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4)
- 2023(13825)
- 2022(11402)
- 2021(10165)
- 2020(8499)
- 2019(19137)
- 2018(19065)
- 2017(35973)
- 2016(19881)
- 2015(22531)
- 2014(22834)
- 2013(22258)
- 2012(20482)
- 2011(18847)
- 2010(19194)
- 2009(18197)
- 2008(17741)
- 2007(16243)
- 2006(14530)
- 2005(13289)
- 学科
- 济(98969)
- 经济(98892)
- 管理(53220)
- 业(48847)
- 企(38634)
- 企业(38634)
- 方法(35496)
- 数学(30823)
- 数学方法(30535)
- 中国(25084)
- 农(24704)
- 地方(23343)
- 业经(20506)
- 财(20152)
- 学(20146)
- 农业(16428)
- 制(16411)
- 贸(15581)
- 贸易(15573)
- 易(15028)
- 地方经济(14217)
- 理论(13693)
- 融(13460)
- 金融(13458)
- 银(13436)
- 银行(13391)
- 和(13304)
- 环境(13079)
- 行(12780)
- 发(12194)
- 机构
- 学院(291452)
- 大学(287822)
- 济(124236)
- 经济(121543)
- 研究(103067)
- 管理(102724)
- 理学(86981)
- 理学院(85947)
- 管理学(84256)
- 管理学院(83710)
- 中国(77515)
- 科学(63752)
- 京(60751)
- 财(55607)
- 所(54167)
- 农(52800)
- 研究所(48898)
- 江(46715)
- 中心(46684)
- 财经(43760)
- 业大(43642)
- 农业(41613)
- 经济学(39560)
- 经(39375)
- 范(38598)
- 北京(38312)
- 师范(38176)
- 州(37071)
- 院(36440)
- 经济学院(35435)
- 基金
- 项目(184133)
- 科学(141906)
- 研究(134560)
- 基金(129450)
- 家(113627)
- 国家(112675)
- 科学基金(94342)
- 社会(84071)
- 社会科(79507)
- 社会科学(79483)
- 省(74231)
- 基金项目(67456)
- 教育(62009)
- 划(61320)
- 自然(59149)
- 自然科(57742)
- 自然科学(57723)
- 自然科学基金(56649)
- 编号(56168)
- 资助(53141)
- 成果(46120)
- 重点(42439)
- 发(41926)
- 课题(39627)
- 部(39386)
- 创(37698)
- 创新(35373)
- 科研(35047)
- 国家社会(34741)
- 性(34259)
- 期刊
- 济(148764)
- 经济(148764)
- 研究(88387)
- 中国(59150)
- 农(49476)
- 学报(47949)
- 财(45103)
- 科学(41808)
- 管理(38185)
- 大学(35057)
- 学学(32980)
- 农业(32840)
- 教育(32299)
- 融(27272)
- 金融(27272)
- 技术(26942)
- 经济研究(24742)
- 业经(23864)
- 财经(22434)
- 经(19481)
- 问题(19321)
- 业(17825)
- 技术经济(15726)
- 贸(15359)
- 版(14516)
- 图书(14385)
- 商业(14288)
- 统计(14287)
- 国际(13304)
- 世界(13220)
共检索到448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向丽 车维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一国经济的变动,尤其是发达大国的经济变动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全球化暗含的一个结果是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应该趋于同步。然而,10多年来,日本和美国经济周期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这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表明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本文认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不同步是全球化趋势下日美经济周期不同步的原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周期 不同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张志强 万玉琳
本文利用新方法测度经济周期同步性,构建1984~2007年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与OECD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同OECD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与传统理论存在一定差异,双边贸易强度、金融与投资开放度、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都将显著地增加中国同OECD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川
本文通过对1978年至201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不仅时间上不同步,出现错配,而且经济波动的特点也不相同,中国是"快起缓落型",美国是"缓起快落型"。中美经济周期错配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不同所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错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中国政府一定要认真把握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错配的特点,根据中美经济发展的现实,制定相应的反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中美经济 周期错配 波动特征 应对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川
本文通过对1978年至201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不仅时间上不同步,出现错配,而且经济波动的特点也不相同,中国是"快起缓落型",美国是"缓起快落型"。中美经济周期错配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不同所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错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中国政府一定要认真把握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错配的特点,根据中美经济发展的现实,制定相应的反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中美经济 周期错配 波动特征 应对策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涌波 范方志
文章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 ,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 :1 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 ;2 经济周期延长 ;3 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 :从波动性质上看 ,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 ,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从波动的长度看 ,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 ,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 ;此外 ,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 ,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周期 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志祥 宋玉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明明
