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9)
2023(11264)
2022(9198)
2021(8608)
2020(6856)
2019(15304)
2018(15083)
2017(28507)
2016(15208)
2015(17144)
2014(16540)
2013(16042)
2012(14308)
2011(12849)
2010(12626)
2009(12036)
2008(11607)
2007(9964)
2006(9018)
2005(8501)
作者
(40339)
(33491)
(33417)
(31952)
(21179)
(15826)
(15103)
(12809)
(12722)
(11689)
(11523)
(11199)
(10567)
(10441)
(10434)
(10325)
(9921)
(9735)
(9519)
(9465)
(8324)
(8054)
(8007)
(7707)
(7467)
(7454)
(7321)
(7248)
(6663)
(6598)
学科
(61828)
经济(61749)
管理(41764)
(38618)
(29436)
企业(29436)
中国(22846)
方法(22406)
(20806)
数学(19395)
数学方法(19172)
(15365)
(15365)
贸易(15356)
业经(15257)
(15081)
(13629)
农业(13277)
(11714)
银行(11708)
(11290)
(10828)
金融(10827)
(10626)
地方(10352)
(10294)
(9830)
环境(9439)
(8701)
(8636)
机构
学院(208673)
大学(207350)
(95505)
经济(93968)
研究(76542)
管理(76310)
理学(64776)
理学院(64088)
管理学(63058)
管理学院(62673)
中国(61705)
(44137)
(43331)
科学(42556)
(37855)
中心(34450)
财经(34380)
研究所(34027)
(32900)
(31524)
经济学(31193)
(29904)
北京(28307)
经济学院(28099)
(27857)
师范(27639)
(27366)
业大(26682)
财经大学(25576)
农业(25469)
基金
项目(135949)
科学(108795)
研究(104333)
基金(100810)
(87667)
国家(86993)
科学基金(74270)
社会(69659)
社会科(66098)
社会科学(66086)
基金项目(51755)
(49845)
教育(47311)
自然(44238)
自然科(43261)
自然科学(43250)
(42699)
自然科学基金(42483)
编号(41756)
资助(40629)
成果(34564)
(31446)
重点(31223)
(30533)
国家社会(30532)
课题(28978)
中国(28491)
(28442)
教育部(27578)
(27037)
期刊
(108881)
经济(108881)
研究(67949)
中国(42562)
(32583)
(32506)
管理(29867)
学报(28422)
科学(28120)
教育(23416)
农业(22751)
(22622)
金融(22622)
大学(22379)
学学(20822)
经济研究(19068)
业经(18018)
财经(17442)
技术(16957)
(15317)
问题(15032)
(14694)
国际(13443)
世界(13382)
(12648)
技术经济(9674)
现代(9471)
经济问题(9117)
图书(9046)
(8941)
共检索到323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志标  
该文从全球化的视角论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首先,从数量关系上给出了粮食安全的定义,这个定义又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其进行了解释;然后,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原因包括圈地运动、环境恶化、退耕还林政策、抛荒(或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贸易自由化和国外粮食政策;最后,提出了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立涛  刘晓洁  伦飞  吴良  鲁春霞  郭金花  曲婷婷  刘刚  沈镭  成升魁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论文基于粮食系统视角,从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的作用、保障粮食安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适应性策略出发,揭示粮食安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系统梳理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系统不确定性增加,且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加剧;2)粮食需求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粮食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3)多尺度有机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需在微观上"藏粮于技"实现提质增效,在中观上"藏粮于地"注重生态建设,在宏观上坚持市场为主导完善粮食政策体系。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研究呈现从单一学科、单一维度、单一手段向依靠多学科开展多尺度、多要素、系统综合集成研究保障粮食安全转变,从高碳粮食系统向低碳高效粮食系统转变的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学军  
基于对当前中国粮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所谓的粮食"十二连增"只是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是玉米产量的增加,口粮的增加十分有限,粮食的结构还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随着中国粮食贸易观念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中国的粮食结构看,口粮尤其是稻米面临很大的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粮食的流通和贸易问题。因此,政府不仅要不断提高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应该关注中国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振霞  
粮食金融化是目前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粮食安全与粮食金融化的含义进行界定,阐述基于粮食金融化视角下,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并从粮食生产收益降低、经济运行使宏微观风险增加、粮食生产分散、粮食企业过度集中及粮食的价格受到流动性与供需因素的双重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背景下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现粮食集约化生产;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大力培育粮食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粮食主产区补贴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确保粮食价格稳定;不断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增加套期保值功能等6项对策意见,以应对粮食金融化带来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税尚楠  
随着我国增加粮食生产的经济成本不断攀高,在以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组合的时间与空间的环境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考量和战略。建设好我国在全球化下的粮食供给链而不只是供给链终端的被动买家是确保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战略之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瑞娟  李国祥  
中国确立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主要目标的新粮食安全战略。近几年,中国粮食形势正在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受国内粮食支持政策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总体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但国内外差价逐步增大给中国粮食进口带来很大压力,国内粮食继续丰收,但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粮食进口对国内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冲击不断显现。如果不深化认识中国粮食形势正在发生的变化,如果不及时调整粮食进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强  
本文对"耕地面积决定中国粮食产量"的观点提出质疑,并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粮食产量与诸多因素有关,耕地面积仅是重要因素之一的结论。同时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从几个方面指出近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并不严重。最后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明洪  
加入WTO对我国粮食安全不会发生实质性影响。中国粮食发展政策应是,在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逐步开放粮食市场,并逐步提高市场准入程度,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实物平衡,争取更多的交换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石  张继承  李林凤  
文章通过分析和评价我国粮食产业在系统均衡性、适应性、稳定性、流畅性四个方面的安全水平,识别出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安全度进行评价和预测,指出我国粮食安全度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同时提出强化国家资源安全观念、推动系统间动力机制协同、健全粮食发展综合决策体系的可行之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奚宾  
粮食金融化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分别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和粮食收益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据此,政府应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强化我国粮食金融政策,加大市场调节力度,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以化解粮食金融化的不利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培垌  
2012年,受异常天气影响,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的粮食生产低于预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价格在资本炒作下不断上涨。期货市场上,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玉米、大豆和小麦等粮食品种的价格剧烈波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已经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联动增强,逐步形成了粮食金融化趋势。粮食价格不再像以前由基本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本文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中国的影响,提出如何在金融全球化下保持中国粮食安全的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汤红美  
自2004年起,中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11年连续增长,但粮食安全及粮食价格稳定仍然是国家战略安全工作的重要内涵。在阐述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背景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程,研究了其粮食价格波动的特点和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月华  
受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根据我国的粮食供求现状分析,影响我国粮食发展的因素包括资源约束、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物流体系等。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对内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革涉农补贴模式、建立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完善粮食流通储备体系。对外要大力推进国际协调,优先保证粮食作为食品的根本属性。适当利用全球资源配置,建成灵活的粮食进出口调节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李元龙  祁慧博  
中国—世界农业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WARMEM)是一个多市场多区域的以中国粮食问题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全球农业市场政策分析模型。本文描述了CWARMEM模型的结构、特征以及建模过程,并应用该模型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趋势进行情景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资源、经济等因素变动对我国未来十年粮食安全局势的影响。到2020年全球粮食产需将维持稳定增长,但是贸易规模难以扩大;我国粮食产量将能实现粮食安全规划目标,但自给率却低于95%,其中稻谷和玉米的自给率下滑对于粮食自给率的影响较大;国内各省份间供求差异更趋显著。确保粮食安全,应注重国内各省份协调与责任分担机制,善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