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3)
- 2023(17386)
- 2022(14712)
- 2021(14039)
- 2020(11591)
- 2019(26739)
- 2018(26678)
- 2017(50367)
- 2016(27793)
- 2015(31394)
- 2014(31201)
- 2013(30397)
- 2012(27757)
- 2011(25186)
- 2010(25316)
- 2009(23659)
- 2008(23145)
- 2007(20122)
- 2006(18144)
- 2005(16387)
- 学科
- 济(109960)
- 经济(109810)
- 管理(76899)
- 业(70547)
- 企(57842)
- 企业(57842)
- 方法(45674)
- 数学(39071)
- 数学方法(38557)
- 中国(33922)
- 农(31265)
- 财(27030)
- 业经(25638)
- 学(24525)
- 制(23887)
- 贸(22092)
- 贸易(22080)
- 易(21521)
- 地方(21101)
- 农业(20487)
- 理论(18804)
- 银(18575)
- 银行(18528)
- 和(18110)
- 行(17756)
- 融(17703)
- 金融(17700)
- 环境(17192)
- 体(16869)
- 务(15674)
- 机构
- 大学(392651)
- 学院(388877)
- 济(157819)
- 经济(154453)
- 管理(148263)
- 研究(139872)
- 理学(126693)
- 理学院(125210)
- 管理学(122911)
- 管理学院(122202)
- 中国(105813)
- 科学(86134)
- 京(85997)
- 财(73157)
- 所(71768)
- 研究所(65273)
- 农(63146)
- 中心(61280)
- 财经(57683)
- 江(57462)
- 业大(55707)
- 北京(55442)
- 范(54997)
- 师范(54535)
- 经(52492)
- 院(50388)
- 农业(49115)
- 经济学(48012)
- 州(46542)
- 师范大学(44365)
- 基金
- 项目(259971)
- 科学(204090)
- 研究(192465)
- 基金(188216)
- 家(164794)
- 国家(163429)
- 科学基金(138816)
- 社会(120843)
- 社会科(114304)
- 社会科学(114276)
- 省(98770)
- 基金项目(98758)
- 自然(88858)
- 教育(88529)
- 自然科(86647)
- 自然科学(86621)
- 自然科学基金(85064)
- 划(84550)
- 编号(78746)
- 资助(77627)
- 成果(66105)
- 重点(58821)
- 部(58012)
- 发(56021)
- 课题(54955)
- 创(53141)
- 国家社会(50229)
- 教育部(49719)
- 创新(49651)
- 科研(49201)
- 期刊
- 济(179013)
- 经济(179013)
- 研究(122101)
- 中国(79532)
- 学报(62556)
- 农(58728)
- 科学(57893)
- 管理(55347)
- 财(54424)
- 教育(49882)
- 大学(46863)
- 学学(43273)
- 农业(40458)
- 融(36031)
- 金融(36031)
- 技术(32342)
- 经济研究(28952)
- 业经(28287)
- 财经(28267)
- 经(24336)
- 问题(23760)
- 图书(23233)
- 业(21485)
- 贸(20220)
- 国际(18571)
- 理论(18445)
- 世界(18172)
- 资源(18081)
- 版(17924)
- 技术经济(17847)
共检索到591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熙彦 漆信贤 刘艺 宋娅娅
应对全球化变革及其不确定性,认识中国对外自然资源流动的特征与问题,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对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应国际劳动分工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到全球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理解中国对外自然资源流动有不同的理论视角。现有研究主要关注自然资源以原始形态和制成品中的隐含形态在国家之间的流动,讨论了中国对外自然资源流动在供给与需求、利用强度与效率、资源禀赋与流向,以及全局与局部影响之间的矛盾。未来研究仍面临理论和现实的挑战。在理论方面,适应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引入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探讨企业间互动关系如何塑造自然资源流动路径,能更好地适应中国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以及当下自然资源综合治理的研究需求。在现实方面,应对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亟需深化对自然资源流动网络韧性,以及"双循环"互促关系的认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熙彦 漆信贤 刘艺 宋娅娅
应对全球化变革及其不确定性,认识中国对外自然资源流动的特征与问题,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对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应国际劳动分工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到全球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理解中国对外自然资源流动有不同的理论视角。现有研究主要关注自然资源以原始形态和制成品中的隐含形态在国家之间的流动,讨论了中国对外自然资源流动在供给与需求、利用强度与效率、资源禀赋与流向,以及全局与局部影响之间的矛盾。未来研究仍面临理论和现实的挑战。在理论方面,适应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引入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探讨企业间互动关系如何塑造自然资源流动路径,能更好地适应中国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以及当下自然资源综合治理的研究需求。在现实方面,应对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亟需深化对自然资源流动网络韧性,以及"双循环"互促关系的认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沈镭 闵庆文 陈远生 封志明 谷树忠 谢高地 李丽娟 黄河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核心提示自然资源是财富之母、生存之基、生态之依、发展之本,产权制度是其管理的核心基础。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公、私"交融的特性,明晰自然资源资产的"私权保护"和"公权管治"的管理本质,分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重点,建立"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等,都将成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娟 刘彦随 胡豹
围绕全球化对中国农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这一关键问题,基于数据分析与实证调研,对中国农地资源数量和农地利用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化态势进行解析和评价,进而揭示经济全球化之于中国农地资源及其利用变化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地资源及其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1)耕地资源大面积减少,建设占用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2)农地利用结构发生转变,耕地转向特色果园、苗圃和速生用材林等用地;(3)土地流转增加,农业规模经营兴起;(4)农业投入要素组合发生变化,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要素投入格局逐步形成;(5)耕地复种指数在一些地区出现下降,耕地资源利用程度有所减弱。立足全球化进程中国家资源安全和...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土地利用 全球化 东部沿海地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江莉莉 白凯
本文回顾并分析了近10年的宗教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梳理了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①宗教活动选址、感官地理、人口构成与宗教地理分析尺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绩和相对不足;②后世俗主义宗教地理研究的崛起;③在当前的4大全球性变化(城市化和社会不公、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快速流动)中,宗教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荣钦 黄贤金 郧文聚 吴克宁 陈银蓉 王少剑 卢鹤立 方恺 李宇
