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6)
2023(12988)
2022(10567)
2021(9998)
2020(7927)
2019(17927)
2018(17786)
2017(32306)
2016(18284)
2015(20511)
2014(20126)
2013(18785)
2012(17096)
2011(15663)
2010(15837)
2009(14604)
2008(13979)
2007(12427)
2006(11324)
2005(10536)
作者
(46510)
(38453)
(38354)
(36825)
(24738)
(18197)
(17556)
(14937)
(14779)
(13872)
(13013)
(12741)
(12360)
(12158)
(12135)
(12134)
(11577)
(11255)
(11227)
(11085)
(9859)
(9371)
(9178)
(8857)
(8705)
(8702)
(8654)
(8549)
(7669)
(7638)
学科
(65784)
经济(65719)
管理(44188)
(40450)
(30551)
企业(30551)
中国(28861)
方法(23383)
(21765)
教育(20797)
数学(20647)
数学方法(20371)
(16482)
贸易(16472)
(16239)
(16169)
业经(15376)
农业(13856)
(13826)
(13454)
理论(12568)
(12504)
(12441)
地方(12163)
(11982)
银行(11976)
(11637)
(11104)
金融(11103)
发展(10507)
机构
大学(242932)
学院(241389)
(103158)
经济(101097)
研究(91905)
管理(83854)
理学(71069)
理学院(70204)
管理学(68973)
管理学院(68485)
中国(66751)
(53181)
科学(50594)
(47591)
(44998)
(41322)
师范(41091)
研究所(40611)
中心(39865)
财经(36951)
(36747)
北京(34908)
教育(33961)
(33867)
(33605)
师范大学(33402)
(33279)
经济学(33054)
经济学院(29712)
业大(28848)
基金
项目(153267)
科学(123546)
研究(123359)
基金(110020)
(94200)
国家(93323)
科学基金(79576)
社会(78699)
社会科(74437)
社会科学(74425)
教育(62769)
(57926)
基金项目(55336)
编号(52223)
(50944)
自然(46669)
自然科(45618)
自然科学(45607)
成果(45525)
资助(44936)
自然科学基金(44804)
课题(39284)
(36478)
重点(36000)
(35532)
(32940)
国家社会(32730)
(32609)
教育部(32424)
(31895)
期刊
(117502)
经济(117502)
研究(87907)
中国(57584)
教育(57005)
(34577)
(32650)
管理(31939)
科学(30624)
学报(30432)
大学(25124)
(25083)
金融(25083)
技术(23114)
农业(22906)
学学(21947)
经济研究(20890)
业经(18782)
财经(18431)
(16166)
(15843)
职业(15257)
问题(15246)
国际(14877)
世界(13758)
(12751)
论坛(12751)
(12662)
图书(11134)
(10621)
共检索到384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佳斌  马瑞克·范德文德  江小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基于文献分析的概述,并通过深度了三十位中外高等教育学者、高校与政府管理者以及商务代表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以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和举措进行解读。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提出,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世界一流大学体系而非仅仅产生一批世界一流大学,鼓励大学的多样化发展,着力建设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并形成评估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建斌  吕立才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油料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油料生产徘徊不前、加工业逐渐被外资主导、政府调控政策屡屡失灵,导致油料产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全面分析和认清中国油料产业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改善油料产业发展环境,有利于提高油料产业安全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镜人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留学生教育市场扩大,国际生源争夺激烈;学者和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加大;相互承认证书和互换学分;课程地区化和国际化。对此,应采取的对策包括:高质量且规模适度地发展高等教育以防止生源大量外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大学应当主动改革,应对挑战;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红霞  
社会科学是西方近代工业化过程带来社会关系复杂化的必然产物,作为社会科学一个分支的教育学当然也是如此。19世纪初,赫尔巴特为教育现象的解释找到了心理学的基础,对延用几千年的文学叙事和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使教育学开始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20世纪初,杜威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教育实验和哲学探索,提出"教育即成长"、"学校即社会"的全新教育理论体系,使教育学超越了心理学框架,回归到产生它的社会实践、甚至大自然中去。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及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从知识论到教学论都与西方经验主义(empiricism)的科学思想传统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逻辑一致,由此推动了教育研究范式的进一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鹏  李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在政府主导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双一流"背景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供给应着重完善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规划,深化东部"双一流"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学科帮扶,建立西部高校人才岗位制度和特殊津贴制度,建设西部高校国家级学科平台,加快西部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覃艳娟  韩书争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不仅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与越南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成就凸显,中越两国高等教育合作日益频繁,越南来华留学人数显著增加,中越双方持续推进联合培养高端人才计划,中越高等教育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拓宽,中越高等教育合作资金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然而,中越高等教育合作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合作交流信任度有待提升、语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遭遇瓶颈、合作交流存在形式化和同质化等。