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8)
- 2023(9047)
- 2022(6932)
- 2021(5900)
- 2020(4805)
- 2019(10407)
- 2018(10008)
- 2017(20255)
- 2016(10796)
- 2015(12005)
- 2014(12015)
- 2013(11726)
- 2012(10621)
- 2011(9604)
- 2010(9368)
- 2009(8765)
- 2008(8404)
- 2007(7370)
- 2006(6465)
- 2005(5847)
- 学科
- 济(60589)
- 经济(60540)
- 管理(31890)
- 业(31207)
- 方法(28294)
- 数学(26085)
- 数学方法(25978)
- 企(24144)
- 企业(24144)
- 中国(15375)
- 地方(14878)
- 农(14044)
- 财(12970)
- 业经(12168)
- 农业(9978)
- 贸(9231)
- 贸易(9228)
- 地方经济(8962)
- 易(8901)
- 融(8699)
- 金融(8697)
- 制(8183)
- 环境(8110)
- 务(8040)
- 财务(8025)
- 财务管理(8010)
- 学(7944)
- 产业(7860)
- 企业财务(7789)
- 发(7658)
- 机构
- 大学(159500)
- 学院(158815)
- 济(73369)
- 经济(72244)
- 管理(62240)
- 理学(54987)
- 理学院(54409)
- 管理学(53616)
- 管理学院(53316)
- 研究(51749)
- 中国(38498)
- 财(32790)
- 京(31660)
- 科学(29232)
- 财经(27423)
- 经济学(25313)
- 经(25244)
- 所(24380)
- 中心(23880)
- 经济学院(23314)
- 江(22804)
- 农(22500)
- 研究所(22247)
- 业大(20839)
- 财经大学(20768)
- 范(20434)
- 师范(20252)
- 院(19148)
- 北京(19125)
- 商学(18426)
- 基金
- 项目(113258)
- 科学(92362)
- 基金(86147)
- 研究(82826)
- 家(74557)
- 国家(74020)
- 科学基金(65127)
- 社会(58060)
- 社会科(55436)
- 社会科学(55428)
- 基金项目(45255)
- 省(42898)
- 自然(39922)
- 自然科(39093)
- 自然科学(39087)
- 自然科学基金(38426)
- 教育(38222)
- 划(35959)
- 资助(34632)
- 编号(31431)
- 部(26286)
- 国家社会(25874)
- 重点(25801)
- 发(25422)
- 成果(24560)
- 创(23467)
- 教育部(23310)
- 人文(22807)
- 创新(22067)
- 课题(21653)
共检索到222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建忠 庄惠明
随着“多哈回合”陷入僵局,经济全球化步伐有所减缓,区域集团化浪潮日益高涨,两者之间的关系之争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在对两者关系进行创新的基础上,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集团化产生的四大效应,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互动效应分别给予验证。
关键词:
全球化 区域集团化 互动效应 实证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健雄
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张健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两个重要的现象,也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还是相互对立的?对区域集团化应该褒还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志
文章运用2005—2014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分东、中、西三大区域探讨了我国各省城镇化与城镇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城镇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特征。首先,东部地区城镇化速度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就业人口增速的提升,但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的提高会抑制城镇就业人口增速的提升。其次,各区域城镇就业人口增速的提升会加快城镇化的速度,但这种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志
文章运用2005—2014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分东、中、西三大区域探讨了我国各省城镇化与城镇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城镇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特征。首先,东部地区城镇化速度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就业人口增速的提升,但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的提高会抑制城镇就业人口增速的提升。其次,各区域城镇就业人口增速的提升会加快城镇化的速度,但这种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慕濒 诸葛恒中
本文聚焦当前我国不断强化的实业金融化趋势,尝试设计经济金融化的评价体系,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的金融化活动及其成因。研究表明:我国实体经济部门并未出现类似美国的持续金融化现象,实业部门的金融化活动主要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或者弥补实业投资不足,金融部门的快速发展虽然从总量上提高了经济金融化水平,但无助于改善企业等微观主体的金融能力。经济金融化要关注结构优化与微观主体的金融效率,防止实业金融化走向极端的产业空心化。
关键词:
全球化 经济金融化 非金融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新 戴胜利 张志胜
文章首先对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30个省份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一方面采用全局参比法、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采用熵权法对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2008—2019年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是教育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快于城市化效率。(2)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呈现阶梯状分布,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3)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处于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但是经过12年的发展,在2019年我国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了勉强协调和初步协调状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菁 王谨
