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0)
2023(6752)
2022(4992)
2021(4476)
2020(3611)
2019(8089)
2018(8566)
2017(15783)
2016(8898)
2015(9795)
2014(9830)
2013(9180)
2012(8239)
2011(7403)
2010(7549)
2009(7256)
2008(7136)
2007(6237)
2006(6006)
2005(5744)
作者
(25792)
(21451)
(21315)
(20665)
(13772)
(10216)
(9802)
(8414)
(8185)
(7628)
(7483)
(7321)
(7224)
(7140)
(7072)
(6806)
(6453)
(6264)
(6248)
(6234)
(5543)
(5441)
(5409)
(5140)
(4883)
(4874)
(4801)
(4775)
(4565)
(4331)
学科
(33762)
经济(33706)
管理(21359)
(18169)
(14459)
企业(14459)
中国(12814)
(11044)
(10732)
业经(9648)
方法(9126)
(9101)
(8514)
(8300)
数学(7435)
数学方法(7324)
地方(7274)
农业(6975)
体制(6956)
(6568)
(6541)
金融(6541)
(6322)
银行(6295)
(6108)
理论(5804)
发展(5790)
(5778)
(5298)
教育(5143)
机构
大学(119903)
学院(117794)
研究(49924)
(47979)
经济(46931)
管理(39246)
中国(36840)
理学(32483)
理学院(32036)
管理学(31349)
管理学院(31115)
科学(30657)
(27382)
(26680)
(25070)
(24802)
研究所(24069)
中心(21068)
(20225)
农业(19625)
业大(18455)
(18390)
财经(17732)
北京(17665)
(17185)
师范(16911)
(16281)
(16167)
(15391)
经济学(15366)
基金
项目(76726)
科学(59179)
研究(55640)
基金(54344)
(49696)
国家(49273)
科学基金(40128)
社会(34991)
社会科(32953)
社会科学(32942)
(29348)
基金项目(27246)
(25599)
教育(25181)
自然(25049)
自然科(24452)
自然科学(24440)
自然科学基金(24025)
编号(22438)
资助(21731)
成果(20028)
重点(18327)
(17507)
课题(16665)
(16598)
(15416)
国家社会(15241)
创新(14543)
(14406)
科研(14379)
期刊
(59899)
经济(59899)
研究(41742)
中国(31388)
(24201)
学报(23113)
科学(19869)
(19282)
教育(18528)
大学(17334)
管理(16577)
学学(16007)
农业(15889)
(13074)
金融(13074)
经济研究(10183)
技术(9556)
财经(9427)
业经(9068)
(8570)
图书(8351)
(8291)
问题(8115)
书馆(6621)
图书馆(6621)
国际(6429)
(6380)
世界(6333)
(6219)
业大(6145)
共检索到198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艾琳·卡马克  何增科  
本文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政府改革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认为日益加剧的全球经济竞争、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革命和政府的绩效赤字是促成全球性政府改革运动的主要原因。作者进而分析了各国政府改革中带有共性的11个方面内容,最后展望了21世纪全球化时代公共行政改革的前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智慧  白云真  
转型国家特指已经或正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苏联解体后形成的国家和东欧国家、中国与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又称"转轨国家"。转型国家公共行政面临着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的完善、大众参与的民主行政。转型国家大众政治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挑战着公共行政的民主质量,经历着其转型性权力,复兴了公共行政,修正了公共管理,培养了包容性领导并促使公共服务趋向高效、透明与责任,也意识到电子政府的重要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华  陈露芳  
权威的行政体制在东亚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1997年几乎席卷整个东亚国家的危机实际上反映了东亚国家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中政府对于经济发展过度干预的弊端。随着东亚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国的公共行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东亚权威行政体制的改革不仅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解决政府自身存在的问题的需要。在权威行政体制的转型中,政府主导经济向市场主导经济的过渡、中央政府集权向地方政府分权的转移和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成为东亚公共行政改革的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彦山  
与以往的行政改革相比较,俄罗斯新一轮公共行政改革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当前世界行政改革前沿相接轨,改革所强调的责任性、回应性、参与性以及放松规制等都体现了当代行政改革的潮流;二是俄罗斯新一轮的公共行政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多种改革措施配套进行,同时,也更加注重改革的法律保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公共行政组织的变迁根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更替。传统的以工业革命为背景产生的公共行政组织, 是一种“规制型行政组织”, 或称“科层制”。科层组织或规制型公共行政组织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随着组织生存环境的变化, 传统上的以科层制为特征的公共行政组织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的公共行政组织。公共行政组织变革一个基本趋势, 是组织越来越趋向于“柔性化”, 即灵活精干的柔性组织正逐步在取代标准化的刚性组织。伴随着柔性化生产方式产生的公共行政组织形式, 正是信息时代本身的组织需求所决定的。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趋向为我国公共行政组织改革指明了方向。公共行政组织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Ali Salim Mohamed  Al Mujaini  康瑜  
本文对经济全球化加以解析,介绍了阿曼为适应全球发展所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其措施包括:扩展高等教育机构,建立新的政府部门来规划和实施新的高等教育政策,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在私立大学中开设课程,为私立部门提供支持,鼓励投资以及加强远程教育。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6年开年,世界经济展示出的是"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开始深化"需求侧"调控,但总需求保持强劲,而供给体系则意外出现波动。中国经济启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艰难起步,但需求增长与经济基本面复苏存在偏离。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构建财税、货币政策搭配框架,以提升"供给侧"调控的作用和效率,应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挑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丽静  
本文提出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建立多层次的城市区域公共管理协调机制。本文强调从长远来看,进行行政区划合并,建立中国的Citistates将是我国城市区域化的主要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玉春  李博  张润珍  
"政府失灵"的出现致使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能力的有效性遭到质疑,一场公共行政的改革呼之欲出—公共行政民营化。但由于公共行政民营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损害其正当性。因此基于行政法视角,需要从法律规定、程序设置、司法保障等几个方面来着手,以确保公共行政民营化过程中的公共利益的实现,保障其正当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A.Djourinski  缪胤  
教育的全球化趋势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讨论了全球化对俄罗斯教育改革带来的影响以及俄罗斯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成果:(1)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取向的改革;(2)全球化与普通教育改革;(3)高等教育国际化;(4)多元文化教育;(5)全球化与俄罗斯教育改革的成果。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廖体忠  
本文主要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对国际税收体系的挑战、现行国际税收改革方案以及改革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利润和税基向核心和准核心国家高度集中,严重冲击国际税收体系的稳定性并侵蚀外围国家的财政能力。未来国际税收改革的方向是对大型跨国公司实行单一税制,对其全球利润按照统一会计原则汇总后使用公式分配法向市场国分配,以弥补市场国被数字化侵蚀的征税权,构建更加公平的新国际税收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钟飞腾  
本文回顾了全球化改善收入水平的历史进程、动力以及对当前福利改革的影响。工业化不仅提高各国绝对人均收入,也扩大贫富差距,推动了福利制度的演进。就贫困率而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衡量标准不同,前者贫困率有所上升,而后者则取得显著成效。就全球不平等而言,按照人口加权计算,由于人口大国中国、印度获得持续经济增长,国家间不平等得到了改善;但以全球总人口的平均计算,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世界性"中产阶级"。就未来福利国家的改革而言,由于美国拥有技术和人口的优势,长期而言美国效应至关重要。由于人口规模和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减贫、降低不平等的国内福利政策改革具有显著的国际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