基于低碳目标创新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水平和自然资源支撑能力,推动经济社会中长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自然资源管理,九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创新自然资源管理的策略,为基于“资源要素—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多层次视角构建低碳导向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借鉴。专家认为:未来应构建“双碳”目标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系统性应对框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要素—空间—系统”多层次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域自然资源及国土空间碳循环监测网络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核算标准体系,探索差别化国土空间管控方案;加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资源流通管理,探寻基于资源优化管理的区域协同碳减排路径;将碳汇价值纳入碳交易和生态补偿体系,构建基于国土空间碳中和评价的区域横向碳补偿制度,推动区域协同减排和公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自然资源管理 国土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欣欣 孙玮泽 杨阳 孙佳丽 张艺 杜国明
[目的]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可有效地配置资源、强化生态保护、实现资源保值增值,进而促进、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为梳理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历程,厘清研究现状,发掘热点问题,[方法]文章基于CiteSpace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法及归纳总结法,以1992—2022年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领域1348篇文献为样本,对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的发文趋势、合作团队、核心作者、期刊分布、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系统梳理。[结果]相关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经历了萌芽探索(1992—2003年)、问题聚焦(2004—2013年)和快速发展(2014—2022年)三个阶段;初步形成了以核心作者为中心的研究团队,并呈现出团队内合作紧密、团队间联系不足、大部分学者进行独立研究的“大分散、小集中”特征;核心期刊中载文量排名前7位的是《资源科学》《生态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会计之友》《审计研究》《自然资源学报》和《中国土地科学》;研究热点聚焦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构建及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价值构成及价值计量、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监管制度体系构建四个领域;研究前沿具有明显的政策及社会需求导向性,产权制度改革、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价值核算、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内容反映不同时期的研究前沿。[结论]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研究动态及前沿,未来应从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角度构建完善的研究理论及方法体系,系统地回答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期为建立并完善符合国情的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金吾伦
全球化发展势如破竹,迅猛异常,给传统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要求组织管理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本文通过组织管理历史沿革和全球化的新格局论证了当前组织管理变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讨论了全球化时代组织管理的新特征,介绍了"全球商业生态系统"、"未来情景分析"等新概念以及将组织看作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斌 杨亚 何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中国正在实现由商品输出、资本输入向资本输出的转变,同时在产业分工环节上也逐渐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本文在阐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现状和动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制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是缺乏长远规划,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以及缺乏国际化人才,并对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动因 制约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闯 史培军
资源全球化是指在自然资源(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配置多样化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再配置的过程。资源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经济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资源进出口活动呈现的活跃态势,我国资源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结构呈现的全球化态势表明,我国已经融入资源全球化的国际秩序之中。然而,我国对世界资源的科学研究远远落后于国家融入资源全球化的发展和进程,表现在科学研究极其薄弱,缺乏专业科技队伍,研究生教育几乎空白,没有科研基础条件平台。作者建议国家科技主管部门重视对世界资源的科学研究并在战略制定,经费投入,政策管理,与相关部门协...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扬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合作研究,并获美国福特基金会对其国际交流费用进行资助的《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课题,受到国内外多方面的重视。在国内,有十多个部门以及五个省区的50多位同志参加研究,另有十二位部级领导同志任课题组顾问,地质矿产部、贵州省、林业部、环保局等给予了资金支持。国家科委政策司和社会发展司也正在考虑给以立项。在国外,福特基金会第一年度资助了六万美元,1990年十万美元的预算也如数批准。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一是看它每年新增多少产值(或国民收入),二是看它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志勇 陈宏民
近 2 0年来 ,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产权私有已成为世界各国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主导趋势 ,与此同时 ,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改革也已展开。本文对改革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有关市场开放的路径选择、产权改革与市场结构调整相适应、市场开放后的管制变革以及独立监管和依法监管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自然垄断 管制 改革 竞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奇渊 杨盼盼
从外部环境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世界经济正处于全球一体化的热潮之中。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在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的同时,世界也在拥抱中国。而目前,外部环境面临更多地去全球化、碎片化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打开大门的同时,会发现全球经济正在各扫门前雪,有的邻居还关上了窗户,甚至还有的人
关键词:
全球化 对外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