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2)
2023(11882)
2022(9614)
2021(8589)
2020(7566)
2019(17195)
2018(16943)
2017(33225)
2016(18187)
2015(20787)
2014(20733)
2013(20434)
2012(19094)
2011(17044)
2010(17101)
2009(16054)
2008(16036)
2007(14587)
2006(12658)
2005(11532)
作者
(52708)
(44478)
(44085)
(42251)
(28329)
(21250)
(20271)
(17131)
(16806)
(15744)
(15044)
(14864)
(14019)
(14003)
(13912)
(13736)
(13442)
(12924)
(12860)
(12794)
(10986)
(10871)
(10856)
(10161)
(10049)
(10039)
(9902)
(9774)
(8891)
(8826)
学科
(83258)
经济(83166)
(52032)
管理(50322)
(40694)
企业(40694)
方法(40187)
数学(35840)
数学方法(35571)
(23856)
(23712)
中国(22619)
业经(17848)
农业(16161)
地方(15333)
(15184)
(15181)
贸易(15178)
(14742)
(14636)
(13122)
财务(13095)
财务管理(13056)
(12767)
金融(12765)
企业财务(12450)
(12447)
银行(12411)
(11777)
(11252)
机构
大学(266962)
学院(262556)
(114612)
经济(112488)
管理(100837)
研究(90595)
理学(87017)
理学院(86074)
管理学(84690)
管理学院(84184)
中国(68244)
(56312)
(53596)
科学(53532)
(45710)
(45201)
财经(42753)
中心(42253)
研究所(41407)
(39851)
(39020)
业大(38518)
经济学(37136)
北京(35432)
农业(35323)
(34141)
经济学院(33847)
师范(33804)
(32164)
财经大学(31876)
基金
项目(175024)
科学(138275)
基金(129149)
研究(127597)
(113453)
国家(112207)
科学基金(95531)
社会(83152)
社会科(78949)
社会科学(78924)
基金项目(67505)
(66375)
自然(60188)
自然科(58852)
自然科学(58836)
教育(58709)
自然科学基金(57826)
(56408)
资助(53237)
编号(51203)
成果(42687)
(40034)
重点(39670)
(37530)
(35923)
国家社会(35738)
教育部(34696)
课题(34593)
科研(33873)
创新(33628)
期刊
(122225)
经济(122225)
研究(77981)
中国(49670)
学报(42488)
(42360)
(40962)
科学(38023)
管理(35653)
大学(32455)
学学(30259)
农业(27145)
教育(25741)
(25151)
金融(25151)
财经(21923)
技术(21721)
经济研究(20590)
业经(19128)
(18809)
问题(17235)
(15501)
(14501)
图书(14046)
统计(13691)
技术经济(13599)
(12894)
世界(12846)
理论(12739)
国际(12198)
共检索到391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张藕香  Mahvash Saeed Qureshi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基于回归的不均等分解框架,研究了全球化对国家间收入差距的影响。这一框架不但可以帮助识别决定不均等的因素,还能量化这些因素对总的不均等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用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代表的全球化带来了不均等的上升,而贸易对不均等的贡献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另外,全球化指标的绝对和相对贡献一直在持续增加。有趣的是,当我们根据收入水平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时发现,在过去二十多年中,高收入组国家间的不均等基本保持稳定,而低收入组国家间的收入差距则扩大了。在贸易方式上的巨大差别可以解释低收入国家间的收入发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景睿  邓晓锋  
金砖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引发了增长可持续性的担忧。文章基于DEA方法对金砖五国2000-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探讨收入差距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发现: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和前沿技术进步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与技术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激励技术创新存在一个收入适度差距问题。当前金砖国家中南非、巴西和中国用基尼系数所衡量的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倒U型曲线顶点的临界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小收入差距,促进国内需求和激励技术创新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举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自磊  
文章主要就金融全球化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首先就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进而创新性的构建了新兴市场国家国外金融总资产和总负债与GDP的比值这一指标来衡量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全球化的状况,进而文章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在控制了政府支出、技术进步等因素后,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全球化对于新兴市场国家人均实际GDP年增长率的提高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云星  
收入差距与储蓄的关系至今仍不明确,通过建立OECD国家面板数据(1991—2010年)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收入差距即基尼系数与国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稳健的正效应,并且变量交互项分析表明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教育支出以及公共健康支出能够缓解收入分配和储蓄的关系,进而降低储蓄率,同时发现人口抚养比与储蓄率的关系与生命周期假说并不一致,结果表明储蓄率随着少儿抚养比的降低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而减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刘吟  
本文利用全球12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所有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亚洲发展中国家四个层面,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世界各国以及不同类型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作用以及在影响收入差距所有因素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所有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对国家内部的收入差距影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金融发展程度因素和高等教育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2)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口因素和出口因素的影响系数比较大且都比较显著,进口增加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出口增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经济自由度也是影响发达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3)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对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较小且都不显著,只有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和基础教育因素具有显著性。(4)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出口贸易因素是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进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出口扩大了收入差距,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考察结果相比,进出口贸易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更大,且更加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池光胜  
