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8)
- 2023(16642)
- 2022(13693)
- 2021(12587)
- 2020(10595)
- 2019(23879)
- 2018(23739)
- 2017(45883)
- 2016(24657)
- 2015(27896)
- 2014(27331)
- 2013(26620)
- 2012(23732)
- 2011(21205)
- 2010(21071)
- 2009(19672)
- 2008(18968)
- 2007(17004)
- 2006(14361)
- 2005(12643)
- 学科
- 济(103657)
- 经济(103561)
- 管理(72409)
- 业(72382)
- 企(59759)
- 企业(59759)
- 方法(47026)
- 数学(41014)
- 数学方法(40488)
- 农(29239)
- 中国(26668)
- 财(25120)
- 业经(24981)
- 地方(21084)
- 贸(19453)
- 贸易(19448)
- 农业(19387)
- 学(18928)
- 易(18903)
- 制(17527)
- 务(16710)
- 财务(16643)
- 财务管理(16605)
- 理论(16143)
- 技术(15728)
- 企业财务(15685)
- 和(15372)
- 产业(15239)
- 环境(14836)
- 银(14646)
- 机构
- 学院(346844)
- 大学(341440)
- 济(142925)
- 经济(140131)
- 管理(136033)
- 理学(118099)
- 理学院(116895)
- 管理学(114769)
- 管理学院(114131)
- 研究(110886)
- 中国(82123)
- 京(70379)
- 科学(67528)
- 财(62332)
- 农(55320)
- 所(54319)
- 中心(51837)
- 江(51142)
- 财经(50789)
- 业大(50628)
- 研究所(49564)
- 经(46021)
- 范(44886)
- 师范(44440)
- 经济学(43651)
- 农业(43514)
- 北京(43054)
- 州(40877)
- 院(40544)
- 经济学院(39499)
- 基金
- 项目(236162)
- 科学(186995)
- 研究(173618)
- 基金(171270)
- 家(148454)
- 国家(147241)
- 科学基金(127704)
- 社会(110956)
- 社会科(105296)
- 社会科学(105270)
- 省(94142)
- 基金项目(90175)
- 自然(82171)
- 教育(80724)
- 自然科(80303)
- 自然科学(80285)
- 自然科学基金(78825)
- 划(78340)
- 编号(71608)
- 资助(69336)
- 成果(56182)
- 重点(53331)
- 发(52133)
- 部(51634)
- 创(49878)
- 课题(48767)
- 创新(46500)
- 国家社会(45900)
- 科研(45428)
- 教育部(44692)
共检索到492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本文在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发展内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情景下构建国家价值链的两种重要载体平台——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专业化市场)和单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领导型企业网络)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企业构建国家价值链且依靠其实现升级的可行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逢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各国在变动的国际生产与分工体系中进一步打破国界限制重新定位 ,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成为 2 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基地 ,确定了上海跨世纪的创新目标。作者从以企业为主体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将信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重视高科技产业发展密集区 ,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及奖励科技人员等方面 ,分析了上海科技创新的战略。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上海 科技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Porter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时,认为价值创造活动(包括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基本活动和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支持性活动)构成企业内的价值链。同期Kogut认为,整个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此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分配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全球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民
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资本借助其分布于全球的子公司、分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等途径,以“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价方式,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实现了定价权垄断。同时,金融资本的稀缺性相对下降,技术、知识资本的重要性上升;由于产品同质化程度大大提高,消费者在消费时是以“交易惠利”为基本动力所拉动。在这一系列的新情况下,国内企业必须对“价值链”进行准确理解和认识,各参与方必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必须注重对行业价值链的培育,建立持股网络,提升整体行业价值链的增值水平;提高诚信水平,把中国企业的价值链打造成为一条诚信链;对价值链再行细化分解与延伸;建立品牌情感价值链。
关键词:
价值链 垄断定价 持股群 诚信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立春 赵宏宇 程宝栋
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之下,贸易便利化在林业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7年4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重点研究贸易便利化与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渠道。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能显著推动一国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0.0362%,主要通过成本效应、融资效应、技术效应三条路径实现,影响效应大小成本效应为-0.954,融资效应为0.531,技术效应为0.922和1.025。此外,从异质性维度来说,贸易便利化对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行业层面,贸易便利化对木材加工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更为突出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为推动林业贸易的多边合作以及实现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对外经贸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国际分工体系日趋细化,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交织并存,基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的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盛行,我国正是借助各种形式的加工贸易参与垂直生产网络的。全球生产体系下,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主要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也承接着大量价值链低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红荧
