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0)
- 2023(17641)
- 2022(14825)
- 2021(13751)
- 2020(11288)
- 2019(25711)
- 2018(25351)
- 2017(48938)
- 2016(26443)
- 2015(29452)
- 2014(28893)
- 2013(27861)
- 2012(24875)
- 2011(22000)
- 2010(21710)
- 2009(19812)
- 2008(18435)
- 2007(15607)
- 2006(13367)
- 2005(11252)
- 学科
- 济(102979)
- 经济(102866)
- 管理(73545)
- 业(68512)
- 企(56563)
- 企业(56563)
- 方法(47087)
- 数学(41060)
- 数学方法(40482)
- 中国(28971)
- 农(28057)
- 财(24504)
- 业经(23825)
- 学(21519)
- 地方(21430)
- 农业(18831)
- 贸(17906)
- 贸易(17898)
- 理论(17729)
- 易(17330)
- 制(16670)
- 环境(16608)
- 务(15963)
- 和(15923)
- 财务(15880)
- 财务管理(15848)
- 技术(15632)
- 企业财务(14978)
- 划(14062)
- 银(14021)
- 机构
- 学院(357921)
- 大学(357455)
- 管理(142723)
- 济(139018)
- 经济(135957)
- 理学(125001)
- 理学院(123595)
- 管理学(121130)
- 管理学院(120502)
- 研究(116089)
- 中国(83630)
- 京(74990)
- 科学(73339)
- 财(61085)
- 所(55902)
- 农(54438)
- 业大(53676)
- 中心(52857)
- 研究所(51462)
- 财经(50482)
- 江(49945)
- 范(49156)
- 师范(48704)
- 北京(46214)
- 经(46104)
- 院(43610)
- 农业(42612)
- 经济学(41915)
- 州(41058)
- 师范大学(39546)
- 基金
- 项目(257501)
- 科学(203715)
- 研究(188145)
- 基金(187380)
- 家(163005)
- 国家(161690)
- 科学基金(140488)
- 社会(119236)
- 社会科(113015)
- 社会科学(112987)
- 省(100594)
- 基金项目(100044)
- 自然(91838)
- 自然科(89753)
- 自然科学(89733)
- 自然科学基金(88055)
- 教育(87121)
- 划(84552)
- 编号(77342)
- 资助(75645)
- 成果(60551)
- 重点(57461)
- 部(55799)
- 发(54624)
- 创(53484)
- 课题(52492)
- 创新(49913)
- 科研(49285)
- 国家社会(49214)
- 教育部(48291)
- 期刊
- 济(145659)
- 经济(145659)
- 研究(100481)
- 中国(60700)
- 学报(55213)
- 科学(51581)
- 管理(50446)
- 农(49223)
- 财(45288)
- 大学(42476)
- 教育(40819)
- 学学(39931)
- 农业(34600)
- 技术(31852)
- 融(25744)
- 金融(25744)
- 业经(25598)
- 经济研究(23743)
- 财经(23161)
- 问题(20324)
- 经(19786)
- 图书(18903)
- 业(17436)
- 科技(17239)
- 版(16568)
- 理论(16205)
- 资源(16128)
- 技术经济(16123)
- 现代(16122)
- 商业(16009)
共检索到498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蓉 刘晨 薛德升
全球化语境主导的城市研究中,多样和异质的宗教既是文化流动的重要构成,也是表征移民身份和理解其日常行为实践的重要维度。论文回顾了近30 a来宗教地理视角下对于西方城市空间研究的主要成果,从宗教空间和宗教信仰群体的行为实践2个方面梳理宗教嵌入城市空间的主要方式、过程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总结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①多种宗教场所在城市中不断涌现,其空间特征发生多样化变迁;②功能多样的宗教公共服务设施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日趋重要;③宗教信仰群体的居住社区显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④宗教信仰群体通过具体的行为表征身份和认同。此外,多元文化共存的语境下的宗教更被视为引发空间争议的新来源,成为分析城市社会关系的重要依据。学者们认为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西方社会,异质宗教的本地嵌入过程使原本"隐匿的"宗教场所逐渐浮现成为城市中"可见的"空间。这种异质宗教在城市中的视觉表征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秩序,也对社会关系提出新的挑战,成为了引发广泛争议的新来源。然而,国内人文地理学研究目前对上述话题鲜有涉及,期望本文所提供的西方研究进展对社会文化视角下理解中国城市全球化进程及其中的多元文化治理有所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江莉莉 白凯
本文回顾并分析了近10年的宗教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梳理了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①宗教活动选址、感官地理、人口构成与宗教地理分析尺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绩和相对不足;②后世俗主义宗教地理研究的崛起;③在当前的4大全球性变化(城市化和社会不公、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快速流动)中,宗教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宁宁 朱竑
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宗教地理研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宗教地理学研究在新文化地理学思潮的影响下,促生出许多新的议题和研究方向。本文依循于人文地理学中地方、景观、现代性和尺度这4个重要概念,梳理了国外近10年宗教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发现其研究议题主要集中于日益重视对"非正式神圣"场所的探讨;基于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下的神圣地依恋研究;随着跨国主义兴起的宗教移民身份和认同研究;宗教文化景观所暗含的政治和象征性意义的解读;宗教的多尺度分析,以及神圣与世俗间的互动分析等等。在总结国外宗教地理研究的新态势的基础上,对宗教的定义、宗教地理学与宗教性地理学的辩证关系、宗教地理学的研究趋势等进行了探讨和反思,以期为中国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广义宗教地理的本土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严翔 于涛 汪鑫
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驱使企业总部与其生产制造基地分离,并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聚,这一现象催生了总部经济理论。本文从总部经济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相关理论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对国内外总部经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述。对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从理论研究的不足、战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创新方向上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
总部经济 内涵 机制 研究进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立新 周春山
