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64)
- 2023(21031)
- 2022(18112)
- 2021(17037)
- 2020(14373)
- 2019(33354)
- 2018(33305)
- 2017(61659)
- 2016(34591)
- 2015(39607)
- 2014(40100)
- 2013(38954)
- 2012(36550)
- 2011(33382)
- 2010(33678)
- 2009(30768)
- 2008(30206)
- 2007(27228)
- 2006(23933)
- 2005(21545)
- 学科
- 济(136440)
- 经济(136233)
- 管理(92712)
- 业(88035)
- 企(71440)
- 企业(71440)
- 方法(59907)
- 数学(51486)
- 数学方法(50743)
- 中国(42212)
- 农(37741)
- 财(33857)
- 学(32189)
- 地方(30984)
- 业经(30031)
- 教育(27126)
- 贸(26112)
- 贸易(26097)
- 理论(26030)
- 易(25285)
- 农业(25146)
- 制(24845)
- 融(21817)
- 金融(21813)
- 银(21708)
- 银行(21630)
- 和(21615)
- 技术(21263)
- 行(20714)
- 务(20669)
- 机构
- 大学(494003)
- 学院(487345)
- 济(188342)
- 经济(183858)
- 管理(181460)
- 研究(172895)
- 理学(155627)
- 理学院(153675)
- 管理学(150528)
- 管理学院(149650)
- 中国(125711)
- 科学(108719)
- 京(108427)
- 所(89573)
- 财(86749)
- 农(85357)
- 研究所(81458)
- 中心(77617)
- 江(75047)
- 业大(74740)
- 范(73696)
- 师范(72974)
- 北京(69668)
- 财经(68220)
- 农业(67078)
- 院(62449)
- 经(61867)
- 州(60501)
- 师范大学(59198)
- 技术(56124)
- 基金
- 项目(323065)
- 科学(251873)
- 研究(237264)
- 基金(228620)
- 家(200277)
- 国家(198460)
- 科学基金(167869)
- 社会(144597)
- 社会科(136591)
- 社会科学(136552)
- 省(128444)
- 基金项目(120125)
- 教育(114948)
- 划(109751)
- 自然(109715)
- 自然科(107104)
- 自然科学(107071)
- 自然科学基金(105101)
- 编号(98969)
- 资助(95669)
- 成果(83592)
- 重点(74070)
- 部(71636)
- 课题(71375)
- 发(71346)
- 创(66325)
- 科研(61803)
- 创新(61707)
- 大学(61091)
- 教育部(60997)
- 期刊
- 济(211569)
- 经济(211569)
- 研究(152006)
- 中国(107964)
- 教育(83900)
- 学报(81803)
- 农(77494)
- 科学(72514)
- 管理(66708)
- 财(66394)
- 大学(62309)
- 学学(56576)
- 农业(53581)
- 技术(45791)
- 融(42557)
- 金融(42557)
- 业经(34598)
- 经济研究(33286)
- 财经(32945)
- 业(28590)
- 经(28274)
- 图书(28020)
- 问题(27331)
- 版(23200)
- 技术经济(23034)
- 科技(22608)
- 贸(22536)
- 理论(21943)
- 坛(21310)
- 论坛(21310)
共检索到746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芳芳 史静寰
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组"(HESIG)合作,于2013年10月27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相关调查与测验工具的编制与使用情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文军
迈向全球化时代的十大发展趋势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文军“全球化”是一个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探讨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远非经济全球化或信息全球化所能单独替代。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我们可以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广义的“全球化”是泛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苏永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正式的制度安排,也正在成长为一种新兴的、专门化的职业。强调问责、设置专门机构以及遵循近似的原则与实施程序等是全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共同特征。在出现趋同化的同时,不同制度环境中的质量保障还呈现出一些本土特征。寻求问责与改进之间的平衡、学生在质量保障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通过范式变革形成质量文化、加强质量保障机构自身的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如何将质量提高的理念内化为院校的质量文化意识,如何优化现有的调查工具及过程以服务于质量的持续提高,则是当今高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来科
经济全球化时代 ,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五个方面 ,即发展加速化、高科技化、非平衡化、结构优化和贸易壁垒的隐蔽化。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出口有限、结构不合理和竞争力弱 ,应该从加强政府扶持、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立法等方面入手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全球化 服务贸易 中国经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Mark Bray 阎保华
本次世界比较教育论坛选择全球化作为主题主要是关注其对很多方面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比较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领域。但是这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影响,比较教育对全球化的诸因素也起着推动和塑造的作用。 与其它研究领域相比,比较教育与全球化之间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它一向都注重跨国分析,鼓励其研究人员具有开放的视野。同时,该领域主要的范式、方法论和重点研究课程都对跨国的变革力量有所反映。 本文首先考察了全球化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比较教育学的本质,之后分析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WCCES)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最后,本文指出了全球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些特点,并着重指出了一些比较教育学者能够而且也应该涉足的具体研究领域。
关键词:
