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1)
- 2023(11433)
- 2022(9214)
- 2021(8563)
- 2020(7073)
- 2019(15876)
- 2018(14941)
- 2017(27604)
- 2016(14372)
- 2015(15876)
- 2014(14987)
- 2013(14998)
- 2012(13782)
- 2011(12521)
- 2010(12445)
- 2009(11903)
- 2008(10618)
- 2007(8978)
- 2006(7890)
- 2005(7238)
- 学科
- 济(58860)
- 经济(58796)
- 业(38413)
- 管理(37499)
- 企(29784)
- 企业(29784)
- 融(26761)
- 金融(26761)
- 方法(25604)
- 中国(25322)
- 银(23982)
- 银行(23951)
- 数学(23560)
- 数学方法(23454)
- 行(23281)
- 财(16631)
- 贸(16225)
- 贸易(16212)
- 易(15980)
- 农(15823)
- 制(14251)
- 业经(12823)
- 中国金融(11368)
- 农业(11063)
- 务(10629)
- 财务(10614)
- 财务管理(10602)
- 地方(10544)
- 企业财务(10204)
- 学(10186)
- 机构
- 大学(204488)
- 学院(200327)
- 济(95503)
- 经济(94125)
- 研究(76189)
- 管理(73689)
- 中国(65194)
- 理学(64004)
- 理学院(63297)
- 管理学(62506)
- 管理学院(62154)
- 京(43153)
- 科学(43057)
- 财(41589)
- 所(38042)
- 农(37225)
- 中心(35557)
- 研究所(35140)
- 财经(34098)
- 经济学(32361)
- 经(31569)
- 业大(30296)
- 农业(29710)
- 经济学院(29472)
- 北京(27833)
- 院(26827)
- 财经大学(25966)
- 江(25932)
- 范(24505)
- 融(24270)
- 基金
- 项目(138366)
- 科学(109473)
- 基金(104787)
- 研究(97518)
- 家(93778)
- 国家(93043)
- 科学基金(78422)
- 社会(67150)
- 社会科(64075)
- 社会科学(64063)
- 基金项目(54617)
- 省(49528)
- 自然(49258)
- 自然科(48232)
- 自然科学(48214)
- 自然科学基金(47436)
- 划(43682)
- 教育(43543)
- 资助(42315)
- 编号(35703)
- 部(32196)
- 重点(31891)
- 发(30393)
- 国家社会(30129)
- 创(29905)
- 成果(28547)
- 中国(28351)
- 创新(28161)
- 教育部(27860)
- 科研(27103)
共检索到300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生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逐步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并在2008年第4季度全面恶化,成为几十年一遇的世界性大危机。从大萧条、滞胀到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每次世界性危机的起因及影响都各不相同。这既反映了人类社会从过去危机学习的纠错能力,也表明了时代演进的不同特征。危机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危机中学习并汲取机遇管理的宝贵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构建全球系统性风险的对冲机制,抵御和防范世界性危机的外部冲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金融危机 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金老
人们深知金融危机危害之大,又往往苦于避免不了,因此促使人们去寻求治理它的对策。早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银行危机,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那一时期,主要依靠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给金融市场(银行)提供流动性,以制止抛售资产狂潮。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危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紧密度下降,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逸舟
本文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政治与安全的影响这样一个角度,透视了目前仍在继续的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作者指出,此次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危机,同时也是社会前进中的危机和政治现代化中的危机,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种挑战;克服危机的努力,也是走向新阶段的过程,它特别需要一种全方位的视野、思考与应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晓阳 蒙克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相关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作出了解释。论文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研究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劳动力分工的形成,指出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并描绘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地理塑造的空间差异。对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外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消费收缩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但危机并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其次,解释了为什么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制度的空间异质性、市场经济制度的多样性、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是重要因素。第三,金融危机之后中西方金融地理学家对中国问题的兴趣逐渐增加,文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西方金融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地理学的学科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振岩 张燕萍 胡仕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应运而生。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 ,构成了金融危机接连不断的基本背景。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给我国金融安全的维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 ,我们要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提升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加强金融产业基本建设的力度 ;此外 ,要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上“有所作为”。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元真 郭卫民 徐光新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传导,使得世界各国也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加工贸易、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积极应对,以保持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军 高谦
全球养老基金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新世纪以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的养老基金遭受了重大损失。DB型养老基金的筹资率大幅下降,筹资不足将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负担;DC型养老基金的投资损失对即将退休的缴费人有长期负面影响。危机后养老改革需要继续朝着建立多支柱养老体系的方向,推进养老基金多元化,增强养老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民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由于缺乏吸引流动性的新兴产业,本次调整有可能是长期的;由于有国际货币金融乘数效应和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必须全球共同救市。中国近期所做的价格调整是失败的,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也是无效的,投资与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为此,需要进行产量调整,并通过恢复利率平价、降低税率平价来维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国际货币,再加上人民币缺乏微观基础,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明智的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浩
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演变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如何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中必须进行深层思考和对策调整的重大课题。本文回顾了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取得的成就和隐忧,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营运、就业、价格和我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影响,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策略,着重分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向海外投资的机会和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树洁 刘畅 周笑宇
本文根据WTO最近一期关于中国的贸易政策审议,总结了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继而分析了过去两年中国的经济表现,贸易和投资情况,讨论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WTO 贸易政策 中国 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瓦尔登·贝罗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就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无数种方案,但我们从这些方案过多的技术细节和差异中,归结为三个基本流派。第一个流派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构架基本完善,所要改进的只是推广的问题。该流派在要求新兴市场国家构建与华尔街及华盛顿一致的、在更广的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小芬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通过信用体系的连锁反应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美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稳定性。本文分析次贷危机的未来走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展望了次贷危机的发展趋势,讨论次贷危机和房价下跌如何影响美国实体经济,进而影响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渠道和程度。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应该相机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经济衰退 中国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瑛 曾忠东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贸易溢出效应"初步显现,为此本文就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导渠道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一、金融危机贸易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机制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国际贸易为传导渠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明棋
近期看,美国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美国金融市场将经历较长时间的低迷和调整。但是,美国商业银行将通过此次危机的冲击加速其兼并和整合的步伐,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也将因此加快重组。对于近期美国金融资产价格走低的前景,我们一是不要在低位盲目抛售,使潜亏变成实际亏损。二是不能抱着抄底的侥幸;对于资金大进大出的冲击,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本流动的监管;对于美元汇率进一步下跌的前景,需要注意中国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控制;我们的银行信贷应该更加注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信用盲目虚拟扩张和收缩,金融创新也要根据我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稳步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