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9)
- 2023(15344)
- 2022(12334)
- 2021(11081)
- 2020(9036)
- 2019(20089)
- 2018(19546)
- 2017(37283)
- 2016(19449)
- 2015(21901)
- 2014(21300)
- 2013(20865)
- 2012(19273)
- 2011(17586)
- 2010(17600)
- 2009(16877)
- 2008(15567)
- 2007(13607)
- 2006(12346)
- 2005(11521)
- 学科
- 济(105923)
- 经济(105832)
- 管理(53060)
- 业(50798)
- 方法(39990)
- 企(39776)
- 企业(39776)
- 数学(36189)
- 数学方法(36002)
- 中国(33767)
- 融(28357)
- 金融(28356)
- 银(25740)
- 银行(25734)
- 行(24946)
- 地方(24512)
- 农(24357)
- 财(22037)
- 业经(21283)
- 制(19441)
- 贸(19432)
- 贸易(19415)
- 易(18914)
- 农业(16734)
- 学(16157)
- 地方经济(14075)
- 体(14053)
- 环境(13951)
- 务(13393)
- 发(13361)
- 机构
- 学院(279093)
- 大学(278300)
- 济(136444)
- 经济(134230)
- 管理(102960)
- 研究(99432)
- 理学(88130)
- 理学院(87221)
- 管理学(85963)
- 管理学院(85450)
- 中国(82876)
- 财(60833)
- 京(57401)
- 科学(52995)
- 财经(49048)
- 所(48058)
- 经济学(46211)
- 中心(46141)
- 经(44770)
- 研究所(43207)
- 经济学院(41671)
- 江(39785)
- 农(38829)
- 财经大学(36618)
- 北京(36545)
- 院(35570)
- 范(34936)
- 师范(34654)
- 业大(33789)
- 州(32314)
- 基金
- 项目(180180)
- 科学(144378)
- 研究(136166)
- 基金(134773)
- 家(115457)
- 国家(114577)
- 科学基金(99299)
- 社会(93148)
- 社会科(88720)
- 社会科学(88703)
- 基金项目(69338)
- 省(67097)
- 教育(61734)
- 自然(58699)
- 自然科(57441)
- 自然科学(57429)
- 自然科学基金(56469)
- 划(55806)
- 资助(55518)
- 编号(53202)
- 成果(43356)
- 部(41382)
- 发(41044)
- 国家社会(40898)
- 重点(40766)
- 创(37523)
- 课题(37050)
- 教育部(36882)
- 人文(35818)
- 中国(35446)
- 期刊
- 济(152187)
- 经济(152187)
- 研究(90871)
- 中国(53602)
- 财(45215)
- 融(42153)
- 金融(42153)
- 管理(39339)
- 农(36878)
- 学报(36622)
- 科学(35903)
- 大学(29356)
- 经济研究(27749)
- 学学(27657)
- 财经(26016)
- 教育(24702)
- 农业(24653)
- 技术(23148)
- 经(22544)
- 业经(22158)
- 问题(19935)
- 贸(18850)
- 国际(17346)
- 世界(16708)
- 技术经济(14946)
- 统计(14577)
- 业(13306)
- 商业(13089)
- 策(12883)
- 理论(12513)
共检索到432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慕濒 诸葛恒中
本文聚焦当前我国不断强化的实业金融化趋势,尝试设计经济金融化的评价体系,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的金融化活动及其成因。研究表明:我国实体经济部门并未出现类似美国的持续金融化现象,实业部门的金融化活动主要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或者弥补实业投资不足,金融部门的快速发展虽然从总量上提高了经济金融化水平,但无助于改善企业等微观主体的金融能力。经济金融化要关注结构优化与微观主体的金融效率,防止实业金融化走向极端的产业空心化。
关键词:
全球化 经济金融化 非金融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用明 邵航
文章基于金融机构商品投资决策机制的微观视角,通过构建包含商品金融化因素的DSGE模型,考察商品金融化在不同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效率下的经济缓冲效应。研究发现,适度的商品金融化在商品价格外生冲击下具有经济缓冲效应,而过度商品金融化将引起资本投资收益率下降,导致投资持续负增长和经济波动加剧;金融开放的调节机制和金融市场效率的稳定机制分别非对称地影响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其中,在越接近完全金融开放的环境下,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越显著;而越低的金融市场效率会导致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越不稳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正萍
经济全球化使商品、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使各国经济互相交织、互相依存。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和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它必然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在产业、金融、人才、信息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使我国经济安全受到影响。因此,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成了新世纪国人应当十分重视的紧要问题。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安全 挑战 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筠依 周媛媛 朱喜安
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究企业管理者特征和金融资产配置决策至关重要。文章在实体企业金融化相关理论、高阶梯队理论和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体企业CEO金融背景与资产金融化的关系。研究发现:CEO金融背景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比例有显著提升,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利用DEA-Tobit模型测算实体企业管理者能力,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CEO金融背景和资产金融化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管理者能力越强,越有助于有金融背景的CEO提升企业资产金融化程度的决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子波
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发展,发展中国家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金融深化理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从四个方面论述具体的挑战,进而从凯恩斯及后凯恩斯学派和新结构主义学派的角度出发对金融深化理论提出质疑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反思,并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金融深化 凯恩斯学派 新结构主义学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谈镇 黄忠平
