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6)
2023(10277)
2022(8078)
2021(7551)
2020(5880)
2019(13287)
2018(13783)
2017(23582)
2016(13969)
2015(15279)
2014(15307)
2013(13624)
2012(11961)
2011(10836)
2010(11038)
2009(10292)
2008(9812)
2007(8565)
2006(7817)
2005(7432)
作者
(33945)
(27915)
(27895)
(26893)
(17726)
(13244)
(12976)
(10853)
(10681)
(10109)
(9365)
(9346)
(8931)
(8855)
(8829)
(8729)
(8504)
(8235)
(8218)
(7941)
(7189)
(6906)
(6692)
(6607)
(6342)
(6337)
(6319)
(6283)
(5582)
(5570)
学科
(41319)
经济(41259)
管理(29047)
(25535)
(22210)
企业(22210)
教育(21752)
中国(21008)
(13870)
理论(13480)
业经(13293)
(12164)
方法(11658)
(11555)
(10672)
教学(9528)
(9511)
(9284)
农业(8845)
地方(8595)
发展(8498)
(8376)
数学(7902)
(7882)
金融(7877)
(7741)
银行(7726)
数学方法(7698)
(7601)
(7492)
机构
大学(174522)
学院(172155)
研究(64387)
(60580)
经济(58999)
管理(54531)
理学(46030)
理学院(45360)
管理学(44204)
管理学院(43851)
中国(43242)
(38584)
科学(37758)
(35318)
师范(35098)
教育(33127)
(31937)
(30873)
研究所(28744)
师范大学(28536)
(28325)
中心(27126)
北京(25094)
(24501)
财经(23199)
技术(23184)
(23171)
(22321)
(21103)
业大(21037)
基金
项目(107043)
研究(88571)
科学(85261)
基金(72828)
(62056)
国家(61332)
社会(53764)
科学基金(51769)
社会科(50413)
社会科学(50403)
教育(48198)
(43400)
编号(39994)
(38029)
基金项目(36643)
成果(36343)
课题(30643)
自然(29783)
自然科(29083)
自然科学(29077)
自然科学基金(28527)
资助(27578)
(27103)
重点(25837)
(24945)
项目编号(24304)
(24204)
(23945)
规划(23455)
(22802)
期刊
(76878)
经济(76878)
研究(65171)
教育(57649)
中国(47580)
学报(25141)
(24443)
(23842)
管理(22528)
科学(22363)
大学(20363)
技术(17596)
学学(17163)
农业(16240)
职业(14957)
(14626)
金融(14626)
业经(13088)
经济研究(12546)
财经(11532)
图书(11048)
(10217)
(9906)
论坛(9906)
技术教育(9478)
职业技术(9478)
职业技术教育(9478)
问题(9232)
(9009)
(8668)
共检索到281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万明钢  安静  
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公民与公民教育理论受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个人身份的复杂性的挑战,全球化进程与多元文化诉求之间形成强大的张力,使得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公民资质和公民教育观。因此,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A.班克斯教授提出了变革公民教育的一系列主张。承认、理解和尊重群体差异性和文化权利是其公民资质观的主要观点。在包容、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习得和构建起新的公民意识是其公民教育思想变革的精髓所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小勇  
通过对西方全球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发现,西方全球公民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不是一个单数概念,它是一个复杂、多元的话语,实践形式也不尽相同。根据其背后理念的不同,将西方全球公民教育可划分为能力导向的全球公民教育、意识导向的全球公民教育、政治导向的全球公民教育和批判导向的全球公民教育,并就其如何理解全球公民和全球公民教育及推行相应的全球公民教育实践作了深入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是基于多元文化的诉求,在批判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普适性基础上提出的差异公民身份。它以族群差异为基点,强调少数族群的特殊权利和对族群的文化认同,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身份。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公民的差异性和多元文化身份,但不排斥公民的统一性和国家公民身份。所以,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需要处理好平等与差异、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族群的多样性,又保持国家认同的统一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小勇  
全球公民教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显性话语,但西方社会的全球公民教育实践呈现出多元化现象,新自由主义全球公民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新自由主义强调基于竞争的个人选择,以能力为导向全球竞争力或全球文化资本的获得,但如果任由市场主导的自由竞争发展而不关注权力和机会,新自由主义式的全球公民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所享有的特权是自然的结果和成功的象征,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明显是不公平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涛  郑梦萍  
