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1)
2023(10714)
2022(8580)
2021(7823)
2020(6337)
2019(13988)
2018(14244)
2017(28035)
2016(15220)
2015(17017)
2014(16702)
2013(16032)
2012(14537)
2011(13227)
2010(13362)
2009(13043)
2008(12522)
2007(11357)
2006(10497)
2005(9702)
作者
(41828)
(34467)
(34185)
(32851)
(21850)
(16074)
(15748)
(13078)
(12966)
(12397)
(11453)
(11264)
(10909)
(10873)
(10680)
(10670)
(10191)
(10167)
(10145)
(9875)
(8610)
(8455)
(8315)
(7927)
(7811)
(7782)
(7763)
(7596)
(6773)
(6722)
学科
(57415)
经济(57350)
管理(42978)
(40195)
(30093)
企业(30093)
(21587)
中国(21035)
方法(19970)
数学(17389)
数学方法(17154)
(15535)
业经(14684)
(14379)
农业(13604)
(13554)
贸易(13546)
(13248)
(12252)
银行(12244)
(11833)
(11630)
地方(11309)
(10558)
金融(10557)
(9938)
(9515)
(9422)
环境(8923)
及其(8773)
机构
学院(213250)
大学(208398)
(90474)
经济(88504)
管理(78853)
研究(73131)
理学(66463)
理学院(65808)
管理学(64707)
管理学院(64310)
中国(58296)
(44980)
(44145)
科学(41426)
(36465)
财经(34431)
(33537)
(33305)
中心(33301)
研究所(32430)
(31109)
(28536)
师范(28294)
北京(28099)
业大(27878)
经济学(27385)
(26615)
(26509)
农业(26134)
财经大学(25137)
基金
项目(131116)
科学(103299)
研究(102457)
基金(93274)
(79702)
国家(79006)
科学基金(67257)
社会(64619)
社会科(61223)
社会科学(61212)
(51326)
基金项目(47804)
教育(46971)
编号(44315)
(42741)
自然(40428)
自然科(39444)
自然科学(39432)
自然科学基金(38691)
资助(37930)
成果(37145)
课题(30795)
(29827)
重点(29594)
(28992)
(26911)
(26809)
项目编号(26563)
国家社会(26389)
(26127)
期刊
(108080)
经济(108080)
研究(68645)
中国(41692)
(32809)
(32550)
管理(30415)
学报(26877)
科学(26319)
教育(25950)
(25904)
金融(25904)
农业(22791)
大学(21155)
业经(20114)
学学(19752)
技术(18411)
经济研究(18173)
财经(16587)
问题(14906)
(14348)
(13452)
国际(12374)
(11323)
商业(11012)
现代(10814)
理论(10782)
世界(9970)
图书(9856)
(9809)
共检索到332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月华  
受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根据我国的粮食供求现状分析,影响我国粮食发展的因素包括资源约束、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物流体系等。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对内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革涉农补贴模式、建立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完善粮食流通储备体系。对外要大力推进国际协调,优先保证粮食作为食品的根本属性。适当利用全球资源配置,建成灵活的粮食进出口调节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李元龙  祁慧博  
中国—世界农业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WARMEM)是一个多市场多区域的以中国粮食问题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全球农业市场政策分析模型。本文描述了CWARMEM模型的结构、特征以及建模过程,并应用该模型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趋势进行情景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资源、经济等因素变动对我国未来十年粮食安全局势的影响。到2020年全球粮食产需将维持稳定增长,但是贸易规模难以扩大;我国粮食产量将能实现粮食安全规划目标,但自给率却低于95%,其中稻谷和玉米的自给率下滑对于粮食自给率的影响较大;国内各省份间供求差异更趋显著。确保粮食安全,应注重国内各省份协调与责任分担机制,善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税尚楠  
随着我国增加粮食生产的经济成本不断攀高,在以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组合的时间与空间的环境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考量和战略。建设好我国在全球化下的粮食供给链而不只是供给链终端的被动买家是确保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战略之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琦  刘满平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美元汇率不断贬值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给全球通胀带来了较大压力,粮食逐渐成为全球投机资本追逐的重要目标之一。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关系日趋紧密,粮食金融化属性日益凸显,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因此,研究和探讨粮食金融化趋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一、粮食金融化趋势1.全球范围内货币流动性充裕。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一直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不同国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伟铮  宋聚国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实施全球资源配置方法来保证国内粮食安全,通过分析目前中国粮食企业存在较弱的产业规模化和投资能力、低附加值的参与配置能力、制约的政策环境等全球资源配置难题,进一步提出实施全球资源配置需加强整体规划、同步外交手段、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国企激励考核机制的政策顶层设计,以及倡导"全球责任"的粮食安全理念、发挥龙头优势、有效利用金融工具、加快人才建设、完善支持体系的保障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巧云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问题,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依托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之下的粮食安全迎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国内粮食供给得到了基本保障,粮食产业的对外开放也处于领先水平。现阶段通过分析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发展历程,阐述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局和挑战,有助于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方向指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奚宾  
粮食金融化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分别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和粮食收益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据此,政府应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强化我国粮食金融政策,加大市场调节力度,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以化解粮食金融化的不利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培垌  
2012年,受异常天气影响,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的粮食生产低于预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价格在资本炒作下不断上涨。期货市场上,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玉米、大豆和小麦等粮食品种的价格剧烈波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已经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联动增强,逐步形成了粮食金融化趋势。粮食价格不再像以前由基本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本文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中国的影响,提出如何在金融全球化下保持中国粮食安全的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春凌  
粮食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稳定、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且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新型城镇化给粮食安全带来了新课题与新机遇,实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力度,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也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芳  蒋少龙  
如何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怎样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特别是当国家的宏观目标与农民的微观目标发生冲突时,怎样兼顾二者的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就现阶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砚文   杨世龙  
受地缘冲突、极端气候、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市场不稳定性显著增强。一方面,印度等主要粮食出口国陆续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政策以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厄尔尼诺现象下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引发新一轮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冲击我国粮食进口国际供应链。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进一步优化饲料粮生产结构,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率,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推动中国粮企布局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并加大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力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定斌  宁娇丽  方金梁  
本文针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分析了我国粮食减产的原因,阐述了国家粮食安全隐患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危害性,探讨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新中国建国以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属于粮食供应短缺与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等生产要素的大量引入,促使粮食供需达到紧张平衡,短期内粮食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长期来看,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毒化、地下水超采、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粮食供给不可持续,同时,粮食安全问题逐渐以食品安全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三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摆脱石油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丹  
随着全球安全治理的不断发展,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粮食安全法律框架在此背景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球安全治理背景下的粮食安全法律框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思考,包括全球安全治理对粮食安全法律框架的影响和构建全球安全治理下的粮食安全法律框架等。通过合理的法律框架和有效的法律执行,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勤  勤裴晗  高铁生  
对世界各国而言,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粮商控制全球市场背景下,粮食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中国加入WTO逐步放开国内粮食市场后,跨国粮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依靠成熟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在中国市场不断渗透和扩张。在短短十几年间,跨国粮商业已成为中国粮食市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某些领域甚至已具备一定的垄断优势。本文以我国粮食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跨国粮食公司在我国粮食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国内粮食企业的竞合态势,探讨了跨国粮商对相关产业进行控制的战略及其运作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跨国粮商的产业链控制战略,并为确保我国粮食产业健康、长远、有效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