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6)
2023(7154)
2022(6032)
2021(5892)
2020(4709)
2019(10900)
2018(10566)
2017(19048)
2016(9829)
2015(11342)
2014(10817)
2013(10719)
2012(10076)
2011(9411)
2010(9428)
2009(8683)
2008(8609)
2007(7542)
2006(6889)
2005(6350)
作者
(26826)
(22408)
(22372)
(21302)
(14639)
(10724)
(10081)
(8630)
(8604)
(7842)
(7835)
(7451)
(7336)
(7318)
(7138)
(6852)
(6690)
(6393)
(6383)
(6131)
(5717)
(5460)
(5290)
(5098)
(5068)
(5026)
(4986)
(4700)
(4451)
(4408)
学科
(45336)
经济(45287)
(28387)
管理(27582)
(22597)
企业(22597)
方法(17994)
中国(16632)
数学(15833)
数学方法(15732)
(12431)
(12328)
贸易(12318)
(12175)
业经(9173)
(8959)
(8827)
(8226)
银行(8224)
(8052)
农业(8003)
(7793)
金融(7793)
(7696)
关系(7591)
(7243)
(6791)
(6744)
(6573)
(6477)
机构
大学(146806)
学院(143557)
(72276)
经济(71278)
研究(57314)
管理(54717)
理学(46645)
理学院(46103)
管理学(45643)
管理学院(45328)
中国(44793)
(31984)
(30690)
科学(29688)
(27727)
研究所(25278)
财经(24925)
中心(24359)
经济学(23796)
(23088)
经济学院(21316)
北京(21164)
(20375)
(19215)
(19188)
(19119)
师范(19076)
财经大学(18857)
科学院(17144)
研究中心(16630)
基金
项目(93190)
科学(75356)
基金(71485)
研究(71196)
(63129)
国家(62241)
科学基金(52635)
社会(49081)
社会科(46724)
社会科学(46714)
基金项目(35888)
教育(32214)
(31032)
自然(30958)
自然科(30278)
自然科学(30270)
自然科学基金(29810)
资助(29771)
(27894)
编号(26904)
(23176)
成果(22959)
中国(22361)
国家社会(22145)
重点(21436)
(20768)
教育部(20543)
(19299)
人文(19111)
课题(18963)
期刊
(79323)
经济(79323)
研究(48818)
中国(29701)
管理(23085)
(21643)
科学(20471)
学报(18422)
(18224)
教育(15014)
大学(14985)
(14270)
金融(14270)
经济研究(14135)
学学(13887)
财经(13076)
农业(12985)
(12228)
世界(11826)
国际(11799)
(11522)
技术(11352)
业经(10682)
问题(10673)
(8569)
技术经济(7305)
(6995)
论坛(6995)
现代(6685)
经济问题(6325)
共检索到225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严高鸿  
应对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必须正确判断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战略形势的基本走向 ,清醒地认识中国国家安全的基本需求及国家安全结构中的内在矛盾。确立新安全观的基本理念 ,在营造国家安全屏障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 ,构筑保障国家安全的综合战略 ,是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开斌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国家安全观(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转型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后至中共十八大)、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代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威胁和国家安全维护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构成、绘制新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的基本图谱、谋划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布局、加强国家安全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等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本文从中国建设经济强国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引资战略,着重研究了世纪初中国外资政策的选择与战略定位,以及如何通过培育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使中国成功地走上通往经济强国的道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海冰  
全球化时代对国家主权的认识应该具有全球的视角 ,而不应该拘泥于狭隘的国家主义。全球化进程是国家合力作用推动的 ,通过国家间合作可以实现单个国家难以实现的国际利益。国家对机制化组织的权力让渡是主权的延伸、变通和扩展 ,不能据此认定是对主权的侵害。全球化在限制一部分国家主权的同时 ,也强化了一小部分国家主权 ,很难简单地断言是削弱还是增强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家的战略选择 ,所以主权应被看作是一种可以设计和借助的手段 ,藉此实现国家利益和公民福利的最大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勇  
全球化使国家的行为方式和国家间关系都受到制约和影响,国家的主要地位和绝对作用正在受到来自全球体系和国内社会两种力量的侵蚀。民族国家仍然是全球政治舞台上的最重要角色,但并不是惟一的重要角色,非国家行为体将与国家一样成为全球体系中的重要力量。非国家主体并非表明国家统治权力的衰弱或者是对国家权力的否定,其作用与国家权力之间也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它只是说明国家在全球政治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作用正在发生变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雪莲  王勇  
在全球化时代,海陆关系发生着实质性的改变。从理论上来看,传统地缘政治的内涵、外延以及逻辑起点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海陆关系要突破地理环境决定论、对抗性思维以及形而上学的思想桎梏,由片面的、静止的海陆关系向联合、互动的方向转变;从实证角度看,通过回顾海陆大国处理地缘政治关系的历史事实,提出当今海陆大国合作意愿不断加强,融合性思维逐渐替代对抗性思维的论断。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在处理海陆关系上需要突出合作思想,把握地缘政治重点,处理好大国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国际政治与经济综合研究"课题组  刘强  王维  马晓娟  
奥巴马政府在对美国的安全环境与安全利益进行权衡分析后提出了新的安全战略。该战略与小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具有一定差异。本文分析了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转变、转变的原因、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丛慧  
“9.11”事件改变了美国对安全环境和现实威胁的判断,扩大了新保守主义对美国政策的影响。随着反恐战争的深入,美国政府逐步形成了颇具激进性的反恐战略。在实施该战略的过程中,美国确立了以反恐划线的外交准则,扩大了反恐的打击范围,促成了反恐与其他战略目标的结合,美国“借反恐之名,图谋霸之实”的图谋日益凸现。伊拉克战争后的困境迫使美国对其反恐战略进行了微调,从一味的“单边主义”转为适当寻求美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美国反恐战略的推进给中国的地缘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都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永宁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我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 ,中小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 ,竞争将更加激烈。而经营战略是企业主体在长期目标方面的行为选择 ,也是企业注重内部发展和市场状况的系统决策模式。因此 ,正确选择经营战略 ,关系到中小企业的成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侯胜利  
作为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已成为研究当代问题不可或缺的时代背景。国家安全领域中非传统威胁的凸显,同样需要以此为背景进行分析和解决。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国家安全的内涵,接着以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非传统威胁的形成及国家安全的演变趋势,最后联系国际现实,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傅如荣  
传统贸易利益的取得面临全球化带来的要素流动性以及多边体制的政策约束的限制,贸易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应成为发展中国家追求的贸易利益的重点。贸易对技术进步特别是技术扩散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离开了国际贸易的开放,充分利用国际技术扩散和转移促进经济增长的努力将很难取得成效。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利芳  熊昆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却掩盖不住国家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作为与发达国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要么迎头赶上,要么就被淘汰出局。后发优势——作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就具有了新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用后发优势发展本国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规模实力竞争转向品牌和服务竞争 ,中国的消费市场也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在“品牌消费”时代 ,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 ,并将其塑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也是企业现代化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俞正樑  
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大变革、大调整在全球化条件下发生、深化,推动了世界的转型。世界转型涵盖文明的转型、世界生产力的转型以及国际关系体系的转型。这一历史进程指向全球整合,其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问题。这种因全球化而出现的历史大趋势,给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最大战略空间。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在本质上和方向上与历史大趋势完全一致,形成了最大的优势和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