在当前从工业社会向以信息为基础的全球性相互联系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过渡中 ,信息和通讯技术一方面将原来相对独立的系统日益连接在一起 ,并充当着至关重要的神经系统 ,使各部分之间趋向于相互协调和适应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这个大系统的脆弱性 ,而且 ,信息传递、处理等过程的迅速实现也可能引起系统的崩溃 ,尤其是在金融领域 ,风险增大了。因此 ,我们既要积极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又应当充分认识其风险 ,并加以防范。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经济全球化 经济周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丹 何雅兴
本文构造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指数,从区域和个体角度分析了经济危机传递路径,探讨近年来经济周期联动性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周期联动性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并不是风险的传递载体,风险的传递链条集中在低联动性区域以及低联动性经济体。中国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危机中,均处于传染链条之外,相对独立。危机后,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是降低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贫富差距的扩大、贸易增长率放缓也对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增强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避免危机在局部扩大和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维持稳定有序的世界经济环境、形成非关税的贸易争端解决协商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恒 袁文平
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九轮周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2%,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但逐年下滑,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1%,是否达到本轮周期的谷底还不明朗。人们通常把一个周期中出现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平稳回落,整体经济的运行较长时期处于低谷的徘徊状态,称为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涛
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同步性是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国制定共同经济政策、促进区域合作纵深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建立多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依据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理论,对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盟主要国家不仅在长期的经济波动方面具有共同随机发展趋势,而且其短期经济周期也是完全同步的。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战略趋同以及相对较小的经济规模,东盟各国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因此,东盟各国必须在加强内部经济联系与政策协调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外部经济体特别是中、日、韩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合作,从而推动东盟国家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同步性 共同周期法 东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某些国家经济周期在波动过程中存在同步性特征。通过考察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某些历史时期具有较强的同步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这是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和前提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纽带和基本传导渠道。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双方的经贸交流和合作,真正发挥两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子荣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经济周期波动越来越呈现出同步性。本文依照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定义对二战后世界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发现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常常是股票、大宗商品、房地产危机。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扩张期变得越来越长,衰退期相对越来越短。通过进一步对各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G7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周期趋同性较好,但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关键词:
世界经济周期 长周期 中周期 同步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郎昆 郭美新 龙少波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传统增长动能衰减,治理体系失序,逆全球化趋势加速形成。在这场变局中,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导的全球化理论也陷入困境,既无法完全解释近年来的逆全球化趋势,也无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全球化的影响,解决方法是提出超越西方知识体系主导的全球化理论。本文在梳理已有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学对全球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和历史案例检验,提出了全球化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全球化发展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即技术革命、大国主导和国际机制,且全球化发展会经历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发展期、巅峰期和衰退期。本文发现,数字经济将引领新型全球化,当前正处于数字全球化的发展期。未来数字经济的全球化潜能能否充分释放,有赖于能否形成公认的国际机制。中国方面应不断完善国内数字经济的治理机制,持续提高数字经济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有策略地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长久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大趋势,它对世界和各国经济影响很大,因此,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的高度关注。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现在有很多提法,其中主要涉及到一些概念和关系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鸣伦,石刚
所谓“经济周期”的概念一般是指描述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随时间推移而出现规律性的变化。本世纪初,美国的部分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在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数据时发现了某些经济指标的周期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是试图找出经济指标发生周期变化的内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