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0)
2023(12386)
2022(10171)
2021(9455)
2020(7923)
2019(18157)
2018(18216)
2017(34751)
2016(19042)
2015(21699)
2014(21637)
2013(21156)
2012(19024)
2011(17236)
2010(17360)
2009(16539)
2008(16219)
2007(14103)
2006(12533)
2005(11736)
作者
(52412)
(43978)
(43765)
(41819)
(27951)
(20716)
(19808)
(16966)
(16733)
(15588)
(15130)
(14745)
(14259)
(14151)
(13818)
(13698)
(13076)
(12785)
(12599)
(12276)
(11157)
(10738)
(10543)
(9989)
(9941)
(9903)
(9842)
(9529)
(8737)
(8600)
学科
(82980)
经济(82875)
管理(56021)
(51110)
(42324)
企业(42324)
方法(37136)
数学(33487)
数学方法(32937)
中国(25391)
(21099)
(20429)
(19524)
业经(18213)
(17260)
贸易(17246)
(16934)
(14361)
银行(14348)
(14042)
金融(14040)
(13934)
(13792)
(13522)
农业(13165)
理论(12569)
地方(12327)
环境(12036)
(11782)
财务(11729)
机构
大学(271132)
学院(269276)
(121475)
经济(119332)
管理(101841)
研究(94999)
理学(87393)
理学院(86479)
管理学(84800)
管理学院(84312)
中国(75489)
(57773)
(56728)
科学(53382)
(47056)
财经(44662)
研究所(42364)
中心(42296)
(40817)
(39826)
经济学(39560)
(38965)
北京(37078)
业大(35701)
经济学院(35525)
(34086)
财经大学(33385)
(33185)
师范(32878)
农业(30875)
基金
项目(177083)
科学(141436)
基金(131958)
研究(130137)
(114946)
国家(114121)
科学基金(98349)
社会(86119)
社会科(81901)
社会科学(81882)
基金项目(67781)
(65976)
自然(61711)
教育(60740)
自然科(60403)
自然科学(60392)
自然科学基金(59311)
(56210)
资助(55678)
编号(50847)
成果(42086)
(40955)
重点(40494)
(37558)
国家社会(37297)
(36910)
(36859)
课题(36117)
教育部(35864)
创新(34768)
期刊
(131396)
经济(131396)
研究(85036)
中国(56506)
(43907)
管理(40682)
学报(38435)
科学(37677)
(37546)
大学(30648)
(29956)
金融(29956)
学学(28770)
教育(28719)
农业(25395)
技术(24216)
财经(23219)
经济研究(22943)
(20085)
业经(19033)
问题(17531)
(16260)
国际(15141)
世界(14858)
(14605)
统计(14547)
技术经济(13399)
(13148)
现代(11850)
(11723)
共检索到411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本文基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典型事实,将全球化因素引入微观厂商定价机制,基于微观基础构建我国新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理论模型。文章运用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估计,充分考虑模型的内生性和序列相关性问题,并运用工具变量信息集投影技术解决由随机噪音信息造成的估计结果不精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自1995年以来,通胀预期与通胀惯性对通胀率具有同等程度的影响,而且全球化因素显著超越了国内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为全球化背景下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与启示,同时为中国曾经历的"缩长"之谜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济  丁慧  范从来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要求通货膨胀预测过程必须关注模型与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我国的通货膨胀,模型根据预测表现动态选择解释变量、系数时变程度和模型维度,在有效控制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我国20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解释变量动态选择、系数时变程度动态选择和模型维度动态选择的通胀预测模型,其预测表现优于单一维度的随机游走模型、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贝叶斯模型平均模型,特别在经济波动较大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通胀预测模型表现更加出色,增加不同维度的子模型也提高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洋  王传毅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测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鉴于此,本文对1994年1月到2005年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数据进行拟合,并建立了模型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现象;其后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进行短期预测,并结合控制图刻画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区间,分析了通货膨胀出现过冷或过热的状况;最后实证检验该模型预测通货膨胀的可行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百胜  
本文研究了动态模型平均方法 (DMA)及其参数估计。DMA方法允许方程所含变量、变量系数及模型所含方程同时变动,适用于对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实时预测。本文利用DMA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实时预测表明,DMA方法下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测解释变量处于0~3;以CPI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作为通货膨胀衡量指标的情况下,不同预测期的解释变量被包含概率是时变的;遗忘因子为0.95时,利用DMA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测效果最佳,优于贝叶斯模型平均和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静一  朱柏松  简志宏  
文章建立了一个带反馈机制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来刻画中国通货膨胀动态,基于粒子滤波与MH抽样相结合的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得到通货膨胀的一步向前预测及随机波动分量的光滑估计。研究表明,与Stock and Waston(2006)的模型相比,带反馈机制的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可以刻画经济波动的随机性和经济波动的极端事件,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行为,从而对通货膨胀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建华  任保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其他诸如原油、粮食、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过是这一根本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环境下,既要实现物价稳定又要避免经济衰退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正新  周煜麟  
