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8)
2023(15583)
2022(12992)
2021(12350)
2020(9994)
2019(22977)
2018(23160)
2017(43267)
2016(24343)
2015(27532)
2014(27653)
2013(26311)
2012(23617)
2011(21182)
2010(21400)
2009(19228)
2008(18299)
2007(15974)
2006(14076)
2005(12493)
作者
(66183)
(54372)
(54159)
(51760)
(34672)
(25978)
(24796)
(21328)
(20806)
(19552)
(18613)
(18153)
(17162)
(17121)
(16899)
(16652)
(16566)
(16252)
(15639)
(15446)
(13512)
(13502)
(13016)
(12516)
(12307)
(12200)
(12180)
(12118)
(10851)
(10703)
学科
(85170)
经济(85067)
管理(63799)
(59616)
(49325)
企业(49325)
方法(35780)
数学(30160)
数学方法(29745)
中国(29398)
(25212)
教育(23504)
业经(21407)
(20804)
(20700)
理论(19173)
地方(17988)
农业(16732)
(15964)
(15942)
贸易(15934)
(15463)
技术(14895)
(14189)
(13641)
(13408)
银行(13371)
环境(13260)
(13072)
财务(12994)
机构
大学(327474)
学院(325470)
管理(123710)
(117978)
经济(115007)
研究(109803)
理学(106813)
理学院(105564)
管理学(103512)
管理学院(102921)
中国(77020)
(71481)
科学(68534)
(54564)
(53932)
(52977)
师范(52572)
研究所(49797)
中心(48901)
(48822)
(48637)
业大(46878)
北京(45658)
财经(43239)
师范大学(42585)
教育(40529)
(40185)
(39653)
(39249)
技术(39097)
基金
项目(221473)
科学(174310)
研究(169794)
基金(155856)
(134636)
国家(133358)
科学基金(114024)
社会(103090)
社会科(97283)
社会科学(97255)
(88292)
教育(83760)
基金项目(82284)
(75454)
编号(73115)
自然(72600)
自然科(70876)
自然科学(70860)
自然科学基金(69533)
资助(62937)
成果(61363)
课题(52287)
重点(50528)
(48990)
(48285)
(46294)
项目编号(44867)
(43320)
创新(42851)
教育部(42646)
期刊
(131403)
经济(131403)
研究(102363)
中国(68928)
教育(67308)
学报(49435)
科学(45519)
(45351)
管理(45000)
(39935)
大学(38289)
学学(34413)
技术(31990)
农业(31976)
(25820)
金融(25820)
业经(23233)
经济研究(20889)
财经(19975)
图书(19658)
职业(17661)
(16997)
问题(16681)
(16677)
科技(15595)
理论(15094)
(15061)
论坛(15061)
(14704)
现代(14424)
共检索到481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红霞  
社会科学是西方近代工业化过程带来社会关系复杂化的必然产物,作为社会科学一个分支的教育学当然也是如此。19世纪初,赫尔巴特为教育现象的解释找到了心理学的基础,对延用几千年的文学叙事和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使教育学开始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20世纪初,杜威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教育实验和哲学探索,提出"教育即成长"、"学校即社会"的全新教育理论体系,使教育学超越了心理学框架,回归到产生它的社会实践、甚至大自然中去。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及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从知识论到教学论都与西方经验主义(empiricism)的科学思想传统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逻辑一致,由此推动了教育研究范式的进一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育球  
本文主要从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出发,尝试从比较教育学科研究史来考察比较教育研究元范式的历史基础,从关系哲学和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三大知识旨趣理论来分析比较教育研究元范式的理论基础,试图初步回答比较教育研究元范式何以可能以及是什么的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佳斌  马瑞克·范德文德  江小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基于文献分析的概述,并通过深度了三十位中外高等教育学者、高校与政府管理者以及商务代表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以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和举措进行解读。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提出,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世界一流大学体系而非仅仅产生一批世界一流大学,鼓励大学的多样化发展,着力建设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并形成评估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建斌  吕立才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油料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油料生产徘徊不前、加工业逐渐被外资主导、政府调控政策屡屡失灵,导致油料产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全面分析和认清中国油料产业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改善油料产业发展环境,有利于提高油料产业安全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乔兆红  
从理论上看,城市影响力取决于它对全球资源做优化配置的能力。现代会展正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必需的信息服务基本形式之一。它以组展方提供的用于资源展示的主题化时空节点为平台,实现参展方资源信息与采购方市场需求的高密度聚集和全方位沟通,进而提供机遇实现多赢。从实践领域考察,上海世博会把全球供应商和全球采购商在特定时空节点上通过沟通服务聚集起来,将带动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大大增强上海在先进理念、经营模式等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同时形成一个包括会展营销、金融保险、娱乐休闲等的服务产业链,带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因此以世博为契机,深入分析新机遇和新挑战对上海妇女发展的深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海东  
全球化给高校德育带来巨大的挑战,突出的表现在:我们如何保持我国高校德育的阶级性、民族性、先进性、时效性;如何发挥德育功效,减弱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的主导地位;如何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道德等方面。面对挑战,高校德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指导地位,弘扬继承优秀道德,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阮心战  
现在每一天,在越南,在世界各地,人们都在谈论亚洲崛起,中国崛起这个话题,因为现在亚洲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中心,成为一个最有活力的地区。首先,请允许我就合作方面的一些关系,特别是越南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跟大家分享三点:第一,有关亚洲崛起这个主题。亚洲现在正在崛起,当然同时我们也是面临着许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沈玉芳  
长三角地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但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区域经济首当其冲,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比较多,直面的问题也更为复杂、使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文章认为:1)就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拥有不少的机遇与优势,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大幅度增强区域经济抵御金融危机的抗冲击能力的根本所在;2)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加上发展模式的固有弊病和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加剧,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环境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同时存在不少的劣势和挑战;3)为进一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长三角地区必须按照国务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鹏程  赵曙明  
本次年会暨专题研讨会以我国企业持续成长为主题。与会代表就企业持续成长战略、环境及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指出了我国当前企业成长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实证分析为实践探索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翀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不再是中国自家的事情,它涉及到贸易、金融、政治等多个领域,并对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体带来较大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礼贤  饶耀平  
面对21世纪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中国比较教育经历了范式的转变,表现为利用方法论工具,构筑新的理论框架,加深(或拓宽)研究的领域。通过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有关国际和比较教育的会刊、期刊和报告进行文本分析,作者试图阐明在上个世纪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与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找到中国比较教育在“全球浪潮”中的定位。所谓的“全球浪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比较教育话语源的多样化;比较教育学会之间的互通信息;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不断增强的张力。文章最后得出了对中国比较教育发展演进的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与西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比较教育论坛于2004年7月9日至12日在西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了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