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2)
2023(13063)
2022(10547)
2021(9671)
2020(7710)
2019(16996)
2018(16855)
2017(31861)
2016(17025)
2015(18375)
2014(17790)
2013(16754)
2012(14897)
2011(13385)
2010(13702)
2009(13066)
2008(12478)
2007(11217)
2006(10143)
2005(9023)
作者
(43878)
(36305)
(35989)
(34301)
(23388)
(17102)
(16336)
(13773)
(13614)
(13025)
(12171)
(11991)
(11576)
(11337)
(11228)
(11115)
(10802)
(10571)
(10549)
(10290)
(8891)
(8789)
(8626)
(8520)
(8346)
(8215)
(8043)
(7929)
(7128)
(7103)
学科
(61094)
经济(61026)
管理(53108)
(52024)
(44059)
企业(44059)
中国(21168)
(20705)
方法(18811)
业经(18162)
技术(17607)
(15986)
地方(14844)
数学(14805)
数学方法(14536)
(13771)
农业(13686)
(12964)
(12527)
贸易(12517)
技术管理(12473)
(12177)
(12166)
银行(12162)
(11749)
理论(11686)
(11619)
金融(11618)
(10426)
(10025)
机构
学院(225703)
大学(220399)
(93795)
经济(91795)
管理(88663)
理学(75562)
研究(74858)
理学院(74812)
管理学(73662)
管理学院(73209)
中国(58264)
(45150)
(44578)
科学(42265)
(36020)
(35539)
中心(34781)
财经(33986)
研究所(31718)
(31245)
师范(31017)
(30723)
(30706)
(28674)
北京(28135)
经济学(27968)
业大(27927)
(27696)
经济学院(24934)
技术(24850)
基金
项目(147671)
科学(119171)
研究(116228)
基金(105668)
(89758)
国家(88955)
科学基金(78287)
社会(75203)
社会科(71302)
社会科学(71292)
(60139)
基金项目(54846)
教育(53668)
(49258)
编号(48913)
自然(47226)
自然科(46225)
自然科学(46216)
自然科学基金(45428)
资助(40622)
成果(40522)
(36634)
课题(34620)
(33921)
创新(33220)
重点(33212)
(31738)
国家社会(30698)
项目编号(30235)
(29843)
期刊
(110546)
经济(110546)
研究(70614)
中国(50330)
管理(37014)
(33279)
教育(32908)
(30714)
科学(27674)
学报(26044)
(25279)
金融(25279)
技术(21320)
农业(21087)
大学(21044)
业经(20282)
学学(19325)
经济研究(18117)
财经(15879)
(13833)
问题(13631)
科技(12532)
(12110)
(11761)
论坛(11761)
(11690)
现代(11537)
图书(11409)
国际(11362)
技术经济(11303)
共检索到350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彩楼  李燕超  朱琴  
创新集群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特征。基于跨学科理论方法,在对"集群"的内涵、全球价值链演化以及全球技术链形成等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全球视野下研究了创新集群的协同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从自上而下的推动力、自下而上的吸引力和自组织力等三个维度构建了创新集群协同演化的混合动力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熙逵  
STEAM教育重视美育在跨学科知识融合中的渗透与浸润作用,美的熏陶不仅为学生全面成才蓄积了丰富的感性素材,同时有益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萌生。面对互联网、数字媒介等现代科技条件的进步,构建多样化、高质量的美育形式对于拓展“美”的广度教育有着积极意义,协同与创新的美育工作改革更易于发挥美育浸润的内在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STEAM模式下高校美育协同建设应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在能力提升、技能强化、意识培养及创新性思维发展等方面探寻有机结合的培育机制,以兴趣引导为本,“做中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释放“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合力,深化美育工作对学生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创造力的教育内涵,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与综合素养提升的美育工作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军英  
科技全球化是科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全球化势头日益强劲。本文分析了科技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斌  唐铁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当代产业组织基本矛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与此相适应,各国政府纷纷面向全球,从力争国家战略利益最大化出发,在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调整,同时各国之间产业组织政策的国际协调日趋加强。这些变化对我国制定新发展阶段的产业组织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世文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呈现出各种新特点,而建立有竞争力的地方性企业群已日益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新形式。根据对国内外有关集群创新优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笔者认为集群式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云凤  
集群战略作为经济园区管理标准由整个欧盟范围内的公共机构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2006年德国开始实行集群政策。集群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是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规律,在政策发展中不断摸索,积淀升华的产物。我国"十二五"规划已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动产业群的发展应借鉴德国产业集群经验,采取如下措施,促进我国产业发展。包括:针对不同特点制定适当的集群发展战略;加强政府的引导、管理和监督;加强资源整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小成  罗新星  