运用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模型和2000年1季度-2015年2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的季度数据,对我国通货膨胀预期陷阱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经济曾经两次滑入通胀预期陷阱,时间分别是2005年2季度-2006年4季度,2012年1季度-2015年2季度。前一次由于有关部门误判公众通胀预期态势而采用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诱致了政策型通胀预期陷阱,后一次则是政府初步治理通胀预期陷阱的有效尝试。最后提出要认真甄别流动性陷阱与通胀预期陷阱、慎用凯恩斯式的刺激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改善并加强对通胀预期的预测能力、克服货币政策时间的不一致性等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王欣康  杨雅涵  
逆全球化与通货膨胀高企是当前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那么,全球化及其趋势的逆转是否会影响各国(或地区)通货膨胀的水平,其形成机制是什么?本文选取163个经济体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衡量全球化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其纳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研究全球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及背后的逻辑机制,并进一步评估“逆全球化”对全球通货膨胀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全球化具有通货紧缩效应,这种效应随着一国(或地区)全球化水平的提升,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非线性特征。为进一步考察通货膨胀形成机制,将通货膨胀分解为通货膨胀趋势和通货膨胀周期。对于通货膨胀趋势,以参与全球价值链为标志的贸易全球化,是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趋势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信息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则是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货膨胀趋势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于通货膨胀周期,贸易全球化会提升各国(或地区)通货膨胀周期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敏感性,并通过贸易网络形成各国通货膨胀周期的联动。自2020年初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全球化的逆转造成了各国(或地区)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且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承担了更高的通货膨胀上行压力。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锦顺  
本文利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分别估计了中国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改进的信息共享模型(MIS)分析了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估计结果,本文认为城乡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过程十分缓慢,缩小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差距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并提出缩小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飒  
运用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通货膨胀对八个主要部门产出份额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稳健的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对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房地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配置效应,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及邮政业、住宿及餐饮业、金融业则具有显著的负向配置效应。虽然通货膨胀对各部门产生了不同的配置效应,但由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对于部门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通货膨胀并未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过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飒  
运用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通货膨胀对八个主要部门产出份额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稳健的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对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房地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配置效应,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及邮政业、住宿及餐饮业、金融业则具有显著的负向配置效应。虽然通货膨胀对各部门产生了不同的配置效应,但由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对于部门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通货膨胀并未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新飞  舒元  
理论分析显示FDI会通过国际收支、国内投资、货币供给量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本文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每增长1%的FDI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24%,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国内投资引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而贸易开放度抑制了通货膨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FDI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且效应呈递增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光耀  范建伟  
作者通过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储户问卷调查综述》中关于物价预期的原始数据,假定居民的物价判断分别服从差额法、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以及逻辑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与理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国居民对于物价的预期所服从的分布,这直接影响着我国抑制通胀的手段与策略的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毅  周伍阳  
本文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各种动力来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是我国通胀波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保持一个连续可信的反通胀政策能有效地降低反通胀的成本。产出缺口是通胀波动的另一个动力来源,保持产出的稳定能有效地控制物价的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