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1)
2023(11102)
2022(9002)
2021(8216)
2020(6353)
2019(14495)
2018(14295)
2017(26695)
2016(14598)
2015(16959)
2014(17008)
2013(16633)
2012(15854)
2011(14719)
2010(14719)
2009(13575)
2008(13507)
2007(12096)
2006(11132)
2005(10630)
作者
(42080)
(35033)
(34942)
(33318)
(22587)
(16686)
(15864)
(13681)
(13674)
(12539)
(12173)
(11728)
(11454)
(11292)
(11047)
(10853)
(10553)
(10138)
(10113)
(9895)
(9166)
(8566)
(8474)
(8057)
(8032)
(7978)
(7784)
(7722)
(7112)
(7011)
学科
(73454)
经济(73389)
管理(34137)
(33694)
中国(27202)
(23711)
企业(23711)
方法(23242)
(20767)
数学(20072)
数学方法(19871)
地方(19097)
业经(16928)
(15986)
贸易(15973)
(15545)
农业(13944)
(13412)
(13328)
(13325)
银行(13315)
(13101)
金融(13101)
(12995)
(12479)
(12252)
环境(10977)
发展(10712)
(10683)
地方经济(10398)
机构
学院(214053)
大学(212973)
(97962)
经济(96186)
研究(84102)
管理(73160)
中国(65983)
理学(60952)
理学院(60155)
管理学(59095)
管理学院(58689)
(47893)
科学(47607)
(43145)
(42611)
研究所(38329)
中心(36607)
(34161)
财经(33561)
(32808)
经济学(32259)
北京(31562)
(31111)
师范(30861)
(30604)
(30162)
经济学院(28985)
业大(26927)
(26350)
农业(26347)
基金
项目(132664)
科学(104811)
研究(102160)
基金(95303)
(82857)
国家(82153)
科学基金(69239)
社会(66476)
社会科(62981)
社会科学(62969)
(49803)
基金项目(48401)
教育(47235)
(42256)
编号(41180)
自然(40183)
资助(39485)
自然科(39302)
自然科学(39294)
自然科学基金(38603)
成果(34819)
(33919)
重点(30712)
(30330)
课题(30258)
发展(29127)
国家社会(28819)
(28708)
中国(27979)
(26848)
期刊
(118299)
经济(118299)
研究(74279)
中国(51579)
(34425)
教育(31024)
学报(30714)
(30713)
科学(30169)
管理(29917)
(25051)
金融(25051)
大学(24425)
农业(23856)
学学(22426)
经济研究(20508)
技术(20345)
业经(18410)
财经(17556)
问题(15907)
(15468)
(15323)
国际(14701)
世界(14096)
(13296)
技术经济(10831)
图书(10507)
(10471)
论坛(10471)
经济问题(9764)
共检索到350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代谦  占超群  何勤英  
"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VS)是各国经济彼此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我们在Hummels等(2001)与Hummels和Klenow(2005)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分解框架:将VS的波动分解为集约边际变动、扩展边际变动、国际因素等四个因素,并利用该方法分解了中国1995-2010年VS的变动。结果表明:(1)中国VS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已有产品出口数量的扩张达到的,集约边际变动对VS变动(均值)贡献达到了74.026%,而扩展边际的贡献相当小。(2)国际因素是中国VS扩张中的重要因素,其对中国VS变动(均值)贡献为25.95%。(3)两类产业的VS受国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代谦  何祚宇  
在全球价值链中,垂直专业化(VS)在使各国享受国际分工各种好处的同时,也增加了各国受到外部冲击的风险。本文在VS传统计算方法基础上,剔除了和国际分工网络无关的各种因素,重新计算了全球44个主要国家1996—2010年的VS波动,并最终在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层面上进行分解。进一步地,本文研究了VS波动对国际风险传导的影响。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分析都表明:国际分工网络领导者的VS强化了其内部波动的向外扩散,而减缓了外部波动对其内部的影响;国际分工网络的跟随者,则在其中分担了外部波动,却无法将自己的内部波动通过国际分工网络扩散出去。此外,领导者控制着国际分工网络,通过提前调整自己VS中的扩展边际,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刘晓昶  
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和贸易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垂直专业化的程度相对较高。随着中国加入WTO ,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战略模式将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对此 ,中国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应对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宏艳  
近年来国际分工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垂直专业化,但既有理论分析未能考虑在垂直专业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跨国公司和FDI的因素,而且未能考虑跨国跨产业的投入产出的垂直关联。通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加入投入产出垂直关联因素的跨国跨产业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可以得出完全垂直专业化是国际生产和分工的稳定均衡点、运输成本是其决定因素的结论,结合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FDI的增加,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的程度加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王翠竹  张小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之一是全球贸易量的大幅下滑,中国表现极为明显。本文利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09年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客观描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二元边际变动的事实。我们发现,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集约边际的变化,而扩展边际变化较小。同时,中间产品的出口更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这进一步验证了垂直专业化是金融危机影响贸易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中国出口增长方式需要从集约边际转向扩展边际,以缓解外部冲击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闽  张自然  班玲  
文章测算了1997年至2011年中国工业分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垂直专业化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并把垂直专业化水平和垂直专业化变化按照高低分别分成三个档次和四个档次,研究了不用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以及同一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和同一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的工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水平越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越缓慢,垂直专业化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呈现不规律的关系,同一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垂直专业化水平越低则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越快;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鹏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地方产业积聚的产生和发展,地方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生产工序网络各个环节在全球空间配置的区位方向。对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对商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体现出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说明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获取了动态利益。产业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提供了资本积累,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产品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积累了技术条件,这为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昭玲  
