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1)
- 2023(15333)
- 2022(12678)
- 2021(11430)
- 2020(9279)
- 2019(20968)
- 2018(20752)
- 2017(38267)
- 2016(20759)
- 2015(23762)
- 2014(23881)
- 2013(23790)
- 2012(22852)
- 2011(21383)
- 2010(21447)
- 2009(20206)
- 2008(19987)
- 2007(17930)
- 2006(16549)
- 2005(15810)
- 学科
- 济(109357)
- 经济(109250)
- 管理(53041)
- 业(49761)
- 企(37774)
- 企业(37774)
- 方法(35332)
- 中国(34637)
- 数学(30109)
- 数学方法(29772)
- 地方(28083)
- 农(26847)
- 业经(23342)
- 学(22554)
- 贸(20469)
- 贸易(20453)
- 易(19809)
- 财(19449)
- 制(19309)
- 融(18381)
- 金融(18381)
- 农业(18116)
- 银(17828)
- 银行(17787)
- 行(17354)
- 发(16756)
- 地方经济(16555)
- 环境(15443)
- 和(14331)
- 理论(13918)
- 机构
- 大学(313507)
- 学院(309101)
- 济(140350)
- 经济(137622)
- 研究(125519)
- 管理(106821)
- 中国(97469)
- 理学(89210)
- 理学院(87992)
- 管理学(86403)
- 管理学院(85835)
- 科学(74124)
- 京(70718)
- 所(65889)
- 财(62944)
- 研究所(59299)
- 农(54844)
- 中心(54608)
- 江(48581)
- 财经(48388)
- 北京(46552)
- 经济学(45212)
- 院(45005)
- 经(44052)
- 范(43726)
- 师范(43229)
- 农业(42793)
- 业大(42594)
- 经济学院(40352)
- 州(38414)
- 基金
- 项目(193467)
- 科学(151355)
- 研究(140727)
- 基金(140398)
- 家(124390)
- 国家(123360)
- 科学基金(102780)
- 社会(91565)
- 社会科(86780)
- 社会科学(86757)
- 省(72218)
- 基金项目(71705)
- 自然(63400)
- 教育(63366)
- 划(62535)
- 自然科(61892)
- 自然科学(61872)
- 自然科学基金(60811)
- 资助(58609)
- 编号(54473)
- 发(47992)
- 成果(46699)
- 重点(45065)
- 部(43569)
- 课题(39984)
- 国家社会(39460)
- 创(38871)
- 发展(38841)
- 展(38258)
- 中国(37651)
- 期刊
- 济(172099)
- 经济(172099)
- 研究(105686)
- 中国(74581)
- 农(52373)
- 学报(51723)
- 科学(48004)
- 财(46334)
- 管理(45298)
- 大学(39303)
- 教育(37228)
- 学学(36451)
- 农业(35980)
- 融(35448)
- 金融(35448)
- 经济研究(28709)
- 技术(27098)
- 财经(25407)
- 业经(24505)
- 经(22328)
- 问题(22318)
- 贸(21294)
- 国际(20648)
- 业(20422)
- 世界(19552)
- 技术经济(16536)
- 图书(15992)
- 统计(14537)
- 版(14305)
- 现代(14117)
共检索到515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自锋 张慧君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调整和应对,这对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4年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大部分参会论文涉及上述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FDI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调整与优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以及东亚货币合作等问题,值得予以概括和介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辉文
2007年10月20—21日,九届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在湘潭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本专题在刊登的会议综述之后,选择发表研讨会上与主题相关的演讲及论文,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妍
2013年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在会议第二时段,围绕"应对挑战"议题,与会专家们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严峻的外部挑战是: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中国出口竞争力受冲击;发达国家同步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内部挑战有:关键领域的改革要取得共识越来越难;营业税改增值税可能引发新一轮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房地产市场走势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在过去的27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9.8%。经历了连续5年高增长、低通胀之后,2007年中期以来,经济过热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三大挑战:通货膨胀恶化,经济增长减速和资产泡沫崩溃。为了同时应对这三大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双防"政策。货币政策进一步从紧、人民币升值加速、稳定资本市场的措施相继出台。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中的一些重要争议问题予以梳理,并给出合乎实际和逻辑的回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浩,门可佩
提出灰色增量模型,并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将灰色增量模型与普通灰色模型相结合,对2004-2010年中国经济进行预测和实证分析,同时对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灰色模型 灰色增量模型 预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伍戈
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3年年会于2003年8月1~3日在美国Ann Arbor的密歇根大学举行,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盛会。此次会议是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与密歇根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合办的。会议的主题为“加入WTO后的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会议着重探讨了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由此而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挑战与机遇。会议邀请到了著名的国际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春力
2013年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在开幕式和午餐会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当前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城镇化与"三农"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等发表见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屹立 高昊
由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和西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年会于11月15-16日在重庆召开。海内外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中国的宏观经济、空间经济、产业经济、金融问题等方面做了深入研讨,现综述如下。一、宏观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是本次大会的热点问题,诸多学者围绕该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辽宁大学林木西讨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雄飞 乔雅君
2010年11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主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来自海内外的6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就经济学相关各领域的前沿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颖
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主办,山西大学和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评论》《经济学家》《江汉论坛》等期刊协办,主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九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于2015年6月13至14日在山西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等30多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忠民 王文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雁伟
2010年7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24篇,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位专家学者莅会。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史学科近两年的进展与前瞻》的学会工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潼,陈健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经济增长率,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经济增长,就是实实在在的增长。中国在1999 - 2004 可以实现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是中国实现亚高速增长的外部保障。在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大政方针下, 预计1999 - 2004 中国经常项目收支基本平衡,资本项目收支尚可有少量盈余,外汇储备可以大体维持在20 世纪末的水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施歌 陈斌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4年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oung Scholar Society,YES)会议以"政府、市场与中国经济发展"为主题,倡导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从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行为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切入,研究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对经济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