一、问题提出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中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Gereffi(1999)在对东亚服装价值链的研究中提出,产业升级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能提高一个企业或国家进入获利更多、或者技术上更先进的资本及技能密集型活动的能力。他强调了主导企业对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促进作用,并认为通过主导企业对价值链的治理,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产业集群顺利实现阶梯式的升级。Humphrey和Schmitz(2000)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升级的四种类型:工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尤振来 刘应宗
文章在明确了地方产业集群内外部联系对集群升级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只有在基于内部联系的牵引力和基于外部联系的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顺利升级的论点,并给出了基于内外部联系紧密程度不同的地方产业集群分类方法,在借鉴动态能力分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动态能力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的升级策略。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地方产业集群 升级 动态能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寿喜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尽管其风险因素众多,但首当其冲的是要预防可能导致银行危机的战略性风险。基于世界经济论坛对未来10年全球重大风险的分析,本文认为,未来10年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性风险主要有:证券市场或地产市场的暴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中国实体经济的衰退、危害社会就业群体的慢性病和银行治理缺口。由于突发事件的影响和风险之间的连锁反应,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所采取的市场或技术封锁、食品价格波动和关键信息设施瘫痪也可能演化成为我国银行的战略性风险。
关键词:
全球化 商业银行 银行危机 战略性风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包玉泽 谭力文 刘林青
本文在综述企业技术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企业升级的本质以及不同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与企业升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从企业层面探讨技术能力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流动问题及其对企业内生技术能力积累和升级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敬鑫 万智
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但是,国家价值链对中国企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发展内涵,似乎并未得到学者足够的重视。文章在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发展内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情景下构建国家价值链的两种重要载体平台——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专业化市场)和单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领导型企业网络)的对比分析,试图探索中国企业构建国家价值链并且依靠国家价值链实现升级的可行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张小济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也是“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着全新的形势。要在“十五”计划及长远规划中科学地反映对外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在有关的战略问题上形成共识。 未来5至20年新战略 过去20多年中,我国实行对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艳 柳士昌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价值链(GVC)兴起的现实背景下,产业升级不仅仅是从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更是产业内的生产链段的延长,从低附加值链段转向高价值链段。本文以中国2002年《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修订带来的外资进入提升这一政策冲击,深入研究了GVC背景下,外资开放对本土产业升级的作用。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外资进入对本土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控制行业选择性因素、同时性政策影响等情况下依然稳健。第二,水平、上游和下游外资进入对产业升级影响存在差异,水平外资进入对产业升级没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锁定效应;上游外资进入不利于产业升级,表现为挤出效应;而下游的外资进入对产业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升级效应。回归结果表明上游外资进入率提升0.1,出口产品国内附加值率降低0.057;下游外资进入率提升0.1,出口产品国内附加值率上升0.0052。第三,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加工贸易的产业效果更大,金融危机限制了外资对本土产业升级的作用。上述结论具有如下两点政策意义:一是,中国应该继续加大外资开放,在外资开放中实现了在全球价值链中链段的延长和产业升级。二是,在具体的开放政策设计时,应特别是重视吸引下游外资进入,通过产业关联作用带动本土中间品供应商的发展,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外资开放 出口国内附加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梦卓 朱顺和 孙穗
本文利用2012-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呈现“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指数以及全球价值链进口指数、全球价值链出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我国仍困于集聚拥挤效应、陷于价值链低端锁定,要不断优化我国产业布局、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加强全球价值链中先进技术的学习、内化,才能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