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02)
2023(19205)
2022(16113)
2021(15038)
2020(12399)
2019(28112)
2018(27890)
2017(53218)
2016(29088)
2015(32701)
2014(32456)
2013(31274)
2012(28407)
2011(25214)
2010(24857)
2009(22977)
2008(21704)
2007(18936)
2006(16333)
2005(14111)
作者
(81465)
(67668)
(67138)
(63813)
(42893)
(32428)
(30732)
(26590)
(25781)
(23994)
(23034)
(22707)
(21378)
(21216)
(20827)
(20665)
(20239)
(20198)
(19439)
(19263)
(16610)
(16552)
(16301)
(15561)
(15174)
(14982)
(14940)
(14802)
(13493)
(13398)
学科
(110362)
经济(110229)
管理(79896)
(75745)
(62914)
企业(62914)
方法(49570)
数学(42088)
数学方法(41468)
(32320)
中国(31219)
(27871)
业经(26776)
(24902)
地方(23838)
(21738)
农业(21578)
理论(20878)
(19656)
贸易(19648)
(19054)
(18137)
(17483)
财务(17394)
财务管理(17358)
技术(17003)
(16895)
银行(16849)
环境(16794)
(16609)
机构
大学(397433)
学院(397330)
管理(153960)
(151858)
经济(148463)
理学(133561)
研究(132088)
理学院(132028)
管理学(129354)
管理学院(128648)
中国(96906)
(84060)
科学(83341)
(68876)
(65490)
(65409)
中心(60700)
业大(60445)
研究所(59968)
(58339)
财经(55723)
(55491)
师范(54886)
北京(52228)
农业(51287)
(50761)
(48682)
(47385)
经济学(45436)
师范大学(44138)
基金
项目(279234)
科学(219066)
研究(205194)
基金(200823)
(175512)
国家(174009)
科学基金(149228)
社会(128059)
社会科(121074)
社会科学(121044)
(109633)
基金项目(106062)
自然(96970)
教育(95697)
自然科(94720)
自然科学(94697)
自然科学基金(92921)
(92452)
编号(85155)
资助(81631)
成果(69123)
重点(62747)
(60760)
(59513)
课题(58700)
(57814)
创新(53841)
科研(53467)
项目编号(52508)
国家社会(52413)
期刊
(164958)
经济(164958)
研究(114410)
中国(75329)
学报(65699)
(60095)
科学(58891)
管理(56416)
(52512)
教育(51395)
大学(50098)
学学(46902)
农业(41345)
技术(35245)
(32038)
金融(32038)
业经(28882)
财经(26426)
经济研究(26403)
图书(22712)
(22639)
问题(21617)
(21248)
(19845)
科技(19186)
理论(17500)
商业(17384)
技术经济(17374)
现代(17112)
资源(16988)
共检索到574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娟  
<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民族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形象也愈发受到关注。在这一背景下,由龙运荣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大众传媒与民族文化变迁(基于湘西南侗族地区的调查研究)》一书对大众传媒与民族文化变迁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与保护具有重要价值。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
关键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云芳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巩固的历史进程为根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中的若干问题链条,用有形有感有效的大量鲜活历史史料,让学生认识到,在历史的主动选择过程中,狭隘的民族观一步步被抵制和消解,最终从统治者到民众产生了更为集中、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这种历史主动选择的共同体叙事逻辑不仅科学揭示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和哲理,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而且大力宣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锦云  耿新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所有人类文化获得发展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历史上我国文化对外传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格局: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既能借鉴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交流经验,也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新契机,与时俱进地丰富与拓展传播形式与途径,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路径与形式包括官方和民间两大传播主体所主导的口碑传播、品牌塑造、实体展示、多媒体呈现、文创产业、民间交流等多种样式,早期建构的传播路径在当前势头强劲,新出现的传播路径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左亚妮  
中国式现代化是经过历史证明、具有中国特色、适用于中国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我国的基本国情、特殊的民族差异、独特的文化传统等,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区别于西式现代化模式的,多民族聚居的复杂情况也注定了我国要将民族工作作为新时代国家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是做好各民族地区的基本工作,推动民族地区的交融互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各族人民的民族身份认同感,使各族人民体验到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真实感,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真实感和幸福感,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为圭表引领民族地区的发展,从而加快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提供了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林  赖海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认为,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各民族国家之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樊篱",世界各国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出现了认同的"同质化"和"混合化"代替和冲淡民族认同的声音,使民族意识面临着被消解的挑战。不过,民族认同在全球化时代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应当也完全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明月   戴学锋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远和根本之策。新疆通过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和文化润疆工程,使文化旅游发展成为促进民族交流团结的稳疆产业,成为丰富完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润疆产业,成为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兴疆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建疆产业。