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5)
- 2023(15745)
- 2022(13167)
- 2021(12185)
- 2020(9991)
- 2019(22418)
- 2018(22585)
- 2017(42690)
- 2016(23354)
- 2015(26225)
- 2014(25980)
- 2013(25413)
- 2012(22912)
- 2011(20389)
- 2010(20355)
- 2009(18648)
- 2008(17520)
- 2007(15483)
- 2006(13441)
- 2005(11856)
- 学科
- 济(91960)
- 经济(91858)
- 管理(67370)
- 业(66332)
- 企(53728)
- 企业(53728)
- 方法(38002)
- 数学(32352)
- 数学方法(31955)
- 农(27349)
- 中国(26875)
- 业经(21979)
- 财(21095)
- 技术(20920)
- 地方(19695)
- 学(19207)
- 农业(19135)
- 理论(16772)
- 贸(16691)
- 贸易(16682)
- 易(16139)
- 制(16082)
- 和(14507)
- 环境(14005)
- 银(13401)
- 银行(13354)
- 融(13170)
- 金融(13166)
- 务(12954)
- 教育(12877)
- 机构
- 学院(321907)
- 大学(321237)
- 管理(127409)
- 济(124546)
- 经济(121685)
- 理学(110340)
- 理学院(109140)
- 研究(108533)
- 管理学(107189)
- 管理学院(106610)
- 中国(78019)
- 京(68612)
- 科学(67881)
- 财(54365)
- 所(53791)
- 农(52199)
- 研究所(49089)
- 业大(48874)
- 中心(48618)
- 江(47032)
- 范(44007)
- 财经(43738)
- 师范(43608)
- 北京(43145)
- 农业(40514)
- 院(40041)
- 经(39823)
- 州(38619)
- 技术(37767)
- 经济学(36100)
- 基金
- 项目(224035)
- 科学(176064)
- 研究(167359)
- 基金(159996)
- 家(139100)
- 国家(137922)
- 科学基金(118542)
- 社会(103382)
- 社会科(97857)
- 社会科学(97833)
- 省(89077)
- 基金项目(85079)
- 教育(77002)
- 自然(76280)
- 自然科(74499)
- 自然科学(74483)
- 划(74295)
- 自然科学基金(73114)
- 编号(69808)
- 资助(64446)
- 成果(56323)
- 重点(50230)
- 发(48517)
- 部(48332)
- 课题(48119)
- 创(47815)
- 创新(44532)
- 项目编号(42884)
- 科研(42171)
- 国家社会(42030)
- 期刊
- 济(138195)
- 经济(138195)
- 研究(93967)
- 中国(65214)
- 学报(50130)
- 农(48718)
- 管理(47119)
- 科学(46966)
- 教育(43609)
- 财(39728)
- 大学(38085)
- 学学(35468)
- 农业(34361)
- 技术(31826)
- 融(25186)
- 金融(25186)
- 业经(24042)
- 经济研究(21800)
- 财经(20170)
- 科技(19007)
- 图书(18869)
- 问题(17765)
- 业(17693)
- 经(17229)
- 技术经济(16491)
- 坛(15851)
- 论坛(15851)
- 理论(15175)
- 现代(14801)
- 版(14762)
共检索到471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辉菲 刘佐菁
随着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科技人才的合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分析粤港澳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及其对技术转移转化的促进作用,发现目前粤港澳科技人才合作存在团队合作交流方式和渠道单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基础薄弱、科技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仍有不足等问题,同时广东省技术转移转化存在顶层设计不足、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匮乏等问题。结合广东省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出大力开展粤港澳科技人才合作交流,支持多学科跨领域团队合作,建立人才共享、灵活雇佣机制,培养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等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合作交流 粤港澳 技术转移转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静 谭颖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需进一步深化中山与港澳的合作。本文通过探讨中山与港澳合作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其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建议通过打造高端产业、科技合作、青年创业三大合作平台,建设人才保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两个支撑点,推进金融、土地、审批、认证四项制度创新,深化中山与港澳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合作 制度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鑫 艾希
由于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人才与内地人才的特点和属性存在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关于这两类人才的引进政策存在较大区别,并且这种差异性会在很大层面上影响政策评估的结果。为此,从人才属地分类视角出发,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人才需求,并结合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的公共政策执行互动模型,从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利益角度对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对内地人才和港澳地区人才引进政策的异同,以及从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相互调试的角度分析不同人才引进政策施行原因。研究发现:根据人才的市场机制、需求情况及资源配置3个维度,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政策执行地本身,在引才标准方面以引进高端精准的内地人才为导向,对于港澳地区人才的引进则以青年人才为突破点,在引才领域方面均倾向于理工科领域,文化领域则多针对内地人才;两种属地的人才作为政策接受者享受不同程度的个税优惠、购房优惠等。粤港澳大湾区在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时,不仅需要考虑作为政策执行者本身的利益,还需要重视政策接受者的需求,具体要健全区域性人才引进机制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引进人才合作模式,推动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并进一步引导港澳青年坚定政治立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人才强国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红 修旗