中越两国需要在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整体框架下,努力提升双方合作的互信度,建立长期稳定的高等教育师资合作交流培养机制,减少高等教育合作形式化现象,加大高等教育科研合作力度,确保双方高等教育合作质量不断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俊  
经济全球化促使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它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国际性和开放性。加入WTO使中国面临教育市场的国际化和人才市场的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在增强国际性和进一步开放的同时,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并且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防止一些误区,以利于在国际化条件下健康地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新  
认清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趋同化、求异性以及不平衡性等特征,是全球化背景下更新高等教育理念的前提。高等教育与市场接轨、实现创新性发展以及改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是全球化背景下更新高等教育理念的现实要求。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独具个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秉持科技优先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全球化背景实现高等教育理念更新的可行性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高等教育责任制是一个与效率、效果和绩效评估相关的概念,它要求通过有效的方式证明高等教育取得了预定的结果和绩效。关注效率、效果,注重结果、产出是高等教育责任制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评估是责任制的实施形式,也是质量保障的一个基本途径。通过评估加强质量保障,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中一种新的责任制文化。高等教育过程的内在复杂性决定了责任制及绩效测量的难度,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要实现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同时避免对高校办学自主权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戚务念  何齐宗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以往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中心主义”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各执一端,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新型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金森  李梅  
用萨缪尔森的产品概念来界定高等教育产品的公私属性,并以此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全球性、浮现的世界市场和全球公共产品,那么以是否国有来界定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就行不通了。若从社会特性来区分产品的公私属性,那么全球的高等教育产品只能分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类。由于公共产品往往在市场上生产不足,所以,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私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内在属性有现实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温正胞  
对21世纪的高等教育来说,全球化既是其外部生存条件无法避免的特征,也是用以分析其与市场、政府关系的一个关键词。在主权国家条件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与市场一起构成了传统的"权力矩阵"模型。但在日益呈现"无边界"特征的全球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政府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因为市场力量的强大而变得复杂,政府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义,三者之间的权力矩阵关系也需要在"无边界"的背景下重新梳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乔兆红  
从理论上看,城市影响力取决于它对全球资源做优化配置的能力。现代会展正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必需的信息服务基本形式之一。它以组展方提供的用于资源展示的主题化时空节点为平台,实现参展方资源信息与采购方市场需求的高密度聚集和全方位沟通,进而提供机遇实现多赢。从实践领域考察,上海世博会把全球供应商和全球采购商在特定时空节点上通过沟通服务聚集起来,将带动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大大增强上海在先进理念、经营模式等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同时形成一个包括会展营销、金融保险、娱乐休闲等的服务产业链,带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因此以世博为契机,深入分析新机遇和新挑战对上海妇女发展的深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海东  
全球化给高校德育带来巨大的挑战,突出的表现在:我们如何保持我国高校德育的阶级性、民族性、先进性、时效性;如何发挥德育功效,减弱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的主导地位;如何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道德等方面。面对挑战,高校德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指导地位,弘扬继承优秀道德,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