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8)
2023(4998)
2022(3599)
2021(3030)
2020(2351)
2019(4943)
2018(5134)
2017(9876)
2016(5426)
2015(5977)
2014(6012)
2013(5490)
2012(4614)
2011(4070)
2010(4047)
2009(3951)
2008(3725)
2007(3351)
2006(3184)
2005(3102)
作者
(15173)
(12709)
(12610)
(12017)
(8052)
(6037)
(5714)
(4817)
(4776)
(4439)
(4297)
(4138)
(4022)
(3994)
(3947)
(3905)
(3760)
(3701)
(3599)
(3568)
(3096)
(3061)
(3044)
(2916)
(2858)
(2838)
(2790)
(2692)
(2488)
(2469)
学科
(23036)
经济(23010)
管理(16802)
(14120)
(10721)
企业(10721)
中国(9719)
环境(9296)
(7877)
业经(6721)
方法(6082)
(5928)
(5887)
地方(5657)
农业(5346)
人口(5194)
(5168)
发展(5052)
(5046)
数学(4772)
数学方法(4726)
(4625)
规划(4315)
产业(4270)
环境规划(4158)
(4120)
信息(3653)
(3630)
(3630)
金融(3630)
机构
学院(75589)
大学(75563)
(32394)
经济(31782)
研究(28435)
管理(27040)
理学(23149)
理学院(22887)
管理学(22473)
管理学院(22345)
中国(20853)
科学(16785)
(16364)
(14489)
(13882)
研究所(13164)
中心(12438)
(12025)
(11657)
财经(11240)
(10918)
师范(10826)
经济学(10633)
(10350)
业大(10266)
(10222)
北京(10189)
经济学院(9620)
农业(9260)
(9255)
基金
项目(51979)
科学(41530)
研究(38780)
基金(38153)
(33463)
国家(33202)
科学基金(28624)
社会(26598)
社会科(25180)
社会科学(25172)
(19960)
基金项目(19755)
自然(16995)
教育(16647)
自然科(16575)
自然科学(16571)
(16484)
自然科学基金(16272)
编号(15392)
资助(14301)
成果(12404)
(12283)
重点(12016)
国家社会(11877)
(11004)
课题(10625)
(10438)
发展(10182)
(10041)
(10038)
期刊
(36937)
经济(36937)
研究(23615)
中国(16144)
(12051)
科学(11814)
学报(11368)
(10291)
管理(9999)
大学(8920)
学学(8331)
农业(8196)
教育(7865)
(6671)
金融(6671)
业经(6325)
经济研究(6165)
技术(5844)
财经(5405)
问题(5402)
(4720)
资源(4407)
人口(4359)
(4307)
国际(4160)
图书(4108)
(3876)
现代(3848)
(3768)
世界(3765)
共检索到114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小民  
在讨论全球化时 ,必须要考虑到人口、生态环境的因素 ,这些因素界定着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框架 ,对未来的全球化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环境全球化变迁有一个历史进程 ,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呈现出加速的趋势。人口、生态环境与安全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已经带来了许多恶果 ,而环境问题的滞后性又影响到问题的解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丰  
在经历了20世纪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之后,21世纪给人类带来的新挑战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期性人口减少以及人口老化。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与蔓延全球的低生育率同时并生。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决定了低生育率的趋势在短时间内不会逆转。在很短时间内走完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过程的中国,所面临的人口老化与家庭变化的挑战也颇为艰巨。经济全球化与低生育率的大势要求对人口变化及其后果有全新的认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猛  赵海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缘于中国在渐进导入市场机制的同时,利用了"三低对三高"的历史机遇,即农村人口收入较低、资本存量较低和本土市场空间狭小,对应了城市与现代部门收入较高、投资回报率较高和国际市场广阔,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势能,实现了超高速增长。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中国必须坚定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佟新  
新型的国际人口迁移表现为:第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成为移民主流;第二,虽然移民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劳动型移民是移民主体。这些过程反映了社会不断向着现代性的方向发展。社会的现代性是全球化和个体化的双重过程。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有机的结构性链条,这些结构性链条以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以及制度要素为主要的纽带促进着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个体化过程具有的鲜明的个人主义取向正全面地取代传统社会的集体主义取向,时空重组和各种抽离化机制为国际人口迁移打开了新的社会空间。移民网络具有的社会资本的特征推动民间社会源源不断的迁移浪潮。新型的国际人口迁移蕴藏着各种危机与挑战,并建构着新的国际秩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燕  潘杨  陈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耀芳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环境保护相互紧密联系和影响,为了协调两者的关系,需要在国际社会和国家两个层面上建立新的规则。“金枪鱼与海豚案”以及后来在“WTO协定”中有关的制度性安排,比较恰当地体现了国际社会在这两个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建文  
