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5)
- 2023(12399)
- 2022(9830)
- 2021(8692)
- 2020(7049)
- 2019(15638)
- 2018(15316)
- 2017(28590)
- 2016(15442)
- 2015(17113)
- 2014(17208)
- 2013(16741)
- 2012(15771)
- 2011(14333)
- 2010(14848)
- 2009(13787)
- 2008(13562)
- 2007(12456)
- 2006(11555)
- 2005(11271)
- 学科
- 济(73216)
- 经济(73138)
- 业(38760)
- 管理(37931)
- 企(29980)
- 企业(29980)
- 中国(26526)
- 地方(24172)
- 农(22362)
- 业经(21162)
- 方法(18805)
- 农业(15343)
- 产业(14092)
- 发(13907)
- 数学(13883)
- 制(13817)
- 学(13747)
- 数学方法(13641)
- 银(13288)
- 银行(13273)
- 融(13169)
- 金融(13166)
- 地方经济(13045)
- 行(12960)
- 理论(12375)
- 财(12331)
- 贸(12322)
- 贸易(12305)
- 易(11771)
- 技术(11273)
- 机构
- 学院(217962)
- 大学(215605)
- 济(91151)
- 经济(89137)
- 研究(83064)
- 管理(75968)
- 中国(63695)
- 理学(62673)
- 理学院(61844)
- 管理学(60665)
- 管理学院(60221)
- 京(48338)
- 科学(47924)
- 财(42410)
- 所(41852)
- 江(37517)
- 中心(37302)
- 研究所(37234)
- 农(35103)
- 范(34168)
- 师范(33878)
- 财经(31696)
- 北京(31550)
- 州(30488)
- 院(30300)
- 经(28430)
- 业大(28323)
- 经济学(27739)
- 师范大学(27060)
- 农业(26675)
- 基金
- 项目(134732)
- 科学(106269)
- 研究(105387)
- 基金(93757)
- 家(80705)
- 国家(79881)
- 科学基金(67728)
- 社会(67432)
- 社会科(63883)
- 社会科学(63869)
- 省(54798)
- 基金项目(47875)
- 教育(47738)
- 划(44799)
- 编号(44157)
- 自然(38897)
- 自然科(37972)
- 自然科学(37964)
- 成果(37766)
- 自然科学基金(37263)
- 资助(36716)
- 发(36568)
- 课题(32560)
- 重点(31221)
- 发展(30379)
- 展(29858)
- 部(28283)
- 创(28108)
- 国家社会(27841)
- 年(27104)
共检索到369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萍
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低、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文化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是制约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文化资源商品化、文化产品技术化和完善文化资本市场等途径,促进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萍 梁培林
数字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是新时期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具体体现,它将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者的分离和对抗则会导致传统文化发展创新乏力和科学技术人文缺失。因而应该深入研究数字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基础、原则及途径,以促进数字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和谐机制的构建,推动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萍 梁培林
加快文化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已成为严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积极构建新的文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改革文化科技管理机制,大力加强文化科技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科技推广体系和技术转移中介系统,从而加快文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伍淑花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民族院校的这一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民族院校应加强对当代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娟 孟宪辉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作为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水之源、木之本作用。文章针对承德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种类和现状,提出了系列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举措,对目前我们建设幸福中国、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承德地区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娟 孟宪辉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作为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水之源、木之本作用。文章针对承德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种类和现状,提出了系列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举措,对目前我们建设幸福中国、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承德地区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保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山
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其在当下的“有用性”。对这种“有用性”的最终评估并不来自研究者或政府官员,而只能来自居于该民族传统“主位”(emic)的文化持有者的认知。换言之,传统文化是不能被处于“客位”(etic)的人的“理性”行动保护下来的,文化传承的内源性动力只能源于居于该种传统文化“主位”的它的持有者群体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正是对其传统文化有用性的一种界定和回应。从这一点出发,研究者能做的是为“主位”者提供智力支持,政府
关键词:
旅游开发 有用性 文化自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翀
经过多年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未能最大限度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没有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要将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形成教育、文化、经济、社会多元良性互动的格局,并从立法、投入、管理上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传统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珍莲
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两者的协同发展,既关涉少数民族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也关乎国家统一和整个民族的和谐。协同视域下的生成理念强调各系统要素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注重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和谐与共生。在逻辑上,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进化的"自组织"文化存在,民族教育政策是人类发展的"他组织"文化存在,增进两者协同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自我优化,并在协同共生中实现生态和谐;在现实中,通过两者的协同,实现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效应以增加各民族文化的自我生发能力,弘扬民族教育政策正能量以规避低俗民族文化滋生和扩散的价值追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绍良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多姿多彩。具有民族性、情感性等特点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生活》课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价值,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加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热爱;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充实、丰富和拓展《文化生活》课程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运用中要注意适度、适切、适用、适体,提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课中的运用效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课 运用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景元 王慧玲 雷巍
旅游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增加当地的旅游人文资源,形成西藏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对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还能推动西藏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但目前主要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比较分散、缺乏高素质服务人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体育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提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民族传统旅游品牌、培养旅游人才和优化服务质量等建议,从而促进西藏旅游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西藏 民族传统 乡村旅游 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司晓宏
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连体关系。学校可以被看作是汇聚、承传、选择和创新文化的高级文化体。教育与文化的这种特定关系,决定了教育在我们今天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应该积极地发挥其重要的职能和作用。那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属性和我们目前的价值需要出发,教育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任务内容是什么呢?对此,本文欲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志勇
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它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同时对提升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具有决定作用。然而,学校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文章在深入分析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及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系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民族传统文化 传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世琴
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理念及其模式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是社会需求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探索通识教育中的多元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巧云 王星星 瞿连贵
民族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乡村振兴背景下,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社区教育传承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功能。但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困境,需要我们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强化社区教育传承意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升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健全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优化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立法和行政指导,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赋能民族传统文化的社区教育传承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