产业集群协同演化是指产业集群内以各企业等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协同竞争是产业集群演化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对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捕食与竞争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策略选择需要重视产业集群演化的协同效应,防止过度竞争;应以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以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优化为依归;注重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合策略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卓泽林  王志强  
自200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始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以来,通过组织机构的整合,并以创业中心、企业孵化中心、产业联盟办公室以及海外学院等部门为载体推行多样化创新创业举措,在专业技术授权、大学衍生公司、校企合作和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新创业举措对我国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营造自由、宽容的学术环境,建设专业化创业队伍以及跨国界协同培养学生等有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先锋   肖坚   李勃昕  
【目的】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日益加剧的现实背景下,本文旨在从政策工具组合的视角出发,探究“创新-金融”政策组合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构建高效政策协同路径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双试点”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了“创新-金融”跨政策工具组合的协同降碳效应。【结果】(1)“双试点”政策协同显著有利于碳减排,且其能发挥比“单试点”政策更为明显的降碳效果,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双试点”政策通过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加快人才集聚来间接降低碳排放;(3)“双试点”政策的协同降碳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行政等级较高以及官员任期较短的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且在先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再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情景下存在更为明显的协同降碳效应。【结论】应积极发挥“创新-金融”政策组合效能,加快释放政策协同的降碳红利,为实现“双碳”目标探寻政策协同的有效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黄鹏飞  
创新驱动发展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转型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共同演化视角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内生协同动力的分析框架,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共同演化模型。最后,文章从政府政策主导和企业创新主体两方面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欣欣   周洪勤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加强产业链建设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包含产业链基础能力、产业链抵御能力、产业链链条控制力、产业链创新能力在内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4—2021年中国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影响产业链韧性的效果及机理。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水平。分地区考察发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但对西部产业链韧性水平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对东北地区产业链韧性水平产生抑制作用。调节机制表明,城市创新能力会强化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弱化了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链韧性水平的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微微  
创新集群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关村创新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创新高地。本文在对复杂网络理论与创新集群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演化过程,并总结其发展规律,对于指导我国创新集群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占忱  
集群创新是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它强调多样性主体间基于产业知识的交互学习,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增长和竞争力提升意义重大。OECD国家是较早注重运用集群创新战略的国家,本文介绍OECD国家集群政策实践及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的政策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强  王浩  敦帅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随技术革命、创新模式和产业政策等因素兴起更替。本文在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演变路径梳理归纳的基础上,以伦敦、纽约、首尔和东京为例,分析总结了其在科技金融互补、创新生态优化、公民创新共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典型模式、路径与特点,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提出着力营造创新型社会氛围、广泛吸纳创新主体意见需求、协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并及时调整社会治理政策响应科技变革等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任宛立  熊伟  
分配税收利益与协调税务行政合作是税收条约的两个主要功能,其相关内容的变化与侧重都决定着税收条约的调整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对外贸资本输入输出比重以及对外贸易结构发生变化,中国税收条约呈现出税收管辖权重新划分、税务合作程度与反避税力度加强两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