"公共空间"概念既反映了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变迁,也映射了城市空间功能的历史巨变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转变。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问题贯穿了西方社会空间哲学和社会发展史观的一系列核心价值领域。本文系统回顾了西方政治哲学和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于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的认知与思考,并结合对当代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变迁的分析,提出了公共空间的价值危机问题和在"社区"组织框架内重建公共空间的地方文化价值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公共空间 价值 社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嘉颖 魏也华 陈雯 肖伟烨
科学认知城市多中心演化规律和规划实践对理解中国在经济转型期的发展逻辑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城市多中心概念与测度、驱动机理、绩效研究,以及中国城市多中心的规划实践等方面梳理了相关进展。研究表明,多中心性的概念涵盖形态、功能和治理3个维度,通常基于中心与次中心的识别从不同维度进行测度;城市多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体制交织、市场力量权衡选择和政府规划干预互馈的空间结果,触发和推动的主导因素既具有趋同性,也存在异质性;多中心发展策略在优化空间组织的同时可能带来一定负外部性,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应纳入研究范畴;多中心发展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空间治理、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但规划实施成效有待检验。未来,城市多中心研究应重视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创新,利用多源数据探究不同维度不同尺度的多中心性,重视城市多中心的动态演化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加强对城市多中心多重绩效的系统分析,以及关注多中心规划实践涉及的多层次治理以及治理变革中的整合与冲突。
关键词:
城市多中心 空间重构 绩效研究 规划实践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汲言斌
宗教信仰与政治背景是百余年韦棣华研究评价的主要分歧点之一,该分歧点的症结至少涉及意识形态与学术语境走偏、理论分析缺乏深度两个方面。文章对前一个症结从意识形态是一种影响和制约主流学术语境的客观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也可能得出对历史"评价"的某些共识、防止意识形态走偏是个永恒命题三个层次予以辨析;对后一个症结从对基督教在华传播全过程的历史分析、对传教士和教徒的个人表现必须作具体分析、对韦棣华与基督新教实际关系的客观分析三种视角进行考察;另外还对韦棣华的政治背景增加了客观所为与主观意识层面的思维分析。
关键词:
韦棣华 研究评价 宗教信仰 政治背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雄斌 马学广 李贵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新自由主义政策推行,封闭社区以其空间私有化、社会分异与隔离的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全球现象。封闭社区对城市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封闭社区的性质、类型和形成的影响因素,并重点讨论封闭社区对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影响。封闭社区具有物理空间封闭性、社会空间隔离性和文化空间契约性,是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政策、制度环境与历史文化变迁和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空间效应上,封闭社区影响着城市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塑造和演变,进而深刻影响城市空间演化与城市发展。最后,从城市政府和城市规划的角度讨论封闭社区的治理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群毅
城市中心性是城市研究和规划实践中一个重要并且常用的概念,文章从概念辨析、测量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中心性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促进概念更准确的理解和更广泛的讨论和应用。文章指出:"对外服务的相对重要性"是理解和应用中心性的基础和需要继承的概念精神实质;体现中心性的中心职能已由传统的中心性职能发展成为包括工业职能、门户职能、中枢管理职能等在内的职能体系;中心职能空间尺度的拓展决定了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中心性是近域和远域两种尺度、网络和等级两种体系结构的空间复合;测量和应用城市中心性时必须强调概念的空间内涵和尺度特征;网络分析法和基本活动部分测算法对于城市中心性的测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关键词:
城市中心性 概念 测量 应用 全球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鹤 张平宇
基于国内外脆弱性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对脆弱性研究的演进过程、研究现状与进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指出了脆弱性研究对于推动地理学人地系统研究的借鉴意义。作为当前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脆弱性研究得到了地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呈现出跨学科、综合集成的研究趋势,在概念体系、分析框架、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丰富,但尚未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独立完善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随着脆弱性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文与自然要素综合作用下的耦合系统脆弱性过程与机制,脆弱性研究在分析人地相互作用的尺度嵌套问题、促进人地系统研究的综合集成与学科交融、增强人地系统研究的实践指导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Felicia Morrow 萧莺
在过去20年里,新兴市场从规模小且流动性差的封闭股票市场发展成为超过全球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场所,在全球投资组合中的份额逐渐增加,已成为多元化投资组合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受市场容量和供给限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新兴市场的发展势头有所减速,但它仍然是一个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和长期超额收益的重要市场。
关键词:
新兴市场 海外投资 拉美市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谢静 吴昊
目前,世界范围内道德消费运动越来越普遍。所谓"道德消费"(Ethical consumption),是人们在日常消费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和对整个世界兼顾的下意识举动,这种举动即消费者购买由"行为端正"的公司通过"道德"的方式所生产的产品。这里的"道德"既可以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雄
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大海里,经济正义何以偏斜?从经济理性的维度反思经济正义的范畴,应当有着时代大背景的考量。在深度金融化的世界里,首先需要我们由未加反思状态进入反思状态。21世纪全球资本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深陷四大二律背反:一是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冲突,二是技术向度和人本向度的矛盾冲突,三是私向化与社会化的矛盾冲突,四是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矛盾冲突。世界如何实现全球经济正义,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最大化地追求资本收益率的分配逻辑,转向具有全球经济正义原则的分配逻辑;如何把"让富人更富"的金融理性逻辑,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