过去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了区域性的优惠贸易安排。人们开始担心自由贸易带来的福利正在被歧视性贸易政策所吞噬。这种担忧有没有充足的理由?本文想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所谓的“歧视性贸易安排范围广吗?它违反一般的国际贸易行为规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天顶 张晓欢 党超越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门槛面板模型来研究国际化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规模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和绩效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而呈现出显著差异。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企业绩效随着国际化的深入不断提高;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门槛成为大规模企业时,国际化和企业绩效会出现负相关。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企业绩效 企业规模 门限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金方 刘晓晴
本文以2013年签署"一带一路"贸易协定的65个国家为例,首先利用2010—2017年货物进出口数据计算贸易矩阵,据其测算中心度、模体等宏微观指标可视化描述"一带一路"贸易协定国的一体化动静态特征;其次创新引入贸易势指标GKP分析"一带一路"区域贸易协定国的贸易辐射强度;最后基于核点国家的面板数据定量检验了"一带一路"区域贸易协定的动态效度。研究发现:①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呈倒U型发展态势的背景下,点度数、网络密度等指标在数量上展现出"一带一路"倡议促使区域贸易一体化加深。②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的贸易辐射强度处于绝对引领地位,反映区域贸易协定效度的质量指标GKP年均水平为0.22,是处于第二位新加坡的2.8倍,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引发西亚中东地区国家GKP快速增加,平均增速达到20%以上,逐渐成长为"一带一路"沿线不可小觑的贸易辐射国。③"一带一路"倡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超过半数的核点国家贸易相对增量具有正向效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挺
二战后,区域集团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引人注目的现象。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区域集团化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和趋势;它与经济国际化同时并存,对世界经济多极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各国政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志胜
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更大挑战在于如何实现城镇化格局的合理分布并在此过程中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案选择。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规模分布与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内部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某种最优的城市首位程度,培育城市体系内部一定数量的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有利的。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的城镇化格局远没有达到最优的分布形态,但也未造成城市体系内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收入分化,反而有助于抑制城市体系内部的空间不平等程度。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最优形态尚未形成之前,渐进的户籍制度改革是必要的,但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空间效率 区域平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芳 权飞过
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为区域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视角,探讨人民币在中亚五国中的区域国际化程度问题,为人民币区域国际化提供经验支持。利用EEMD频域分解技术,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分解为高频、低频和趋势项三个频域,并采用广义预测误差分解方法测算在不同频域上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高频分量来看,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亚五国汇率波动的净溢出效应为负;从中期和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净溢出效应为正且溢出程度不断加大。这表明在短期内,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影响,但在中期来看,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断增强,说明人民币在中亚五国中“货币锚”作用不断加强,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程度得以提高。为提高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程度,应注重经济政策的连贯性,加强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溢出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斌 刘星 李世新 何顺文
本文利用逐步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 ,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CEO薪酬的激励制约机制和激励制约效果。结果发现 :(1)决定CEO薪酬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营业利润率变动 ,决定CEO薪酬下降的因素则主要是总资产净利率变动 ,这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的CEO薪酬层面已体现了一定的激励制约机制 ;(2 )增加CEO薪酬对提高企业的规模和股东财富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降低CEO薪酬却不仅不能提高企业规模和股东财富 ,反而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不仅说明CEO薪酬也具有“工资刚性”特征 ,而且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CEO薪酬也仅有单方面的激励效果 ,而没有预期的制约效果 ;(3)无论是增加或降低CEO薪酬 ,CEO...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志祥 龚新蜀
在梳理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2001~2016年省际数据考察社会资本对创新的影响,并运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作为社会资本的稳健性检验,考察不同维度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影响。最后,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资本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结果发现:①社会资本是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且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可能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②人力资本的加速积累、市场分割的削弱和政府效率的提升是社会资本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途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人力资本的影响路径作用最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