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69)
- 2023(22255)
- 2022(18811)
- 2021(17362)
- 2020(14763)
- 2019(33548)
- 2018(33327)
- 2017(64042)
- 2016(35038)
- 2015(39376)
- 2014(39027)
- 2013(38503)
- 2012(34977)
- 2011(31263)
- 2010(31527)
- 2009(29418)
- 2008(28920)
- 2007(25577)
- 2006(22616)
- 2005(20254)
- 学科
- 济(139264)
- 经济(139070)
- 业(112989)
- 管理(109706)
- 企(98025)
- 企业(98025)
- 方法(63641)
- 数学(52597)
- 数学方法(51780)
- 财(41719)
- 农(41217)
- 业经(37683)
- 中国(36825)
- 制(30683)
- 贸(30655)
- 贸易(30636)
- 易(29763)
- 农业(27904)
- 务(27851)
- 财务(27754)
- 财务管理(27706)
- 学(27499)
- 企业财务(26242)
- 地方(26052)
- 理论(25669)
- 技术(23975)
- 和(23327)
- 银(22440)
- 银行(22370)
- 融(21996)
- 机构
- 学院(496884)
- 大学(495695)
- 济(199060)
- 经济(194805)
- 管理(193803)
- 理学(167103)
- 理学院(165268)
- 研究(164807)
- 管理学(162028)
- 管理学院(161123)
- 中国(125300)
- 京(105632)
- 科学(102315)
- 财(93779)
- 农(87727)
- 所(83279)
- 业大(76942)
- 研究所(75518)
- 中心(74824)
- 财经(74226)
- 江(74214)
- 农业(69069)
- 经(67553)
- 北京(66149)
- 范(62530)
- 师范(61818)
- 院(60005)
- 经济学(59672)
- 州(59411)
- 财经大学(55062)
- 基金
- 项目(335110)
- 科学(262442)
- 基金(242829)
- 研究(241254)
- 家(213412)
- 国家(211601)
- 科学基金(181263)
- 社会(151734)
- 社会科(143770)
- 社会科学(143730)
- 省(131057)
- 基金项目(127749)
- 自然(119360)
- 自然科(116646)
- 自然科学(116615)
- 自然科学基金(114507)
- 教育(111295)
- 划(110269)
- 资助(100730)
- 编号(97878)
- 成果(79307)
- 重点(75289)
- 部(73216)
- 发(70830)
- 创(70494)
- 课题(67539)
- 创新(65531)
- 科研(64256)
- 教育部(62587)
- 国家社会(62542)
- 期刊
- 济(219179)
- 经济(219179)
- 研究(142838)
- 中国(95754)
- 学报(82212)
- 农(80692)
- 管理(74577)
- 财(74353)
- 科学(73032)
- 大学(62677)
- 学学(59225)
- 农业(55124)
- 教育(52506)
- 融(44679)
- 金融(44679)
- 技术(44085)
- 业经(36821)
- 财经(36368)
- 经济研究(34708)
- 经(31233)
- 业(31110)
- 问题(29350)
- 贸(25706)
- 图书(24754)
- 版(24610)
- 技术经济(24304)
- 国际(23713)
- 科技(23528)
- 现代(22423)
- 统计(22314)
共检索到736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挺
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全球实体产业发展困局,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开始通过在产品中增加服务元素即制造业服务化来提升产品价值。而随着各国实体产业中服务元素比重的日益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服务化特征,产业服务化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基于G20国家数据,引入国家经济规模等变量参数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各国制造业服务化对实体产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发现,制造业服务化对国家外贸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一国融入世界市场的驱动力。具体而言,制造业服务化对一国出口具有正向影响,对一国进口具有抑制作用,不过其实际影响存在一定偏差。从双边贸易总额估计结果看,制造业总体及三个分行业内,随着贸易国家服务化程度的提升,贸易进出口总额均会受到推动,但重工业国际贸易所受的影响明显比轻工业大。此外,交通运输成本、国家经济规模总量、地理距离、语言文化共通性等对国际贸易流量也具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其中,双边贸易运输成本、地理距离与外贸额度负向关联,双边国家经济规模总量及语言文化共通性有利于拉动国际贸易发展。可见,为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制造业的服务化务必要重视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产业,避免在中低端制造业盲目进行服务化;务必要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上游扩展,加强对新知识的挖掘和创新研发,提高高端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实现制造产业配套服务的跟进,致力于为中低收入国家高端制造业提供高质素服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挺
文章分析的是我国制造业部门国际贸易频度加大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而在实体产业服务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内部就业岗位的模糊化,制造业部门中可以衍生出更多配套的生产型服务业岗位。实证结果证实,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外贸强度的增加会导致制造业从业人口比重下滑,而进入21世纪以后,外贸强度则与生产型服务业人口从业比例正相关。总体上,进口对于行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更大一些,而多年以来的贸易顺差则几乎没有对产业结构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关键词:
服务化 就业结构 国际贸易 生产型服务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明娟 邢孝兵 张建武
构建一个扩展的劳动力需求动态计量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对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检验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国内需求对制造业就业有显著正的影响,出口的就业影响效应大于国内需求;进口渗透以及出口导向引起的生产率变化对就业有消极作用,但都不显著;劳动力市场刚性对就业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玮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本文选取了与我国汽车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3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对影响1 999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出口贸易 引力模型 出口潜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国华
应用双边贸易引力模型,本文构造了由地理因素决定的我国各省区贸易开放度的工具变量,有效地克服了国际贸易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对我国地区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主要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来对劳动生产率起作用的。本文还发现,国际贸易对人力资本不同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引力模型 生产率 人力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来军 罗雨泽 刘畅 Saileshsingh Gunessee
引力模型在双边国际贸易检验中大量应用,得益于其理论基础研究。为了弥补和充实该模型理论研究的薄弱之处,本文依照自然科学规律和经济科学规律的逻辑一致性和不同之处,对其进行从纯物理模型到经济模型的过渡推导。为了识别引力因素对出口和进口的不同作用,解决传统文献没有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方向性,设计了无方向性的总量贸易模型(贸易总额)和有方向性的流量贸易模型(出口|进口)。选取非对称和对称两种性质的样本做经验检验,既检验了理论模型的现实可行性和应用性,又验证了模型及变量作用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的理论判断。经验检验对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文化距离、技术距离和政治距离等因素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有些结论支持重...
