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6)
- 2023(10635)
- 2022(8183)
- 2021(7435)
- 2020(6081)
- 2019(13149)
- 2018(12783)
- 2017(24487)
- 2016(12522)
- 2015(13722)
- 2014(12945)
- 2013(12246)
- 2012(10831)
- 2011(9486)
- 2010(9822)
- 2009(9609)
- 2008(8704)
- 2007(7942)
- 2006(7154)
- 2005(6794)
- 学科
- 济(50541)
- 经济(50492)
- 业(47699)
- 企(44194)
- 企业(44194)
- 管理(42933)
- 融(26630)
- 金融(26630)
- 银(23938)
- 银行(23928)
- 行(23227)
- 中国(22777)
- 方法(17173)
- 财(17138)
- 业经(17131)
- 技术(15772)
- 制(15420)
- 数学(14466)
- 数学方法(14380)
- 农(13727)
- 务(12829)
- 财务(12801)
- 财务管理(12790)
- 企业财务(12449)
- 地方(11953)
- 技术管理(11922)
- 中国金融(11138)
- 体(10868)
- 农业(10077)
- 体制(9191)
- 机构
- 学院(166888)
- 大学(164909)
- 济(75229)
- 经济(73870)
- 管理(66491)
- 理学(56500)
- 理学院(56006)
- 管理学(55299)
- 管理学院(54971)
- 研究(53838)
- 中国(49599)
- 财(37794)
- 京(33263)
- 财经(29502)
- 科学(27659)
- 中心(27026)
- 经(26872)
- 江(25482)
- 所(24770)
- 经济学(24352)
- 财经大学(22250)
- 融(22185)
- 经济学院(21912)
- 研究所(21911)
- 金融(21732)
- 州(21189)
- 北京(21099)
- 银(20962)
- 农(20842)
- 银行(20196)
- 基金
- 项目(107930)
- 科学(88013)
- 研究(83659)
- 基金(79625)
- 家(67567)
- 国家(66964)
- 科学基金(59874)
- 社会(56631)
- 社会科(54035)
- 社会科学(54023)
- 省(43242)
- 基金项目(41660)
- 教育(37588)
- 自然(35673)
- 自然科(35033)
- 自然科学(35029)
- 划(34913)
- 自然科学基金(34503)
- 编号(32878)
- 资助(30177)
- 创(29807)
- 创新(26793)
- 成果(26602)
- 重点(24470)
- 发(24335)
- 国家社会(24199)
- 部(23541)
- 课题(22945)
- 制(22591)
- 性(21739)
共检索到265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飞龙
国有股减持是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国有股减持的主要障碍 ,一是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太小 ,无法吸纳如此庞大的资本 ;二是国有股定价不合理。通过发行海外存托凭证 (OverseasDepositoryReceipts,O DR) ,实现国有股减持国际化 ,我们既可以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庞大资金 ,实现国有股减持、流通 ;同时国际金融市场成熟定价机制也会使国有股定价市场化 ,促使中国证券市场成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盛明泉
面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在金融工具创新中率先行动。本文认为 ,我国金融工具创新中 ,首先应引入先进的国际理财理念 ;其次应贯彻法制先行原则 ,并尽快建立会计核算准则 ;再次在政府的扶植与支持下 ,尽快完善硬件支持系统 ,并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方法 ,不断推出新的衍生品 ;最后应健全交易所治理结构 ,逐步推进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全球化 金融工具 金融创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梁剑虹 朱玺
零息回购转债是集回购、零息债券与可转换债券于一身的组合工具。它能解决国有股上市的难题,有助于上市公司资金融通,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工具。这种带有期权性质的工具为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与转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海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新形势 ,为了解决在我国的经济领域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方面的国有股的减持、社会保障基金的设立、国有商业银行存款的消肿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以及全方位的协调发展问题 ,提出了一个新的对国有股进行减持的方案设计 ,其方案采用了组合式分步减持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国有股减持 组合式 方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萧颖斌
论金融工具创新导师:刘亚教授研究生:萧颖斌金融创新不是一种新鲜的经济现象,却是一个新鲜的研究课题。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们惊呼金融业革命。终于,人们不再把这一浪超过一浪的金融创新纳入传统的经济体系,而是开始了对它的专门研究。论文以70年代以来的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宝达 赵树宽
基于竞争与创新的经典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量表,运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并分析融资约束和国有股权对竞争和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竞争对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点对主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上研究结论也说明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是放开国企市场准入,增加国企的竞争压力,改善融资环境,而不
关键词:
竞争 创新 融资约束 国有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宝达 赵树宽
基于竞争与创新的经典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量表,运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并分析融资约束和国有股权对竞争和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竞争对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点对主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上研究结论也说明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是放开国企市场准入,增加国企的竞争压力,改善融资环境,而不是改变股权结构和增加管理者激励。
关键词:
竞争 创新 融资约束 国有企业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延淳
股份回购是西方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中常用一种的运作方法,在我国则是一种金融创新。我国股份回购有着特殊的使命——减持国有股。本文着重分析股份回购在国有股减持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条件、运用方式以及运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股份回购 国有股减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祁向前 赵会军 栗利玲
国有股减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关系到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国企改革的成败 ,而且还关乎中国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其中 ,如何合理地确定国有股的减持价格 ,从而平衡市场各方的经济和利益关系 ,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提出了一种“新股新办法 ,老股老办法”的方案后 ,着重论述了发行认股权证在“老国有股”减持定价中的运用 ,以期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国有股减持 认股权证 定价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易荣华 达庆利
本文对已有的公股流通与国有股减持方案进行了综述分析,在评估现阶段中国股票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解决公股流通与国有股减持的原则和较优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较详尽的实证分析,得出了肯定的结论。
关键词:
公股 并轨流通 国有股减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胜利
国有股一股独大与不能流通是历史造成的。当国有股的减持通过A股市场进行时,减持与全流通才变成同一个问题。反思国有股减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股票市场不能仅为国企服务,股票市场应回归其最基本功能;不能再固守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老路;重新提振机构投资者的信心;适当改变中国证监会的地位;应当停止上市公司国有股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管理者高层转让。
关键词:
国有股 减持 反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 ,国有股以什么样的速度减持才是最优的呢 ?围绕这个问题 ,本文构造了一个动态模型 ,证明了 ,当国有股总要以一定规模存在时 ,国有股的最优减持路径有两条 :等额减持和递减减持 ;最优路径的选择取决于国有股的减持规模、持续的时间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具体而言 ,当国有股所有要减持的规模较大、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又较短时 ,国有股等额减持是最优的 ;反之 ,国有股递减减持是最优的。另外本文还发现 ,国有股无论是沿着哪条最优路径减持 ,最优减持量都随着冲击的增加而下降 ,而且当冲击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国有股会最优地终止减持。这为我国暂停执行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提供...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国有股减持 冲击 最优减持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咸月 欧阳令南
本文认为国内证券市场已经很理性了 ,停止国有股减持并不能使其因此获得生机。相反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有股减持 ,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主要取决于对证券市场的尊重程度。从两者关系看 ,国有股接受证券市场的价格选择 ,并重点培育企业债券市场可能是“多赢”的选择。从尊重证券市场的角度看 ,除了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市场关系以外 ,同时还应该解决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借鉴“累进所得税制”办法解决股票发行中的非公平问题 ;(2 )增强投资人 (如基金投资公司等 )对出资人的盈利责任问题 ;(3)建立经理人才市场以满足国有股减持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
关键词:
证券市场发展 国有股减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