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1)
- 2023(10624)
- 2022(8691)
- 2021(7820)
- 2020(6679)
- 2019(14877)
- 2018(14762)
- 2017(28706)
- 2016(15188)
- 2015(16910)
- 2014(16715)
- 2013(16691)
- 2012(15160)
- 2011(13335)
- 2010(13748)
- 2009(13564)
- 2008(13506)
- 2007(12458)
- 2006(11092)
- 2005(10672)
- 学科
- 业(79268)
- 企(74197)
- 企业(74197)
- 济(67011)
- 经济(66889)
- 管理(66825)
- 业经(27290)
- 财(26880)
- 方法(26280)
- 农(22727)
- 务(19916)
- 财务(19894)
- 财务管理(19874)
- 制(19669)
- 企业财务(18802)
- 数学(17757)
- 数学方法(17621)
- 技术(16727)
- 农业(16344)
- 中国(15251)
- 体(15071)
- 贸(14331)
- 贸易(14321)
- 划(14088)
- 易(14014)
- 理论(13939)
- 策(13888)
- 和(13828)
- 体制(13073)
- 融(11742)
- 机构
- 学院(225747)
- 大学(221270)
- 济(100000)
- 经济(98191)
- 管理(93837)
- 理学(79783)
- 理学院(79088)
- 管理学(78309)
- 管理学院(77870)
- 研究(69651)
- 中国(57772)
- 财(50887)
- 京(45729)
- 财经(39130)
- 科学(36992)
- 江(35588)
- 经(35426)
- 所(33460)
- 农(33206)
- 中心(31957)
- 经济学(29883)
- 研究所(29353)
- 财经大学(28777)
- 北京(28652)
- 业大(28193)
- 州(27591)
- 商学(27503)
- 商学院(27244)
- 经济学院(26915)
- 农业(25746)
- 基金
- 项目(139596)
- 科学(113362)
- 研究(107374)
- 基金(103972)
- 家(87690)
- 国家(86894)
- 科学基金(77832)
- 社会(71412)
- 社会科(67818)
- 社会科学(67805)
- 基金项目(54510)
- 省(54357)
- 自然(48369)
- 教育(47980)
- 自然科(47341)
- 自然科学(47331)
- 自然科学基金(46586)
- 划(43962)
- 编号(42969)
- 资助(41445)
- 成果(34894)
- 业(33551)
- 制(33391)
- 创(32891)
- 部(31686)
- 重点(30573)
- 国家社会(29784)
- 创新(29769)
- 发(29612)
- 课题(28994)
- 期刊
- 济(119222)
- 经济(119222)
- 研究(69394)
- 中国(46026)
- 财(43819)
- 管理(41858)
- 农(32463)
- 科学(27308)
- 学报(25750)
- 融(24673)
- 金融(24673)
- 农业(22254)
- 大学(21465)
- 业经(21209)
- 技术(21060)
- 学学(20347)
- 财经(20121)
- 教育(20041)
- 经济研究(18152)
- 经(17368)
- 问题(15355)
- 国际(14297)
- 业(14251)
- 贸(14233)
- 技术经济(13249)
- 世界(12971)
- 财会(12878)
- 现代(12277)
- 商业(11399)
- 会计(11384)
共检索到352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春晖 唐要家
本文对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经营效率明显低下,在国外市场本土企业产品尤其是轿车和零部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是封闭的生产组织体制和跨国公司的分割式产业组织布局,导致本土汽车制造业陷入升级的"低端锁定诅咒"。为此,中国本土汽车制造业应通过生产组织体制的创新,实现在全球制造网络当中的将本土制造优势和国际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机协同,逐步获得汽车产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掌控汽车产品的"价值势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光亚 振佳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步伐密切相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更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因其在制定产业国际化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仍比较弱,应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出口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贵中 邓晓霞
入世以来,我国内资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减弱,外资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增强。内资汽车制造业中私营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而国有企业竞争力大幅削弱,外资在我国汽车制造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规模竞争力在我国内资与外资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化中发挥主导作用,效益竞争力的影响较小。与外资汽车制造业相比,我国内资汽车制造业的效益竞争力与规模竞争力还有较大差距。降低汽车制造业的创业门槛、鼓励内资汽车制造企业兼并重组是提升内资汽车制造业规模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研发创新是提升内资汽车制造业效益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贵中 谭远发
入世以来,广东、山东等地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增强,上海、吉林等地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减弱。规模竞争力主导了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化,效益竞争力的影响较小。企业数量与平均规模是影响规模竞争力的两大因素,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值是影响效益竞争力的两大因素。各地区角逐汽车制造业规模竞争的同时,更应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研发创新等途径提升当地汽车制造业的效益竞争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芳 赵彦云
愈来愈多的汽车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投资生产,可以说中国是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发展的世界舞台。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水平及发展态势愈来愈受到关注。本文借鉴国内外竞争力前沿研究,联系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建立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群的7大要素和48项指标的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了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及统计学原理;分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主要企业经济类型,展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系统分析,核心思想是把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作为国际型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标杆,与其他主要企业类型进行竞争力的系统分析,找出各类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劣势,并分析未来的竞争与发展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苗世迪 滕春贤 鄢章华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供应链的研究现状,针对当前汽车制造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首次从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合作竞争的角度,借助于变分不等式理论构建了汽车供应链链际竞争模型,通过对胜出链的求解,为汽车制造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的依据。
关键词:
SCE 变分不等式 汽车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华 耿弘
本文基于政府行为视角,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从政府干预效率、进入壁垒与市场自组织、政策法规、公共服务供给四个纬度,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成因,并相应地给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政府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张祥祯 吴艳 贺正楚
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从供给侧、需求侧的角度探索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结构和内容。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包括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三个子系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系统包括出口竞争、市场份额和产业内贸易三个子系统,依据这两个系统,评价和测度了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根据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来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构建互动指标和耦合的互动模型,采集2001-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两类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皆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略微下降的发展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倒U"型模式,目前属于中级协调阶段,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在金融危机过后发展较为平稳,但国际竞争力系统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2)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明显的"强-弱-强"M型小波动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很明显的"倒U"型模式,相较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发展质量目前改变了依靠增量推动的经济模式,进入较为平稳的"保质"发展模式。(3)预测结果显示,要坚持"保质"的经济模式,实现互动发展的稳中有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发现加入WTO后,相对于上述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WTO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本文针对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费景汉-拉尼斯分解等方法研究人口红利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了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地理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的增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物质资本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越高,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越明显,人口红利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关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因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池超 孙江明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跃 欧阳新琳
本文采用RCA指数、RRCA指数、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与RCA指数、TC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以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RCA指数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