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0)
2023(7631)
2022(5790)
2021(5502)
2020(4182)
2019(9252)
2018(9456)
2017(15904)
2016(9989)
2015(11289)
2014(11593)
2013(10166)
2012(9480)
2011(8475)
2010(8850)
2009(8035)
2008(7898)
2007(7472)
2006(6853)
2005(6486)
作者
(26148)
(21816)
(21782)
(20882)
(13862)
(10494)
(10030)
(8532)
(8298)
(7958)
(7500)
(7281)
(6968)
(6966)
(6884)
(6827)
(6717)
(6545)
(6389)
(6281)
(5754)
(5338)
(5308)
(5238)
(4933)
(4892)
(4871)
(4825)
(4435)
(4381)
学科
(30784)
经济(30748)
管理(20352)
教育(19573)
(18149)
中国(17237)
(13900)
企业(13900)
(10833)
理论(9796)
(9614)
业经(8724)
方法(8610)
(8435)
教学(8119)
发展(7640)
(7517)
农业(7042)
地方(6808)
数学(6632)
(6614)
数学方法(6412)
(6388)
(5772)
贸易(5764)
(5609)
技术(5425)
(5227)
金融(5226)
(5121)
机构
大学(133195)
学院(129281)
研究(51179)
(42223)
经济(40930)
管理(37789)
中国(32566)
理学(31487)
(31102)
理学院(30961)
科学(30917)
教育(30203)
管理学(29975)
管理学院(29717)
(29295)
师范(29101)
(26225)
师范大学(23880)
研究所(23740)
(22276)
中心(21727)
北京(20510)
(20329)
(19983)
技术(19168)
(18659)
(17500)
业大(17382)
职业(16893)
农业(15832)
基金
项目(79510)
研究(65619)
科学(63043)
基金(52729)
(45704)
国家(45137)
社会(38302)
教育(38048)
科学基金(37181)
社会科(35831)
社会科学(35822)
(32473)
编号(29867)
(29076)
成果(27411)
基金项目(26168)
课题(24315)
自然(21711)
自然科(21222)
自然科学(21216)
(21001)
自然科学基金(20803)
资助(20792)
重点(19868)
(18943)
(18279)
规划(17810)
项目编号(17677)
(17492)
教育部(16177)
期刊
(53455)
经济(53455)
教育(51375)
研究(50166)
中国(38048)
学报(20789)
(20420)
科学(18294)
大学(17184)
技术(15282)
(15192)
管理(14845)
学学(14317)
农业(14279)
职业(12880)
(10651)
金融(10651)
业经(8684)
技术教育(8375)
职业技术(8375)
职业技术教育(8375)
经济研究(8276)
(8058)
论坛(8058)
财经(7698)
(7577)
图书(7528)
(7326)
(6842)
问题(6767)
共检索到215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万秀兰  
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思想和实践产生于全球化中非洲的边缘化以及非洲内部关于发挥"内部发展潜力"以遏制边缘化的诉求。它旨在使非洲高等教育摆脱西方高教模式的束缚,克服外向性,驱散自卑阴霾,从而独立认识和自主建设符合非洲实际的、自己的高等教育组织结构和课程体系。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水平还比较低。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未来发展的根本点是使非洲高等教育牢牢扎根于非洲大地,增强高等教育的本土适切性,强化非洲民族使命感的教育和民族意识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秋英  丁邦平  
教育学本土化是近百年来中国学者针对异域教育理论被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在意蕴和精神实质。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厘清本土化的现实内涵与时代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内在意蕴及其动因问题,倡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达成教育研究的中外融汇、古今相承、实践创生、国际对话,希冀凸显其境转意迁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俊  
经济全球化促使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它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国际性和开放性。加入WTO使中国面临教育市场的国际化和人才市场的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在增强国际性和进一步开放的同时,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并且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防止一些误区,以利于在国际化条件下健康地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楼世洲  彭自力  
非洲高等教育在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前殖民时期、殖民时期、独立自主时期,还是全球化时期,都呈现出一种对欧美国家的路径依赖特征。尤其是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非洲高等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私有化和分权化成为发展和改革的主流;另一方面教育财政缺乏,使其对国际援助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加,高等教育的主权和独立性受到严重挑战,新自由主义思潮阻碍了非洲高等教育的本土化进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非洲各国试图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互动,构建"以发展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卢乃桂  张永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旨在重构政府、高校以及学生之间关系的改革。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力量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的国家和高等教育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拟将这一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变化放在一个更宏观的大时代背景,即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其成因,并描述在此新背景下,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所扮演的新的角色是什么,政府角色转变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最后,本文选择了几个较为典型的国家,分析了在这种类似实质背后各国政府角色变迁的个性化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新  
认清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趋同化、求异性以及不平衡性等特征,是全球化背景下更新高等教育理念的前提。高等教育与市场接轨、实现创新性发展以及改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是全球化背景下更新高等教育理念的现实要求。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独具个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秉持科技优先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全球化背景实现高等教育理念更新的可行性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佳斌  马瑞克·范德文德  江小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基于文献分析的概述,并通过深度了三十位中外高等教育学者、高校与政府管理者以及商务代表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以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和举措进行解读。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提出,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世界一流大学体系而非仅仅产生一批世界一流大学,鼓励大学的多样化发展,着力建设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并形成评估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高等教育责任制是一个与效率、效果和绩效评估相关的概念,它要求通过有效的方式证明高等教育取得了预定的结果和绩效。关注效率、效果,注重结果、产出是高等教育责任制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评估是责任制的实施形式,也是质量保障的一个基本途径。通过评估加强质量保障,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中一种新的责任制文化。高等教育过程的内在复杂性决定了责任制及绩效测量的难度,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要实现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同时避免对高校办学自主权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金森  李梅  
用萨缪尔森的产品概念来界定高等教育产品的公私属性,并以此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全球性、浮现的世界市场和全球公共产品,那么以是否国有来界定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就行不通了。若从社会特性来区分产品的公私属性,那么全球的高等教育产品只能分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类。由于公共产品往往在市场上生产不足,所以,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私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内在属性有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戚务念  何齐宗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以往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中心主义”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各执一端,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新型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被奉为经典的由简·奈特提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存在着重大方法论缺陷。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支配下,由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国际化行动而产生的一种世界性高等教育现象。迄今以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是一种基于地理疆域思维和国家竞争的国家主义理念,严重威胁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确立基于全球化时空思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世界主义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哲  陶梅生  
在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助推下,世界各国不遗余力地进行本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并主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高等教育自身价值等多维度显现出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镜人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留学生教育市场扩大,国际生源争夺激烈;学者和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加大;相互承认证书和互换学分;课程地区化和国际化。对此,应采取的对策包括:高质量且规模适度地发展高等教育以防止生源大量外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大学应当主动改革,应对挑战;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邬大光  
教育改革实践对教育理论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诉求,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引发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新问题具有典型的“中国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