本文首次选取了全球187个国家的30年数据,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实际有效汇率(REER)的影响,主要结论是:人口老龄化的上升会带来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作用机制是,老龄化会减少储蓄引起经常账户余额下降,并会推高不可贸易品价格使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本文还发现了人口老龄化对发展中国家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要大于发达国家,对人口高密度国家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要大于人口低密度国家,以及在1991年之前老龄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更大等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浩  
本文利用1978—2007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借鉴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世界36个主要国家地区之间的对外贸易差异以及中国在差异演变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978—2007年期间,国家间对外贸易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相对差异呈波浪式下降;美洲、欧洲和亚洲三大洲对外贸易的差异日益下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差异基本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发达国家的内部差异始终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差异;国家间对外贸易的差异风险日益下降;对外贸易发展领先的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对缩小国家间对外贸易差异的作用基本上都从"有利"变为"不利",自从2004年以来,中国的作用基本变为"不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田杰  陶建平  
本文使用来自我国2006—2009年1578个县(市)的面板数据,以金融排除指数作为衡量指标,从全国和东、中、西两个层面对我国农村金融排除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农村金融排除的上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非农产业比例高的县(市),农村金融排除的上升会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区域层面看,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排除的上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地区不显著。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对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及构建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慧超  陈怀超  梁晨  
将制度距离分为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对23家中资银行2009—2018年期间在61个国家(地区)的分支机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制度距离对中资银行国际化投资过程中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管制距离增强了投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而规范距离则减弱了这三个动机。研究结果揭示了中资银行国际化动机中存在的“距离效应”,能够为中资银行国际化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慧超  陈怀超  梁晨  
将制度距离分为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对23家中资银行2009—2018年期间在61个国家(地区)的分支机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制度距离对中资银行国际化投资过程中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管制距离增强了投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而规范距离则减弱了这三个动机。研究结果揭示了中资银行国际化动机中存在的"距离效应",能够为中资银行国际化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茂泰  徐柳凡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文章选取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水平也越低,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构建起收入公平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飒  
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要素流动指数的基础上,文章利用85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对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与国内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所有国家整体,要素流动与基尼系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也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要素流动水平的提高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高技术劳动力供给状况和技术创新水平是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回归方程整体解释力很低且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表明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所有因素不是引起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期刊] 预测  [作者] 万金石  周孝华  刘斌  
针对影响股市表现的因素,本文结合国家制度质量来研究。我们以跨国面板数据为支撑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股市表现从国家制度层面上给出一种解释。我们将制度质量通过因子分析法分解为制度完善因素和政治稳定因素以消除制度质量指标间存在的相互干扰,利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标作为工具变量解决了制度完善指数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模型结论表明:一方面,制度质量对于各国股价均值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可持续效应”和“稳定效应”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同原假设相反,制度质量提升也会提升股市波动水平。研究结果对如何更好地促进股票市场的改革提供了一些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穆怀中  范洪敏  
运用1990-2012年2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水平先上升后下降;城市化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产业集聚水平由低级向高级转变,进而导致了能源利用和污染治理技术溢出,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居民的环保行为。认为我国在稳步提升城镇人口比重的同时,应注重城市化质量的提升,以更好地发挥由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改善效应和绿色增长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文伯  黄晋生  
生均教育事业费是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和极差率对2000-2013年我国省际间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的投入差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均GDP与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的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存在着较大的省际差距,但是差距的变化总体呈现出波动缩小的趋势;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教育投入的差距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生均教育事业费存在着充足的投资弹性,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是促进省际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