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5)
- 2023(7801)
- 2022(6620)
- 2021(6427)
- 2020(5111)
- 2019(11900)
- 2018(11985)
- 2017(20288)
- 2016(12453)
- 2015(14305)
- 2014(14279)
- 2013(13095)
- 2012(12338)
- 2011(11517)
- 2010(12308)
- 2009(10857)
- 2008(10635)
- 2007(10024)
- 2006(9184)
- 2005(8470)
- 学科
- 济(34963)
- 经济(34924)
- 管理(29304)
- 业(27295)
- 企(22753)
- 企业(22753)
- 教育(22412)
- 中国(18400)
- 理论(12102)
- 农(11442)
- 策(10918)
- 方法(10807)
- 财(10610)
- 贸(9836)
- 贸易(9831)
- 易(9654)
- 教学(9443)
- 业经(8521)
- 学(8405)
- 数学(8207)
- 制(8153)
- 融(7997)
- 金融(7996)
- 数学方法(7986)
- 地方(7874)
- 银(7581)
- 银行(7581)
- 技术(7430)
- 行(7367)
- 发(7176)
- 机构
- 大学(163603)
- 学院(158216)
- 研究(60640)
- 济(59368)
- 经济(57692)
- 管理(53364)
- 理学(44289)
- 理学院(43656)
- 管理学(42832)
- 管理学院(42457)
- 中国(40565)
- 京(36683)
- 教育(34345)
- 范(33042)
- 师范(32941)
- 科学(31868)
- 财(30383)
- 所(29160)
- 江(26864)
- 师范大学(26763)
- 研究所(26002)
- 中心(25990)
- 北京(24692)
- 财经(22407)
- 院(22292)
- 州(21211)
- 技术(21086)
- 经(20247)
- 职业(20110)
- 农(18460)
- 基金
- 项目(92089)
- 研究(81638)
- 科学(73816)
- 基金(60718)
- 家(49723)
- 国家(49077)
- 社会(47571)
- 教育(46513)
- 社会科(44786)
- 社会科学(44775)
- 科学基金(41473)
- 编号(38014)
- 省(37180)
- 成果(36440)
- 划(33514)
- 课题(30613)
- 基金项目(29507)
- 年(26291)
- 资助(25179)
- 项目编号(23292)
- 性(22754)
- 规划(22571)
- 自然(22553)
- 部(22499)
- 重点(22207)
- 自然科(22001)
- 自然科学(21996)
- 发(21744)
- 自然科学基金(21592)
- 教育部(20435)
- 期刊
- 济(71971)
- 经济(71971)
- 研究(65576)
- 教育(61751)
- 中国(45987)
- 财(22447)
- 管理(21110)
- 融(17659)
- 金融(17659)
- 技术(17517)
- 农(17307)
- 学报(16590)
- 科学(16389)
- 大学(15560)
- 职业(14989)
- 农业(12141)
- 国际(11850)
- 学学(11440)
- 经济研究(11381)
- 业经(11299)
- 坛(11039)
- 论坛(11039)
- 贸(10900)
- 财经(10650)
- 图书(10125)
- 经(9315)
- 技术教育(9245)
- 职业技术(9245)
- 职业技术教育(9245)
- 高等(8946)
共检索到272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峰
当前,我国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历练学生的国际素养,优化教育资源,铸就大学文化的多元发展,实现与国外大学之间生源的合理流动。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淡薄、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薄弱、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缺失、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匮乏、校园文化单一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应确立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探寻国际理解教育途径,提升教师国际理解教育素养,调适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文化 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仅从经济或技术的视角来认识“全球化”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从文化层面深入解读。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应成为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使命和新目标。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教育 ,目的在于形成科学、平等的文明观 ,包括知识性学习、沟通技术的掌握、思维范式的转变及新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等主要环节 ,形式则应多样化
关键词:
全球化时代 异质文化 理解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2005年4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日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中方人员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等方面共约30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与教师;而日方人员则包括13名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的会长与骨干会员;另外,美国美日财团理事长助理也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理解教育呈现出多种视角、立场和观点并存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来源的多元化、"全球公民"和"合格国民"培养目标间的紧张、"全球竞争力"和"全球共生力"素养的融合、内外全球化对策之间的矛盾等方面。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受到上述特征影响的同时正在探索本土化的发展道路。本文梳理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从目标维度、内容框架和实施模式等角度为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体系建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理解教育 理论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陈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规模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样,范围越来越广阔,影响越来越深远。在全球化时代下,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增强,加入WTO,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我国大学国际化实现了的战略转型,主要表现为主动"走出去"、学术组织机制的国际化创新以及国际化高端拓展等。