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已成为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界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本文在讲述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基础上,从微观要素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基础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持续 要素整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汉林 魏磊
本文将国家经济安全划分为粮食安全、就业安全、金融安全、市场安全、能源资源与环境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力资本与技术安全八个方面,同时搜集国际研究机构的第一手权威研究资料及数据,提炼出中国经济安全的国际测度指标,将其作为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的第九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后,从这九个方面入手,建立起一个能够全面反映经济安全影响因素的,完全能够量化的,并且具有预警性质的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该体系各个部分既互相融合结为一体,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既能反映中国经济安全的整体状况,又可以对经济安全面临的局部问题进行评估与判断,为解决中国经济安全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可量化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安全 金融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雄
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大海里,经济正义何以偏斜?从经济理性的维度反思经济正义的范畴,应当有着时代大背景的考量。在深度金融化的世界里,首先需要我们由未加反思状态进入反思状态。21世纪全球资本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深陷四大二律背反:一是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冲突,二是技术向度和人本向度的矛盾冲突,三是私向化与社会化的矛盾冲突,四是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矛盾冲突。世界如何实现全球经济正义,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最大化地追求资本收益率的分配逻辑,转向具有全球经济正义原则的分配逻辑;如何把"让富人更富"的金融理性逻辑,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雄
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大海里,经济正义何以偏斜?从经济理性的维度反思经济正义的范畴,应当有着时代大背景的考量。在深度金融化的世界里,首先需要我们由未加反思状态进入反思状态。21世纪全球资本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深陷四大二律背反:一是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冲突,二是技术向度和人本向度的矛盾冲突,三是私向化与社会化的矛盾冲突,四是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矛盾冲突。世界如何实现全球经济正义,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最大化地追求资本收益率的分配逻辑,转向具有全球经济正义原则的分配逻辑;如何把"让富人更富"的金融理性逻辑,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在金本位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有助于一国积累黄金储备,维持本币与黄金挂钩及其国际影响力。但在信用货币本位和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尤其是金融实力显得更为重要。美国凭借强大的金融实力,在国际分工和货币博弈中占尽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为防范资本流动冲击,被迫积累贸易顺差,将大量外汇储备投向美国,维护美元的地位。金融危机后,金融全球化步伐放慢,但很难逆转。美国经济金融调整较快,虽然美元面临贬值压力,但其地位不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实力相对上升,但仍是"美元区"的一部分;国际收支顺差仍很大,中国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可能超过美国对中国资金的需求,这将削弱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博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水土 韩德宗 陈志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任何国家 ,只要实行对外开放 ,就必然要进入全球化过程 ,而拒绝对外开放就是拒绝现代化和拒绝人类文明的进程 ,实际上就意味着拒绝在这个地球上继续生存。全球化是任何寻求现代化的国家不可回避的潮流。在新世纪中 ,中国工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是 :工业结构演变和调整的方向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争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竞争力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千华
世界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遵循统一的经济活动规则 ,在全球建立统一的法律秩序。高等法学教育也应与法律这一变革保持同步发展 ,按照全球化的坐标重新定位。因此 ,中国高等法学教育应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国际教学合作和留学生培训、外语教学和资源拓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同时 ,必须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加强国家主权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教育 ,警惕“法律全球化”的文化殖民主义思想。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高等法学教育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爱军
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拉美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适度增长,多元外交活跃,国际社会日益重视拉美地区的战略地位,中国与大多数拉美国家保持着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关系。面对中国与拉美国家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声音。对此,我们应该把中国与拉美国家经济合作置于全球化的视角下全面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