资本全球化为资本在全球各国间自由流动的现象。资本全球化过程可分为:(1)个人、企业与国家的跨国商品贸易(间接的资本全球化),其起源可追溯至公元16与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而兴盛于19世纪末的自由贸易时代(在此年代,许多国际间的商品贸易都免征关税,故在国际间的贸易障碍几近于无的情况下,国际间的商品贸易热潮达到高峰),现今反而因关税壁垒及非关税障碍而较为减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自上世纪就开始席卷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影响如今似乎无处不在,互联网的兴起、跨国投资的兴旺、国际分工的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全球化"似一股浪潮汹涌澎湃,扑面而来.无论是一种"必然"的事实,还是"应然"的价值,无论它是否为人们欣然接受,我们都已经很难抛开"全球化"讨论和分析教育,教育也很难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瑞克·科维克  周一  
国家科学系统已融入全球科学系统,各国尽其所能利用全球知识以满足国家经济需求,然而只有科学家才能获取和利用丰富的全球知识。因此,国家的研究能力依赖于个体科学家的研究能力,他们进行国际合作和利用全球网络科学的能力是关键。全球科学之不断发展、自下而上、自治、自我监管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质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其动态的最好方法为探讨是什么推动了学术科学家的工作。笔者对全球科学作为一个主要由私人管理和规范性自我调节的机构与全球科学作为全球集体公共产品的贡献者之间的对比特别感兴趣,科学由国家驱动而非好奇心驱动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在实证方面,本文使用2000—2020年的发表、合作和引文数据来描述科学的全球化。科学的全球化意味着两种不同系统类型中的两种不同过程:科学增长在西方世界几乎完全归因于国际合著的发表,在发展中国家则是由国际合著和国内发表推动的。全球科学网络为新来者(国家、院校和研究团队)带来难以置信的机会。全球系统嵌入科学家自己制定的规则中,并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进行维护,民族国家在其科学政策中还有另一个主要的全球层面需要考虑。科学全球化为嵌入国家科学结构和参与全球网络的科学家提供了更多的代理权、自主权、合作性和自我监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建富  
全球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融入、参与全球化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核心的标志。30多年来,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中国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平衡、不协调的方面,必须统筹、协调、平衡发展,推进全国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钭晓东  黄秀蓉  
绿色壁垒作为环境问题跨界化及环境治理全球化的产物,是该开放体系的表征。绿色壁垒具双重属性:对于环境保护,其有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各国实际状况的差异与相关标准与规则的模糊性,也使其有被狭隘贸易保护主义者滥用,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可能。温州 CR 法案让我们意识到应对壁垒既需政府护航,更需各主体自觉;触摸到建构温州多中心环境行政范式的本土资源,更让我们感受到全球市民社会力量的涌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汉林  袁佳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影响中国收入分配的各个层面入手,通过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探讨了贸易全球化、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金融深化、科技进步、教育水平等对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全球化短期内会加剧中国的收入差距,原因可归结为"人口红利陷阱",但长期内将有助于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也会扩大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与深化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受教育程度提高和劳动力由低阶部门向高阶部门的转移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过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杨海平  
近期,关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一方面,英国脱欧、部分国家民粹思潮抬头、中美贸易争端等事件丛生,反全球化势头强劲。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以此为背景,有必要深入思考,在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激烈交锋中,中国该如何应对。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是基于生产要素、生活资料的全球流动形成的,是世界各个国家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