二战以后,在国际垂直专业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全球化生产的链条。作者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收入分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倪红福  夏杰长  
本文通过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发现: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正常运转,垂直关联并没有放大外生最终需求冲击对全球贸易下滑的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贸易下滑。中间产品贸易的下降幅度远低于最终需求产品贸易,但因权重为2/3,其贡献率较大(49%以上);非垂直专业化值与垂直专业化值的下降幅度基本一致,因后者权重较小,其对全球贸易的贡献率低于28%。进一步比较真实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一旦供给侧遭到外生冲击,全球生产网络体系遭到破坏,垂直关联中断,将导致中间产品贸易和垂直专业化贸易大幅下降,进而造成全球贸易大幅下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丘兆逸  
理论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际垂直专业化通过工序配置和价值分配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技术进步及其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后者环境效率的恶化。本文基于我国省级和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技术进步和环境效率变化具有显著负作用。为提高环境效率,中国应改变在国际垂直专业化中被支配的地位,同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应加强自身在环境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丘兆逸  
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大国,中国正遭受来自国际的巨大减排压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应该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厘清其中的排放责任。国际垂直专业化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三个渠道影响CO2排放。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采用1980~2009年的数据,利用GMM方法检验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CO2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垂直专业化导致中国CO2排放增加。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应对中国的CO2排放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向其提供适当的环境援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胜华  刘红增  
文章借鉴了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运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5—2011年共17年的出口垂直专业化进行了重新评估。新的计算结果显示:(1)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出现了下降趋势;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为中国出口提供的中间品的比重出现下降,而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比重则上升较快;(2)中国垂直专业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终品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重复计算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则迅速扩大;(3)中国参与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仍然主要集中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是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胜华  刘红增  
文章借鉴了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运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5—2011年共17年的出口垂直专业化进行了重新评估。新的计算结果显示:(1)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出现了下降趋势;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为中国出口提供的中间品的比重出现下降,而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比重则上升较快;(2)中国垂直专业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终品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重复计算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则迅速扩大;(3)中国参与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仍然主要集中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是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前后也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说明了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呈现出优化的态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楠玉  
借助《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基本流量表和中国报告给联合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库的三位数数据,考察15个代表性制造业部门加入WTO前后垂直专业化动态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在加入WTO前后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加入WTO之后,尽管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下,中国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借助垂直专业化分工获得初步的发展,但主要局限在这些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东波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旺盛,而低技能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时代。但这一结果并不符合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判断。本文基于全球化纵向"交叉协作"理论分析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国内就业结构的影响,并利用2004年的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这一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来自OECD等发达国家的中间品进口份额(VSSH)上升有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从亚非拉等低收入国家进口中间品份额(VSSL)的增加将带来劳动力技能水平的相对下降。(2)企业出口比例的提升,尤其是一般出口显著强化了VSSH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的正相关性,而加工出口则不利于这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