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8)
2023(16507)
2022(13492)
2021(12444)
2020(10373)
2019(23078)
2018(22890)
2017(43724)
2016(23697)
2015(26134)
2014(25736)
2013(25831)
2012(23507)
2011(21057)
2010(21037)
2009(19846)
2008(19785)
2007(17615)
2006(15665)
2005(14262)
作者
(69152)
(58242)
(57714)
(54504)
(36614)
(27897)
(25938)
(22635)
(21960)
(20614)
(20104)
(19142)
(18548)
(18443)
(18091)
(17674)
(17220)
(17006)
(16675)
(16558)
(14549)
(14316)
(14154)
(13184)
(13033)
(12963)
(12907)
(12902)
(11757)
(11628)
学科
(102411)
经济(102287)
(95674)
(77067)
企业(77067)
管理(75186)
(47522)
方法(43242)
数学(34782)
数学方法(34573)
业经(32965)
农业(31439)
(30355)
中国(30107)
(22783)
(21614)
贸易(21601)
(21152)
(20800)
财务(20776)
财务管理(20753)
企业财务(19734)
技术(19180)
(17747)
(17148)
(16903)
(16503)
银行(16460)
(16319)
地方(16271)
机构
学院(342203)
大学(337393)
(151592)
经济(149029)
管理(133813)
研究(118008)
理学(115496)
理学院(114323)
管理学(112802)
管理学院(112167)
中国(94406)
(75970)
科学(71174)
(70308)
(66898)
(60400)
农业(58909)
业大(56387)
研究所(54987)
中心(53777)
财经(53658)
(51146)
(49149)
经济学(46937)
北京(43831)
经济学院(42500)
(41193)
(40085)
(39908)
财经大学(39571)
基金
项目(229241)
科学(181656)
基金(170233)
研究(164086)
(150835)
国家(149458)
科学基金(127636)
社会(109894)
社会科(104039)
社会科学(104010)
基金项目(89842)
(88204)
自然(81616)
自然科(79854)
自然科学(79830)
自然科学基金(78520)
(73767)
教育(71857)
资助(68015)
编号(63977)
(51403)
重点(51243)
成果(50483)
(50210)
(50127)
(48702)
国家社会(47076)
创新(46287)
科研(43873)
教育部(43633)
期刊
(171803)
经济(171803)
研究(97431)
(75872)
中国(67335)
学报(57471)
科学(53559)
(52342)
农业(51220)
管理(50479)
大学(43675)
学学(41763)
(35729)
金融(35729)
业经(33040)
(28068)
经济研究(27650)
技术(27117)
财经(27080)
教育(24380)
(23474)
问题(23372)
世界(19678)
(18753)
技术经济(18512)
(17966)
国际(16947)
商业(16087)
现代(15923)
科技(15615)
共检索到513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银锋  陈雯婷  谭晶荣  
本文首先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之后,针对中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重点挖掘了全球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效应。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率要明显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全球化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影响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李文秀  
在对2004—2016年中国各省份生产服务业开放和农业生产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采用SYSGMM方法探讨了生产服务业开放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服务技术投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显著;从细分生产服务业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位居前三位,其后是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从生产服务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系数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相对大于其引进来所带来的影响,而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则相对小于其引进来的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有积极的影响,且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运用Hansen的门限回归思想,设计门限回归模型,并将2005—2013年我国31省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作为门限变量值。测算结果表明:当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使其发展指标跨过某个门限值时,地区城镇化率增速水平显著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芦千文  
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战略性产业,形成的标志是农村改革初期以农业服务户为主的市场化服务主体大量生成。经过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几个阶段,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这既是农业现代化规律的阶段性呈现,也有着特定的经济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形成了中国小农户兼业化、服务化、规模化三个分化方向,以及服务链接型、土地集中型相辅相成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格局。小农户将会贯穿中国农业现代化全程,决定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该是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推动力量。要加快构建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明  王瑞波  孙炜琳  
[目的]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山东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同影响,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有效提高该省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山东省2015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使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山东省2015年平均农业生产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分别为0.754、0.826和0.913,不同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从细分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来看,农业配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和农技推广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差距较大,而不同行业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业生产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该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高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适度扩大山东省农业生产规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地区普及多元化教育,引导金融保险服务业与农业协同发展,创新财政支农投资方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芦千文  韩馥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现代化相伴而生,是国家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共同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持农业竞争优势和维系农业产业安全的战略抓手,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赶超”和欠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起步的重要途径,形成了欧美、日韩和中国三种较为典型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合作、分工诱导等多种生成路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世界农业创新驱动的重心,吸引跨国涉农企业集团加快向现代农业服务商转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要建设农业强国,应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处理好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政府和市场有效配合、满足小农户发展需求、引领现代农业新方向的关系,继续健全完善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大型农业服务企业、发展多元竞争服务市场、建立多层次服务组织体系,为世界贡献破解小农户发展难题的农业现代化“中国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邵文武  张波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服务业提供主体单一、农业金融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应该从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带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相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由依附产业转向独立完整乃至成为战略性产业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不仅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也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重点聚焦四个问题:解决为谁服务问题,瞄准需要服务的关键问题,着眼于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乡村建设。从我国的国情农情出发,需要构建形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备、融合规范、共享共生"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成功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强化从发展战略到政策举措一系列行为导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改善农业生产过程、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和拓展农业发展路径为目的,可以中间投入改善实现先进要素资源在农业产业链的充分嵌入,以生产性服务供给解决农业劳动力供给短缺、老龄化等问题,以多元化信息资源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加速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开放状态和动态创新趋势加速农业生产、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等实现农民增收。这就意味着,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户的增收效应,应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引领效应,以共享社会资源加速培育农村多元服务主体,以差异化策略方案务实提高农业生产服务水平,并积极改善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并有序协调各方主体职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耀中  江茜  
本文基于垄断竞争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内在机理,采用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导向的VRS SBM超效率模型测度农业现代化效率,实证检验不同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内生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现代化效率之间相互促进,东部地区两者相互推动效应较小,中西部地区短期内有所波动,而长期表现较为显著的相互推动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乔保荣  穆佳薇  余国新  
[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基于“双碳”现实背景,将农业碳吸收与农业碳排放同时纳入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方法]文章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西藏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以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结果]样本研究期内,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介于0.8~0.9,九大区域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波动幅度较小,分区域呈现出“W”和“M”型两种时间变化态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溢出效应超出直接效应。[结论]考虑农业碳吸收属性,中国整体农业生态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未达到完全有效状态,仍有改进空间。应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区域合作,克服区域间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的冗余,充分发挥溢出效应对区域间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拉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慧芬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即面向农业产业链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业。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快,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引擎。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业比较利益的提升,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农业要求还存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滞后。因此,今后要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现代服务部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建丰  刘俊威  
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参照比较OECD一些重要发达经济体的相关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结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农业服务化总体水平很低,差距非常明显;我国农业服务化总体水平有走低趋势,2007年农业服务化程度明显低于2002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与OECD发达经济体的相应指标相比,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在农业中的投入差距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