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9)
2023(14102)
2022(11529)
2021(10665)
2020(9093)
2019(20894)
2018(20607)
2017(40175)
2016(21690)
2015(24478)
2014(24596)
2013(24204)
2012(22161)
2011(19728)
2010(19435)
2009(18144)
2008(17699)
2007(15619)
2006(13328)
2005(11576)
作者
(61346)
(51434)
(51090)
(48891)
(32703)
(24758)
(23464)
(20113)
(19525)
(18111)
(17419)
(17231)
(16199)
(15979)
(15895)
(15750)
(15699)
(15147)
(14798)
(14768)
(12551)
(12506)
(12321)
(11856)
(11604)
(11536)
(11257)
(11205)
(10276)
(10176)
学科
(97249)
经济(97147)
(61732)
管理(61067)
(47461)
企业(47461)
方法(47393)
数学(42818)
数学方法(42360)
(28743)
中国(25825)
(24067)
地方(21332)
业经(20187)
农业(20100)
(16908)
(16557)
贸易(16553)
(16032)
(15502)
(15368)
财务(15319)
财务管理(15282)
企业财务(14562)
环境(13736)
(13240)
金融(13237)
理论(13163)
(12941)
(12796)
机构
学院(308123)
大学(307693)
(128911)
经济(126231)
管理(121936)
理学(106322)
理学院(105186)
管理学(103335)
管理学院(102760)
研究(98890)
中国(73645)
(62954)
科学(60214)
(57347)
(50698)
(48126)
中心(47694)
财经(46793)
业大(46018)
(45653)
研究所(43914)
(42636)
经济学(40643)
(40167)
师范(39774)
农业(39750)
北京(38303)
经济学院(37011)
(36282)
(36039)
基金
项目(213987)
科学(170039)
基金(157126)
研究(154774)
(135834)
国家(134737)
科学基金(117604)
社会(100564)
社会科(95416)
社会科学(95390)
(85127)
基金项目(83548)
自然(76138)
自然科(74429)
自然科学(74410)
自然科学基金(73061)
教育(72001)
(70322)
资助(63992)
编号(62282)
成果(49135)
重点(48116)
(47628)
(46115)
(44134)
课题(42524)
国家社会(41958)
创新(41385)
科研(41313)
教育部(41281)
期刊
(133714)
经济(133714)
研究(84719)
中国(53537)
学报(46135)
(45872)
(44806)
科学(43257)
管理(41619)
大学(35641)
学学(33775)
农业(31035)
教育(28312)
技术(27715)
(26383)
金融(26383)
业经(22879)
财经(22820)
经济研究(21356)
问题(20045)
(19508)
(16378)
统计(16281)
技术经济(15458)
(14855)
(14834)
商业(14122)
理论(14069)
(14012)
资源(14004)
共检索到435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全红  张建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贫困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以我国中部6省为研究对象,从收入和消费两个维度,估计了一个包含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变量的贫困决定函数,实证分析了贸易和FDI对城市贫困的影响,着重检验了其中的非线性关系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贸易和FDI对于贫困人口有着不同的影响;FDI流入与贫困变化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表明全球化只有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使穷人受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宜庆  毛华  张艺唯  罗子嫄  
本文在众多关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金融辐射力的研究基础上,以中部六省核心的1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赋权法与隶属度函数法计算出各城市2009~2011年3年金融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以对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排名,再采取威尔逊模型,计算出具有辐射效应的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以定量分析其对周边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实证得出,六大省会城市具有金融辐射效应,尤以武汉的金融辐射半径最大,金融竞争力最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关爱萍  李静宜  
基于甘肃省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08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交互变量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降低成为贫困户的机率;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欠缺时,较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而当家庭社会资本较贫瘠时,通过提升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也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蒂昂·莫里森  王新霞  
反全球化人士认为,世界上的不平等和贫困状况几十年来在不断加剧,一些国际组织有时也持这种观点。然而最新研究显示,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末这段时期,情况并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还稍有好转。一项针对近两个世纪的长期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平等与贫困的演变,从而更准确地界定二者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刘春梅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世界所公认。而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本文根据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计算中部六省1995-2007年间的碳足迹,并就经济发展规模对中部六省碳足迹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碳足迹与经济发展规模均不表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倒"U"型关系,湖南省表现为倒"N"型关系,其余五个省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同时,利用分解分析方法,计算中部六省碳足迹变化中的人口规模效应、经济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效率效应,表明中部六省碳足迹的抑制作用主要来自于一次能源效率的提高,但仅依赖能源效率的提高已难以抑制经济发展引起的碳排放的增加,导致中部六省碳足迹自2001年以后均有逐年迅速加深的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兴洋  杨起城  邵泓璐  