新疆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依托“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基于文化旅游业自身蕴含的开放机制、融合机制、交流机制以及内生机制,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进程,牢固了各民族之间的精神纽带,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新疆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英杰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精神之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是贯彻这一精神的重要方面。从中国传统看,中华文化的大一统观念吸纳多样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卷民族团结,凝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多一辩证"的学理上看,多民族国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要尊重多样,进而形成稳定的文化生态和持久的文化张力,以聚力民族团结,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建构路径看,可以通过改善民生、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等三方面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厍玉霞  刘霞  郑雅维  
全球化背景给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正趋向流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阵地应成为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军。因此,提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四种途径:利用各种媒体传播平台弘扬民族文化,以民族舆论鼓舞人;构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体系,以课堂教育引导人;发挥高校学生民族社团的引领作用,以民族活动感染人;加强高校校园民族文化环境建设,以民族环境熏陶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在钊  靳松  
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频繁、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全球化现象正逐渐影响着各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建设。无论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还是经济、文化文明尚处于建设中的发展中国家,都可以接触到外来经济文化理念,这既利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整合,也有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民族精神一直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并始终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建设,但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康隆   吴合显  
人类依靠文化在其历史进程中应对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建构起了各民族的生境。我国各民族生境多样性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态基础,其以文化为纽带在我国各民族的生境中开展其交往交流交融事项,由此使中华各民族的生境形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华民族的共有生境。在中华民族生境中达成中华各民族的生态、生计与生命耦合体,这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境基础,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程志杰  黄泰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需从中华文化认知、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传承四个维度入手。文化认知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是文化认知的理性升华,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情感体验,文化传承是前三者发展的旨归,同时,四者又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华优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所在。民族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应立足文化认知这个起点,抓住文化认同这个关键,围绕文化自信这个重点,筑好文化传承这条主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琴  邓庭艳  
基于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维度对云贵川渝678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期对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所启示。研究发现,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表现良好,但认知、意志维度的水平略低于父母,其内部呈现出显著性的性别、学段、民族、学校城乡属性、家庭SES等群体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作为外源性因素,家庭功能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最为显著,学校环境次之,社区支持相对较弱;民族认同作为内生性因素,在家庭、学校、社会三项外源性因素和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为铸牢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多维一体的教育体系,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普及质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卫英   彭云青   李鹤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时代与政策变迁、观念与思想整合以及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转换同构的演化视野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双向奔赴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的基础上建构身份认同、唤醒集体记忆、拓展育情场域,从而多维度实现两者高度的统一。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以“协和万邦”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以“家国同构”情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史料体系;以“重德贵和”传统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从历史文化的元素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严庆  
“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基石性概念。教材中对于“中华民族”概念的给定凸显了共同体理念和中华文明视角。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对整个教材内容体系的浓缩,既体现了“国家—民族”的顶层定位,又内植了“五个认同”“四个与共”“三个意识”的底层逻辑。全面准备深刻把握“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的内在要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严庆  
“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基石性概念。教材中对于“中华民族”概念的给定凸显了共同体理念和中华文明视角。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对整个教材内容体系的浓缩,既体现了国家—民族的顶层定位,又内植了“五个认同”“四个与共”“三个意识”的底层逻辑。全面准备深刻把握“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的内在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