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8)
- 2023(16643)
- 2022(13753)
- 2021(12497)
- 2020(10854)
- 2019(24530)
- 2018(24289)
- 2017(46181)
- 2016(25231)
- 2015(28582)
- 2014(28596)
- 2013(27917)
- 2012(25677)
- 2011(22936)
- 2010(22928)
- 2009(21056)
- 2008(20790)
- 2007(18734)
- 2006(16405)
- 2005(14648)
- 学科
- 济(106178)
- 经济(106042)
- 业(71492)
- 管理(71049)
- 企(57372)
- 企业(57372)
- 方法(49242)
- 数学(43275)
- 数学方法(42707)
- 农(30227)
- 中国(28235)
- 财(25879)
- 业经(23565)
- 学(23103)
- 地方(20935)
- 农业(20553)
- 技术(19593)
- 贸(19354)
- 贸易(19345)
- 易(18808)
- 制(18099)
- 理论(16317)
- 务(15798)
- 财务(15742)
- 财务管理(15699)
- 融(15547)
- 金融(15542)
- 和(15332)
- 银(15271)
- 银行(15195)
- 机构
- 大学(365687)
- 学院(362805)
- 济(148190)
- 经济(145233)
- 管理(137635)
- 研究(126788)
- 理学(118904)
- 理学院(117504)
- 管理学(115149)
- 管理学院(114481)
- 中国(93328)
- 科学(80469)
- 京(78098)
- 农(69043)
- 财(65664)
- 所(65551)
- 研究所(60064)
- 业大(59042)
- 中心(58725)
- 江(55273)
- 农业(54677)
- 财经(52911)
- 北京(48640)
- 经(48140)
- 范(47852)
- 师范(47219)
- 经济学(46117)
- 院(45366)
- 州(43439)
- 经济学院(41791)
- 基金
- 项目(250277)
- 科学(195865)
- 基金(181913)
- 研究(177098)
- 家(162642)
- 国家(161100)
- 科学基金(136033)
- 社会(112022)
- 社会科(106214)
- 社会科学(106181)
- 省(97642)
- 基金项目(95388)
- 自然(89646)
- 自然科(87612)
- 自然科学(87582)
- 自然科学基金(85998)
- 划(83283)
- 教育(82021)
- 资助(75016)
- 编号(70436)
- 重点(57418)
- 成果(57148)
- 部(55156)
- 发(54121)
- 创(52273)
- 创新(48975)
- 课题(48814)
- 科研(48730)
- 国家社会(47477)
- 计划(47372)
- 期刊
- 济(157131)
- 经济(157131)
- 研究(101779)
- 中国(70980)
- 学报(64683)
- 农(62155)
- 科学(57659)
- 财(51213)
- 管理(50443)
- 大学(48314)
- 学学(45453)
- 农业(42468)
- 教育(39004)
- 技术(34318)
- 融(29658)
- 金融(29658)
- 财经(25890)
- 经济研究(25422)
- 业经(24882)
- 业(24112)
- 经(22358)
- 问题(21383)
- 技术经济(19320)
- 版(18953)
- 图书(18833)
- 统计(18423)
- 科技(18190)
- 贸(16994)
- 业大(16731)
- 策(16617)
共检索到533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李静 闫津臣 罗茜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国民整体福利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提升。本文分析了全球化对国民整体福利水平的影响机制,探究全球化和福利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利用18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的福利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呈现一致性趋势,有助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全球化进程推动了技术进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通过这两条机制路径提升了福利水平。(3)全球化的推进与人口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而人口规模和福利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U型关系。(4)国际组织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全球化力量有利于区域组织各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国际政治变动会引发全球化的逆向选择。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加快推进全球化,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洪福 郝寿义
本文运用反事实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模型,模型考虑了区域要素禀赋的异质性,并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全要生产率增长的效应。运用新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1978-2015年的数据分析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缓慢东北停滞"的态势。同时,中性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的贡献在逐步的提高;而有偏技术进步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要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关键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尤其是要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异质性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廷勇 周磊 安烨
通过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面板模型,本文对1999-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地区间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波动率较大;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变为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中纯技术效率持续恶化,规模效率得到了初步改善;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的地区间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政府扶持力度、城市化进程和初始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生产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各细分行业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车维汉 杨荣
文章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个新大陆国家1961-2005年间的农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使同样在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仍然快于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四十多年里,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土地以及劳动等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紧密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业土地要素存在过量投入的情况,这或许与中国土地制度没有完全市场化有直接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澍
污染防治是我国决胜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积极采取环境规制措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中国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TFP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尤其是东部地区的TFP受环境规制的影响能够尽快进入上升阶段;机制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可以通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引起TFP的"U"型变动,但二者对TFP的提升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自然 魏晓妹
文章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及发展模式出发,通过对38个国家和地区1976—2011年城市化与人均GDP、工业和服务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中国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为4~11个百分点。中国与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中国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回归曲线离日本和德国的最近,中国最有可能采用日本和德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只能发展到76%的水平。工业仍然和城市化一起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将逐步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将越来越重要,提高服务业与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决策者应该根据...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均GDP 产业结构 服务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米运生 易秋霖