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关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更是提升大湾区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教师队伍的关键。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打开我国教师教育与国际对话的窗口,对提升全球教师教育水平具有显著的价值和意义,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在全球教育治理视角下,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旨意和运行机理,并构建包括领导政策协商机制、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资源整合共享机制、跨境培训研修机制、最佳实践交流机制以及知识共享合作机制在内的粤港澳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机制,以参与全球治理的愿景为指引,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提供路径和范式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卷书 李玉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因素。目前,大湾区科学合理的经济合作机制建设趋势正日益显现,而促进粤港澳科技人才共享机制的形成已成为粤港澳地区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从阻碍粤港澳科技人才共享的各项成因分析出发,结合粤港澳地区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以推进大湾区早日实现人才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催化相关要素的自由流通,促进大湾区人才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关键词:
粤港澳 大湾区 共享 科技人才 要素流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燕 王嘉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创业者特质,并将创业环境分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教育文化环境,使用SPSS23.0和Amos 24.0软件构建港澳学生创业意愿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内地高校689名港澳学生数据,探讨其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创业意愿差异。结果发现: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创业者特质和创业环境对内地高校港澳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创业意愿上,男生高于女生、香港学生高于澳门学生、大湾区学校学生高于非大湾区学校学生,而理工医专业学生低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最后,为全面提高港澳学生的创业意愿,让他们在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红利中更好地担当使命,从创业环境入手、培养创新型人才视角出发,提出集培养体系、生态体系和资源体系于一体的支持系统,以支持港澳学生在内地创业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充分发挥了金融核心作用,有利地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合作 背景 战略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充分发挥了金融核心作用,有利地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合作 背景 战略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彦 汪玥
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严峻性不仅会对广东省的出口贸易带来直接冲击,而且也会对香港的转口贸易和澳门的博彩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粤港澳在营商环境、高端智库和金融集聚三方面的突出优势,三地可以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合作三个方向开展深度合作,推广成功的区域合作模式,从而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关键词:
贸易摩擦 粤港澳 深度合作 大湾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岚睿 朱振东
作为创新发展方向,高端服务业将为澳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当前澳门高端服务业的升级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的实践路径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等利好条件,但同时面临过度依赖博彩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和人力资本薄弱等制约。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澳门应充分把握良好的发展契机,有效利用协作发展平台,通过科学规划、深化协作、培育总部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具体措施,推动高端服务业升级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仁刚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物流服务核心枢纽之一。本文对"一带一路"下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物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优势互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贸推动了港口物流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但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发展存在资源配置优化不足、同质化竞争、人才匮乏与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本文从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培养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加快智慧港口建设等方面对促进港口物流发展提出建议,为大湾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丁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对粤港澳及周边地区来说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就这一国家战略提出的特定背景加以分析,以期为后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转型升级 国际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梦婕
在国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汕头经济特区提出打造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本文从汕头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着眼,提出从创新、开放、生态等方面入手,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煦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但高校众创空间在顶层设计、运营管理、资源整合方面仍存在发展瓶颈。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型生态区位、叠加型湾区经济、创新型枢纽平台优势,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应树立"产学融创"理念,完善运营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组建空间战略联盟,实现高校众创空间差异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共享式发展。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校众创空间 发展战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爱萍
国家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肇庆市面临的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最密集的精英人才资源,拥有尖端的高新技术,前途不可估量。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加强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交通联系,要以国际发展眼光,高标准,严要求谋划市内交通建设,构筑"十横八纵"城市交通网,由交通引领肇庆新一轮发展热潮,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大西南拓展发挥桥头堡作用。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交通枢纽 门户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