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4)
2023(14657)
2022(12017)
2021(11048)
2020(8710)
2019(19631)
2018(19474)
2017(35056)
2016(19724)
2015(22155)
2014(21850)
2013(20804)
2012(19422)
2011(18082)
2010(18325)
2009(16901)
2008(16464)
2007(14803)
2006(13603)
2005(12841)
作者
(53865)
(44728)
(44265)
(42414)
(28544)
(21278)
(20236)
(17300)
(17187)
(15973)
(15355)
(14903)
(14376)
(14347)
(13971)
(13952)
(13332)
(12951)
(12873)
(12824)
(11550)
(10960)
(10746)
(10363)
(10066)
(10065)
(9980)
(9965)
(8934)
(8905)
学科
(83285)
经济(83205)
管理(46110)
(43604)
中国(34156)
(32215)
企业(32215)
方法(25671)
(24982)
地方(22072)
数学(21517)
教育(21405)
数学方法(21303)
业经(20274)
(17808)
贸易(17792)
(17429)
(17274)
农业(16749)
(16546)
(16135)
(15613)
(15065)
银行(15051)
(14973)
金融(14971)
理论(14935)
(14726)
发展(13232)
环境(13171)
机构
大学(275732)
学院(273743)
(114941)
经济(112619)
研究(106551)
管理(91473)
中国(78326)
理学(76289)
理学院(75244)
管理学(73927)
管理学院(73374)
(61837)
科学(60940)
(53856)
(52717)
研究所(48485)
(47496)
师范(47165)
中心(45787)
(43012)
(41287)
财经(40843)
北京(40814)
师范大学(38325)
(38082)
(37133)
经济学(36853)
教育(36435)
(34677)
业大(33919)
基金
项目(170026)
科学(135503)
研究(134828)
基金(120398)
(103878)
国家(102869)
科学基金(86716)
社会(86116)
社会科(81430)
社会科学(81413)
教育(66735)
(65750)
基金项目(61080)
(57108)
编号(56286)
自然(50030)
成果(49141)
自然科(48879)
自然科学(48868)
资助(48531)
自然科学基金(47992)
(43329)
课题(42676)
重点(40159)
(39138)
发展(35948)
国家社会(35925)
(35594)
(35376)
(35343)
期刊
(139617)
经济(139617)
研究(99942)
中国(68567)
教育(60032)
(40871)
学报(39195)
(38935)
科学(37685)
管理(36474)
大学(31215)
(28928)
金融(28928)
农业(28330)
学学(27644)
技术(25909)
经济研究(23672)
业经(22798)
财经(21641)
(18978)
问题(18491)
(17050)
国际(15994)
世界(15659)
(15642)
职业(15399)
(14689)
论坛(14689)
图书(14656)
(12757)
共检索到448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忠敬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教育的变革经历了四条发展道路,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本文结合中国转型社会的特点,确立了全球-本土、集权-分权和理论-实践三维分析框架来考察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道路。文章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变革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引,以体制变革为先导,以国家政策为主导,以政府职能转型为前提,以学校变革为主体,以渐进的方式为特征的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发展道路。面向未来,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之路应当确立"三主"(主线、主导、主体)的发展战略,即以"中国特色"为主线,以"政府治理"为主导,以"学校变革"为主体。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比较、借鉴与超越的过程。20世纪初以来,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学生的学业成绩越来越表现不佳,一些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开始超越美国。高质量和高效能的教育普及、自治与问责、教师专业化、个性化的学习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启林  孔锴  
在全球化的视域下,基础教育面临着一种张力:它既是消除分化与差异的重要手段,又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面对张力,基础教育必须均衡发展。文章从政策法律、经费、师资、弱势群体以及办学条件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国际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与西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比较教育论坛于2004年7月9日至12日在西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了本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顾玉军  
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如何立足区情,在已有的基础上确保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 ,知识经济的作用 ,网络经济的影响 ,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呈现产业细分化、企业生态化、经营全球化趋势。全球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越来越集聚于那些富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支点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培育和引导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少榕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政府采取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通过撤并农村薄弱学校、加快县乡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等措施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优化。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实际调整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思路,建立多元的农村教育投入和分类管理机制,以内涵式发展的特色学校提高乡村学校吸引力,并建立良性的教师引入和互动机制以利于城乡教师交流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莉  何茜  
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下全球化语境对教育的规约以及教育对文化的观照在教育场域中的投射,是一种跨越文化边界的教育,是一种培养与提高人们在多种文化并存的世界文化图景下的跨文化品质的教育活动。多元文化教育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轨迹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所寄予的促进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美好愿望,是国际教育变革的重要走向。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不断朝着多元、理解、开放的方向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戚务念  何齐宗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以往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中心主义”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各执一端,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新型高等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安安  
"教育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必然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突出外语课程的核心地位;课程内容要融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结构要保证均衡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的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皮永生  
从设计全球化着手分析,阐明了文化与设计的关系:设计常常被看着经济活动中的一环,而忽略其作为构建整体国力不可或缺的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意在探讨:具有代表性和杰出性的活态文化——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本土设计文化之中为其提供养分,从而使设计文化得以发展,并在全球化设计中得到文化认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竞争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长纯  
在全球化条件,面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紧迫要求,比较教育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宏伟事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就要求我国比较教育学科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为达此目的,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在走向世界,积极地从国外优秀文化中得到必要借鉴的同时,还必须注重与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对话,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吸收独特的营养,丰富自已。特别要对“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做现代转换,使之成为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深入发展的条件和方向,也是我们同国际比较教育对话的基本立场。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之于比较教育意义的发现、“和而不同”与全球化条件下比较教育的方向及“和而不同”的哲学与比较教育研究西方中心的终结三方面论述了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一个良善的社会应当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确保教育公平。首先,在观念上要将教育公平视为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优先确保;其次,在社会体制上,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强制性制度和强硬保障机制;再次,在教育过程内部,也要力求实现教育公平。此外,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当特别关注与支持民间教育公平运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克莱因·索迪安  菅坤  
为应对不断深化的全球化,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推进工具性教育的发展,教育界随之出现了支持"全球化"和反对"全球化"的不同声音。本文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从某些力量释放的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并在各种力量纷争、妥协中达至一定程度的结果。工具性教育过于强调个人主义的狭隘性决定了它不能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推行民主教育,它的目标是寻找"好的社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裴娣娜  
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从基础教育战略地位、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研究主题以及区域推进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基础教育现代转化的主要标志及特色 ,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范畴研究的几个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