关键词:
国际化 大学 高等教育 全球化 大学战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以来,一直将"和而不同"为其基本原则,强调不同国家、种族、文化、宗教、阶层的人们——即"异质性他者"之间加强相互理解和合作,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但是,21世纪以来,国际理解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使其实施者们开始思考和反省"和而不同"理念的局限,从而探索新的解决途径与方法。本文提出"‘异己’间共生"的国际理解教育新模式,并依凭近年来本文作者和中日韩三国学者的部分实践,总结出"‘异己’间共生"的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法,以求抛砖引玉,引发相关研究对该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异己间共生 合作课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鸿莹 张德伟
全球化已经深入到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而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国际理解教育。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深化各自的教育改革过程中,都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全球)意识、国际交往与合作能力为目标,制定了新的方针、政策,调整了相关制度,开展了丰富的实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Mark Wayland Di Bretherton 刘静
本文提出应对“和平”一词下一个积极的定义,认为和平不是保持的,而是创造的;它不仅是那些已经完成的结果,而且也是实现和平的途径本身。因此,和平教育和教学十分重要。本文认为,作为在全球化时代进行和平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和平文化新闻网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者还对中国人的和平观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
和平教育 和平文化新闻网 中国人的和平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芳芳 史静寰
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组"(HESIG)合作,于2013年10月27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相关调查与测验工具的编制与使用情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大塚丰 年智英
在全球化时代,不仅经济面临着各种挑战与变革,而且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其他方面也面临着挑战与变革。在以单一世界的"全球化"所表达的这种竞争环境下,发生着全新而多面的变化。那么,被认为对人类核心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博雅教育在日本以及全世界的大学中是如何进行呢?本文在追溯日本博雅教育简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相关改革与发展,以期探索博雅教育在日本的发展前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全球化时代,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内核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而其作为外交手段的因子,也随着语言推广机构的建立和运作而更加广泛。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语言推广和交流作为一种趋势愈加普遍,各主要国家在实行语言推广的同时,更注重弘扬其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世界八个国家语言推广机构的文化使命进行考察,并深入探究其内藏的实施策略和推广逻辑,同时对我国孔子学院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全球化 语言推广机构 文化使命 八国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芳田 王慧婷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深刻变化和跨国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国际移民女性化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移民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国际女性移民的数量日益增长,其构成类型也在发生变化,主要包括合法家庭团聚类女性移民、独立女性移民、非法或无合法证件的女性移民、女性难民及寻求庇护者与邮购新娘等。导致国际女性移民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在于全球化与全球产业结构的影响、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已定居国外的亲属团聚、逃离受压迫受歧视的社会境遇、跨国人口贩运以及发达国家服务业对女性劳工的需求等。有效治理国际女性移民面
关键词:
全球化 女性移民 女性难民 全球治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王英杰 张民选
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发展将迎来怎样的机遇?比较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科的价值何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又将如何转变?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又将如何扩展?顾明远先生、王英杰教授、张民选教授在2014年11月广州比较教育年会和海峡教育论坛上的发言回顾了比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阐释了当今中国比较教育面临的历史机遇,展望了"全球治理"下,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图景。可以说,今天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已远远不仅是单向的教育借鉴和国别教育的相似与差异分析,其研究的问题更加全球化,因而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也将更加全球化,这意味着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视野和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