关键词:
引力模型 方向性 对称性 流量贸易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红梅 李国军 王克强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引力模型,构建了中国农业虚拟水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时空引力模型,以中国与40个贸易伙伴国1994~2008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与中国农业虚拟水国际贸易正相关的因素为农业劳动力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农业规模经济、需求方收入水平、汇率水平及加入WTO等,负相关的因素包括土地和水资源要素禀赋、全国GDP水平、价格水平及区域性经济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业虚拟水国际贸易的空间效应弱于其时间效应,时间效应明显。文章最后给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世海 杜子喆 赵玉崟
数字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能,制造业数字化是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OECD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对全球50个经济体出台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ICIO)和网络就绪指数(NRI)构建制造业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标。研究表明:各国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会显著阻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发达国家负向影响并不显著,对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细分领域内,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连通性、跨境支付均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阻碍作用,知识产权和其他限制性措施的阻碍作用不显著;按制造业行业研发密度分样本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密度越高的行业受到的阻碍作用越大,阻碍程度按高研发密度、中高研发密度、中研发密度、中低研发密度依次递减;按制造业行业要素密集度分类分析发现: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均受到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文平
以异质性企业为标志的新新贸易理论的诞生推动了贸易流量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研究。现有的引力模型研究只就贸易领域的某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以贸易理论为线,系统梳理了以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引力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新进展,对比和评析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引力方程 贸易理论 贸易流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凌远 李晓敏
自引力模型被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以来,由于其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该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同时,由于服务贸易的崛起,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领域也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基础的争论以及其在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试图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的应用厘清略思路。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理论基础 实证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研究目标:围绕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制造业相关行业贸易和生产的异质性影响进行机理分析、经验估计和效应模拟。研究方法:基于Anderson和Wincoop(2003)的结构引力模型在行业层面上阐述中美贸易摩擦对制造业格局的影响机理;使用2002~2016年的经验数据估计各行业的贸易替代弹性;将行业贸易替代弹性等经验估计值引入反事实模拟,使用Anderson等(2015)的GEPPML方法模拟中美贸易摩擦经济效应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敏感行业中贸易政策(RTAs和进口关税)的出口效应和产出效应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总体来看,美国发动贸易摩擦对其实现"重塑经济独立"的目标没有实质性意义,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步伐;推进RCEP的生效实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中国对策;中美贸易摩擦和RCEP的实施可能会为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RCEP成员国相关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研究创新:绝大多数贸易政策效应研究直接选取截面数据进行反事实模拟,没有考虑经验事实中不同行业贸易替代弹性的差异;现实中贸易摩擦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聚焦敏感行业进行行业层面的深入研究有更好的现实意义。研究价值:为后续中美贸易摩擦效应评估和对策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证范式的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帅雄 罗来军
技术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差距能够促进国际贸易。但是,技术差距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为了检验技术差距的实际作用,本文运用最新引力模型方法,推导与建立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模型,而后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双边国之间的显著技术差距妨碍了国际贸易,即妨碍双边国际贸易总量,也妨碍双边国之间的出口和进口。本文结论为双边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时双边国际贸易额会明显下降提供了实际证据。
关键词:
流量模型 技术距离 方向性 双边国际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帅雄 罗来军
技术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差距能够促进国际贸易。但是,技术差距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为了检验技术差距的实际作用,本文运用最新引力模型方法,推导与建立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模型,而后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双边国之间的显著技术差距妨碍了国际贸易,即妨碍双边国际贸易总量,也妨碍双边国之间的出口和进口。本文结论为双边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时双边国际贸易额会明显下降提供了实际证据。
关键词:
流量模型 技术距离 方向性 双边国际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焱 王孟孟 黄庆波
随着中国和澳大利亚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产业内贸易方式会代替产业间贸易方式成为服务贸易的主流。利用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库2000年~2011年的中澳双边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对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发现在双边服务贸易中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所占的比重偏低。进一步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规模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圆
本文以制造业及其进出口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的影响,并特别强调加工贸易和FDI在这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人均实际GDP提高所引起的对环境管制更规范的要求,是制造业污染强度下降最主要的因素,同时出口品的污染排放强度小于进口品的事实,证实对外贸易优化了中国的产业结构,也是利于环境的。加工贸易对制造业生产和出口的"清洁"也起到了显著作用。
关键词:
污染强度 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 加工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贸易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基于制造业行业的经验研究
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就业影响的经验研究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测度
国际贸易对我国行业间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工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和VAR的分析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测度:基于OECD发布DSTRI的经验研究
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的测度
国际贸易、外部技术机会与国内R&D投入——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