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地处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相继成为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但珠三角仍然保持一种相对优势。这种区域差异是源于全球的数量效应还是质量效应?本文比较分析表明,三大区域之间的TFP存在显著差异;TFP经济增长的贡献,从高到低依次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基于贸易、投资和金融维度,本文以面板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全球化对区域TFP差异的影响。主要发现是:在区域整体层面上,全球化促进了TFP的提高;但在区域内,全球化对三大区域TFP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且无统计意义。全球化对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数量效应实现的,质量效应尚未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实质性因素。外贸和FDI增长方式的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可挺 龚健健
本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估算了"九五"至"十一五"时期中国高耗能产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ETFP),并在考察高耗能产业ETFP的行业和省际差异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高耗能产业ETFP增长应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中国的现状说明当前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效率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对省际数据的测算显示,各省区ETFP增长呈现不同程度的收敛特征;市场化改革、FDI流入及能耗强度下降有利于促进各省区ETFP增长,而节能减排投资和企业环境治理能力的提高则可降低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的短期成本冲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利用122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技术溢出两个维度分析金融部门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显著促进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其提高,两者的净效应为正。在分组别研究中,高收入国家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技术进步;低收入国家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溢出效应都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利用122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技术溢出两个维度分析金融部门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显著促进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其提高,两者的净效应为正。在分组别研究中,高收入国家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技术进步;低收入国家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溢出效应都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思杭 金志农 滕玉华
运用2001~2010年中国九个主要林业省份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九个主要林业省份的林业TFP总体较低,其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是阻碍林业全要素增长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纯技术效率较低。分时期来看,与"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时期九个主要林业省份的TFP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关键词:
林业 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启斐 刘志彪
本文基于2000—2011年47个国家25 944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了进口服务贸易的技术溢出强度,并分析进口服务贸易的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控制服务偏好之后,进口服务贸易的研发溢出可以显著提升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该促进作用主要源于对技术效率的改善。第二,发达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引致的溢出效应高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溢出,这说明服务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与货物贸易技术溢出存在异质性。第三,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溢出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进步率的提升上,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溢出效应。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以及人力资本相对不足,进口服务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并不...
关键词:
进口服务贸易 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张鑫宇 孙婷
本文探讨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影响机制,并利用1999-2016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分行业数据,采用增长核算和计量回归两种方法对理论机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深化程度、技术进步偏向性及二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影响效应在制造业行业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与基期相比,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程度呈现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资本深化程度和技术进步偏向性相匹配,从而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助于削弱资本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不利影响,但是未能完全抵消资本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雪军 郑冰开
文章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微观统计数据,通过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企业金融发展与企业TFP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当期企业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相关关系,而滞后一期企业金融发展则对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 杨毅
中国近几十年来引进大量技术,但这些技术对于我国的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的作用却并不明晰,文章从这个问题出发研究技术引进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于技术与经济增长关系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然后通过两部门模型对于技术引进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推导。接着使用中国近十年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技术引进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及阶段划分——基于偏向型技术进步对1978—2013年的测算和分解
单一产品生产条件下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的测定
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配置对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等效益面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贡献率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算与分解研究——基于多要素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
有偏技术进步、要素配置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例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
地方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变动?
偏向性技术进步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技术进步偏向与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