全球化 比较教育 世界比较教育学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2005年4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日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中方人员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等方面共约30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与教师;而日方人员则包括13名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的会长与骨干会员;另外,美国美日财团理事长助理也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吕林海
在适者生存规律的统治下,以"科学加民主"思想为核心的杜威教育理论引领了20世纪的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但它在源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儒学文化圈遇到了许多问题。然而在全球化时代,在仅仅依靠科技发展已经不能有效解决人口与资源之间矛盾及其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儒家思想被重新认识。对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而言,儒家的"礼让"可以为其提供标准,并由此推动杜威学说的发展,即"科学加民主"的教育目标将发展到"科学加礼让"的新模式,但新模式应该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保证对礼让的适时、适地、适度及程序进行合理判断。为此,在杜威经验式"探究"的基础上,对世界各种文化形态史进行"虚拟探究",应该成为全球化时代跨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蓝庆新
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挑战,企业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供应链这一概念入手,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认为它是一种新型合作竞争理念。文章指出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是当今国际市场中企业竞争之利器,通过其运作机制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形势下,实施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供应链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 企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梦泉 唐振福 杜志峰
经过20余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INQAAHE)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美、英、日、澳、中等国的250余个活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质量保障、评估机构加入该组织,其中正式成员170余个。INQAAHE收集当前通行和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信息,通过两年一次的双年会以及会员论坛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彤 谢作栩
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目前存在偏重规模速度的弊端,未来适应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背景,区域高等教育要为本地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均衡开发服务,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建立开放的区域社会化学习体系,以及采用“规划”与“自组织”相结合的教育开发策略。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规划 人力资源 开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本文研究服务全球化的概况和趋势,并作相应理论分析。首先对服务全球化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描述,从不同方面揭示服务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特征。其次提出推动服务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强调这些因素都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加强,推动服务全球化深化发展。还区分了服务业和服务全球化的"真实增长"和"名义增长"两种情况。第三部分探讨传统分工理论的适用性,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都适用于分析服务业全球分工,并进一步提出将商品和服务都"还原为要素组合"的观点,使理论更具一般性。接下来从人力资源重要性、劳动力"虚拟"跨境流动、知识密集的生产者服务和广泛的非经济影响四个方面,论述服务全球化的特点和特殊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 全球化 对外开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杨
基于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经验,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目标、手段以及评价标准将呈现出不同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在后大众化阶段,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角色、社会各界对质量保障的关注点、质量保障文化的理念以及质量保障的范畴等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已逐步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建设来说,应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保障理念;营造以质量文化为灵魂、以保障制度为载体的质量保障氛围;设计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普遍认同的质量保障框架。
关键词:
后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俊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立莹 司晓宏
国际化背景下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挑战了传统质量保障体系能力极限。我国作为跨境教育最大资源国和质量保障的后发外生型国家,如何适应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趋势,增强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能力,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建设,就必须在参与中提高国际化程度;依据清晰的标准加强跨境教育质量管理;推动质量保障专业化建设;引导质量机构自觉接受外部评估以促进质量保障活动的规范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