本文选取湖南省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的9个市(州)为样本,运用DEA-Tobit模型对其2010—2015年金融扶贫绩效水平及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不同城市的金融扶贫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岳阳和邵阳等金融扶贫效率较高,其余7个样本市(州)的金融扶贫效率有较大改进空间。在影响金融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其效率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及政府财政政策支持等有利于提高金融扶贫效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则严重阻碍了金融扶贫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晓聪  郑红玲  
自中央提出"小城镇带动大经济"战略以来,城镇化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级。城镇化发展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激发潜在消费需求、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等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中部六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与基础材料生产基地,依靠10%的人口创造出近20%的GDP,城镇化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我国中部六省的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二次关系拐点的逐步接近,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轨道,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不利于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行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对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拐点向前推移,探索经济增长新路径是解决当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当务之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志明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贫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扶贫投资的效率在下降。培育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成为取得反贫困成功的关键。内生动力不足是贫困农户能力不足和面临各种风险时的必然反应。要提高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就需要在反贫困中推动参与式扶贫、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以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彩霞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煤炭出口的第三大国,有着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伴随着能源出口的增加,能否真正的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山西,面对着日益污染的环境和众多问题,是否出口的效益能够弥补出口的成本?本文试图通过山西煤炭贫困化增长模型来探讨这一问题,引起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国营  高博楠  
城市贫困给我国城市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在成都的实证调查,探索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导致城市贫困的贫困者个人、政府和社会三方面责任缺位的现状,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二元经济制度、人力资源投入、政治参与缺乏和政府行为缺失与越位是城市贫困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既要有"还权"的输血式扶贫,也要有"赋能"的造血式扶贫措施;建议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实现社会初始公平、提高社会流动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二鹏  
基于2005—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从主观贫困、消费贫困和收入贫困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老年贫困,并对影响老年贫困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主观贫困发生率最低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消费贫困发生率次之但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收入贫困发生率最高并有逐步上升趋势。代际与家庭因素中的代际经济支持力度、家庭收入状况、老年人的家庭经济地位,以及社会福利因素中的否享有养老金、社区所提供老年服务的完备程度等均影响了老年贫困的发生,但对主观、消费和收入不同维度的贫困发生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关爱萍  刘可欣  
采用甘肃省国家级贫困县1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调研数据,分析个体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和农户贫困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的增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层级的提高和农户贫困发生的减少,人力资本与家庭禀赋对自主创业的影响具有互补关系、对兼业和非农务工以及农户贫困的影响具有替代关系,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与就业选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具有互补关系,家庭禀赋增加比个体人力资本增加的减贫效应更强,自主创业的减贫效应大于兼业、兼业又大于非农务工。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层级的提升不仅需要个体人力资本水平的配合,还需要家庭禀赋的支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层级应与其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提升减贫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小兰  曹艳春  
贫困程度测度是研究贫困的基础。本文以城市家庭贫困程度测度为研究对象,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角度出发,运用AHP方法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对上海市普陀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普陀区家庭的贫困状况大致呈正态分布:不贫困、不太贫困、中等贫困、严重贫困、极度贫困家庭比例分别为5.9%、22.8%、42.5%、19.2%和9.6%。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