中心(21318)
- 业大(21211)
- 研究所(21033)
- 农业(19084)
- 州(18332)
- 财经(18211)
- 技术(18029)
- 北京(17584)
- 院(17488)
- 师范大学(17015)
- 经(16373)
- 基金
- 项目(95971)
- 研究(74936)
- 科学(74637)
- 基金(65456)
- 家(56580)
- 国家(56057)
- 科学基金(47859)
- 社会(45823)
- 社会科(43066)
- 社会科学(43054)
- 省(40283)
- 教育(36118)
- 基金项目(33965)
- 编号(33353)
- 划(32884)
- 自然(28855)
- 成果(28218)
- 自然科(28183)
- 自然科学(28178)
- 自然科学基金(27616)
- 资助(24469)
- 课题(23816)
- 重点(22242)
- 发(21604)
- 年(21180)
- 创(20681)
- 项目编号(20387)
- 部(19329)
- 创新(19185)
- 性(19013)
共检索到21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辉 许继芳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全球化时代,要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促进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构建网络宣传教育阵地。这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朱富强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观点,并对当今全球化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如全球化的实质、失业的现象、贫困的加深、利润率的提高、全球范围内阶级的变动,以及知识分工引发的异化强化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英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高校是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阵地。互联网催生的高校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就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进程中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 网络文化建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生
经济全球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之日起便一直谈论的老话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资本主义生产的世界性,马克思在他的科学巨著《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作为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运用的世界市场运行规律。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也把资本在全球的扩张作为其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理论上论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必然性、表现及发展趋势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浩阳
世界经济近年来进入深度调整期,集中表现为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种相反的力量以平行共存的方式交替前行。准确理解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需要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从资本的“时间-空间”双重运动去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局限性。基于这一理论,文章认为: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替前行现象的出现有两方面原因:在微观层面上,跨国资本家、劳动工人和主权国家三大行为体由于利益需求的不同,对经济全球化会采取不同措施;在宏观层面上,全球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南北方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结构性变动,使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有鉴于此,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建设方案,具体表现为:在理论建构上需要转变动力机制、治理机制和共享机制,在实践路径上则需要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卫兴华教授在新中国70周年之际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荣誉勋章,2019年11月24日获第九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卫老一生求实唯真、守正创新,正是基于这种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他成为我国经济学界成果最为卓著的经济学家,而且他的科学研究成果都能经受得住历史的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林芳
文章在解读马克思主义成本观的基础上,以成本为研究起点,对我们党在各历史时期成本观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文章认为:新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成本观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
当代 马克思主义 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余小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文明 向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黎家佑
空间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审视资本运作并建构人类解放图景的重要维度,也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当代发展的理论生长点。从自然空间的社会化改造到社会空间的生产扩张,到空间的资本化生产,再到资本空间的扬弃,空间生产正经历着朴素实践、初步探索、全面深化与扬弃超越的历史嬗变。对空间生产予以全面的历史考察并审理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将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当代深化与实践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恩富 大卫·科茨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何特点? 程恩富:作为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学会800名会员的杰出代表,您在我校"中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上以"新自由主义与长期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钟远鸣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平台自身的价值生成表现为一种价值共创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制造资源和数据资源的连接与汇聚来实现生产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共享,其发挥出的集体生产力是生产社会化水平提高的主要表现。在工业化互联网平台开发商和工业企业的“共同劳动”之下,体现为“一般劳动”的工业知识和经验经过分析处理后被固化和显性化为工业模型,作为生产工具参与到工业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之中。在工业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质是以数字要素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其运行受到资本增殖逻辑的制约。资本原则仍是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支配性原则。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标志着工业生产中以能量转换为特征的工具逐渐被智能化的工具所驱动或取代,标志着人类劳动样态的新发展。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数据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的劳动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晓群 齐爱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在对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概论"课教学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皓文 赵晓磊 王煜
从西方发达国家泛起并向全球蔓延的逆全球化浪潮,表面原因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试图通过一系列逆全球化操作达到维持和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的目的,然而其本质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而导致的。由资本逻辑驱动的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并激化,从而内生出了与其相伴相生的"逆全球化"现象,从自身内部不断地"否定"自己。当前逆全球化现象的本质是对由资本逻辑驱动的经济全球化的否定,这恰恰证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中国所开启的新型经济全球化秉持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并凸显了政府对资本的有效规制和引导,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全球化的扬弃和超越,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它必将随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在世界范围内的此消彼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全球化,并走向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全球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费利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方法论对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必须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理解;第二,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四,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吉廷 朱进东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应用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资本、商品、劳动力等要素跨越国界的过程,也是全球生产、消费和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价值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如何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在全球生产链的格局下,劳动价值理论应该如何应用和发展?对此,阐释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路径,包括全球价值链下的劳动价值理论调整、应对新兴技术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环境问题与劳动价值理论的融合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现代化转变等,旨在为如何应用这一理论分析全球经济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