在民粹主义回潮和逆全球化的影响下,多元文化教育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又要回应民众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迫切需求。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研究的边界持续拓宽,逐渐吸纳了少数族裔、女性、残障群体、多元性别与性向、多元宗教信仰等少数群体。兼顾学科特色与跨学科交融,多元文化教育首先需要保留自己的本质和精华,不断建构自己的概念和框架。在研究方法上,多元文化教育与其他特定学科或领域没有太大区别,应更多地关注研究者的定位、客观性,并在文化上赋权弱势群体。尽管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的情境有所不同,但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个大观念是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穿梭和应用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和教师愈发多元,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反思如何能够更好更快地影响和服务实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莹  吴明海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世界公民教育是在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对族群身份的认同方式,实现在统一中尊重多元,在多元中追求统一。世界公民教育必须倡导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的价值观。我国的世界公民教育应该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意识形态统一的前提下,寻求族群认同和差异的平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丽华  
"全球公民"教育作为一种兴起于20世纪后期的新教育话语,在全球化迅速蔓延的今天已开始备受关注。"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的生成与发展为各国有效应对全球性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路径。探究"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生成与发展的当代状态,创新其理论内涵,对于当前世界各国公民教育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元玲  
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有四种 :贡献途径、附加途径、转换途径和做出决定与采取社会行动的途径。这四种途径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课程要体现多元文化的理念 ;目前的课程向多元文化课程的改革必须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 ,必须能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所必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 ,要增加活动课程的比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芳  
在全球化时代,一体与多元成为世界发展的两种趋势。以艾丽斯·杨为代表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思想在20世纪末以来已经成为世界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一个令人注目的亮点。普遍与差异、同质与异质成为多元化时代公民教育不可忽视的两组矛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乐先莲  
批判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吉鲁主张当前社会民主斗争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公民教育,而理性的发展对于公民教育具有特殊的"指导"关系。通过对技术理性、解释理性及其各自指导下的公民教育模式的分析与批判,吉鲁主张必须在批判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建构一种解放理性,公民教育必须基于解放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变革。解放理性指导下的公民教育的宗旨是改变社会,公民教育的实践路径在于教师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和学生"公民勇气"的养成。吉鲁立足理性视域中对公民教育的拷量对于我们建构日常公民教育生活民主以至于社会的民主和公正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齐宗  周益发  
加拿大当代著名教育家迈克尔·富兰多年来一直从事教育变革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他的教育变革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变革的特征、教育变革的力量,以及教育变革的实施等几个方面。他揭示了教育变革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认为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动力,并指出在教育变革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学校、当地教育部门以及国家和社会的阻力,并分析了影响教育变革实施的因素,以及教育变革持续发展的困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倪胜利  张诗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涛  李文英  
汉斯是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历史-因素分析法"是比较教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研究这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尼古拉斯.汉斯比较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并评价了其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宁莹莹  冯建军  
2002年,公民教育作为国家法定学科正式在英国中学实施,同时,英国政府和社会组织不断跟进公民教育实施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2007年发布的《课程检视:身份与多样性》报告就是对公民教育课程的一次修正。作为对多元文化英国社会存在的问题的回应,此次课程改革是在英国国内政治力量的推动下而进行的。新的课程修正案不仅拓展了公民教育内容,增加了身份与多样性教育,同时提出了整合多元文化社会和传授统一价值观的有效策略。自此之后,学校公民教育承担了通过多样性和统一价值观教育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任务,以促进更为和谐的英国社会生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范微微  赵明玉  饶从满  
多元文化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国家的公民构成多样化不断冲击着民族国家原本稳固的社会情感基础。这些文化群体在相互碰撞、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冲突和对抗加剧了人们对于国家秩序和团结的担忧。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对于国家认同和归属的情感显得有些复杂。现代民族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整合功能,以强化公民的情感联结;现代民主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以实现公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现代国家必须找到一条与它们的新角色相一致的社会团结和凝聚的新途径和基础。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发挥着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