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1)
2023(13112)
2022(11002)
2021(9762)
2020(8493)
2019(18775)
2018(18689)
2017(36907)
2016(20071)
2015(22136)
2014(22017)
2013(22078)
2012(20424)
2011(18435)
2010(18621)
2009(17910)
2008(18081)
2007(16515)
2006(14549)
2005(13601)
作者
(58445)
(49085)
(48827)
(46464)
(31542)
(23518)
(22183)
(18688)
(18414)
(17698)
(16894)
(16496)
(16068)
(15734)
(15603)
(14986)
(14442)
(14307)
(14246)
(13964)
(12271)
(12132)
(12033)
(11194)
(11124)
(11002)
(10885)
(10778)
(9839)
(9690)
学科
(93130)
经济(92990)
(89058)
(80847)
企业(80847)
管理(78852)
方法(44050)
数学(35348)
数学方法(35092)
(33011)
业经(28873)
(27935)
(23804)
财务(23783)
财务管理(23745)
企业财务(22648)
(22568)
农业(20004)
中国(19983)
技术(18689)
(17053)
(17047)
环境(15999)
(15646)
(15598)
贸易(15593)
(15274)
(15213)
(15175)
理论(15073)
机构
学院(300699)
大学(298272)
(131149)
经济(128820)
管理(119454)
理学(103031)
理学院(101991)
管理学(100737)
管理学院(100150)
研究(97079)
中国(77439)
(65669)
(61895)
科学(56564)
财经(51943)
(51511)
(49190)
(47202)
(46036)
中心(44208)
研究所(44071)
业大(42735)
经济学(41327)
农业(40499)
北京(38626)
财经大学(38541)
经济学院(37501)
(35862)
(34806)
商学(34792)
基金
项目(195255)
科学(156430)
基金(146270)
研究(141694)
(126945)
国家(125880)
科学基金(109763)
社会(94126)
社会科(89417)
社会科学(89397)
基金项目(76592)
(74790)
自然(70777)
自然科(69147)
自然科学(69130)
自然科学基金(68003)
教育(63994)
(62387)
资助(60552)
编号(54120)
(44882)
重点(43647)
成果(43572)
(43258)
(41531)
(41190)
(40935)
国家社会(39978)
创新(39712)
教育部(38859)
期刊
(146499)
经济(146499)
研究(88775)
中国(55534)
(55405)
管理(48946)
(47629)
学报(43809)
科学(42375)
大学(34286)
学学(32903)
农业(32406)
(31128)
金融(31128)
财经(27361)
技术(25161)
业经(24367)
(23461)
经济研究(23185)
教育(22751)
(19650)
问题(19389)
技术经济(17112)
财会(15547)
(15498)
世界(14920)
现代(14606)
商业(14103)
统计(13911)
(13839)
共检索到44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肖挺  
文章旨在通过2000-2009年期间数据研究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体以及不同行业之间传统生产率以及能源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相比于传统生产率,在核算能源生产率过程中纳入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非期望型产出。分别采用DEA-Malmquist以及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两类生产率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分经济体以及分行业两类生产率进行了收敛性的检验。研究指出制造业在经济体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δ收敛特征均不明显,但除了重工业的传统生产率,其他分经济体以及分行业之间两类生产率都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总体上能源效率的收敛速度低于传统效率,但在不同行业及经济体之间,收敛的态势与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翔  李小平  周大川  
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变化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相对干净类行业和高技术类行业具有较高的碳生产率,相对污染类行业和中低技术类行业的碳生产率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不同分类的行业所具有的收敛特征不尽相同。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具有正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负的结构效应。在低碳经济时代,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术创新、优化行业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如浓  吴玉鸣  邹小芃  
文章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了2001-2016年浙江省28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并检验了其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浙江省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其增长主要归因于技术变化,而技术效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提升碳生产率水平的作用;浙江省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没有呈现出显著的σ收敛,但具有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相对污染类行业和相对清洁类行业呈现异质性的收敛特征;企业规模和资本深化对碳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能源消费结构对其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推进技术创新、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资本深化是提高浙江省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关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春娜  
本文构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生产函数,并根据企业微观面板数据,采用OP模型和收敛模型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全国层面及区域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显示:2002~2011年中国制造业全国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6%,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11年仅为-2.14%;在地区差异上,东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要低于中西部地区;收敛分析显示,全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既不存在β收敛也不存在σ收敛,但却存在"俱乐部"收敛,即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内部各自收敛;同时,本文的分析还显示,资本增长率和研发投入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正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玛丽亚木·阿不都热合曼  陈军  阿布来提·依明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从行业、时期和地区三个角度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异质性,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服务型制造业总体TFP呈增长趋势,2008年之前高速增长,2008年之后呈明显放缓趋势;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上升幅度有限;TFP增长在细分行业和地区间呈明显异质性;行业间存在收敛,行业内均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收敛速度最快;东、中、西各地区TFP增长存在显著的收敛和绝对收敛现象,中西部收敛速度快于东部,呈现"俱乐部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玛丽亚木·阿不都热合曼  阿布来提·依明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16年西部地区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进行测算,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对西部地区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并探究影响TFP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西部地区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各省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西南地区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快于西北地区;技术进步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规模效率的上升幅度有限;西部地区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迹象,西部各省份之间差距逐步在缩小;工业化水平、企业规模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育松  安烨  Ka Zeng  
文章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以2000—2015年30个省份饮料制造业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饮料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趋势以及收敛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饮料制造业TFP提高的动力源泉为技术进步;中国及三大区域的饮料制造业TFP增长率呈现出"倒U型"态势,中部和西部地区饮料制造业的TFP增长率显著地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饮料制造业的TFP增长率显著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饮料制造业TFP增长呈现出不显著的绝对收敛及显著的条件收敛特征,而三个区域的饮料制造业TFP增长呈现出显著的条件收敛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士健  权英  宋立群  
文章基于2006—2015年我国服务型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从时期、产业和地区三个角度对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并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TFP变动的因素。研究发现:服务型制造业的TFP指数、技术效率指数呈绝对β收敛趋势,但技术进步指数具有绝对β发散性;细分产业间的绝对β收敛性明显;服务型制造业在区域上具有明显的俱乐部趋同性,东、中、西部地区内部的绝对β收敛速度均明显高于总体水平;条件趋同研究表明,行业规模、盈利状况、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士健  权英  宋立群  
文章基于2006—2015年我国服务型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从时期、产业和地区三个角度对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并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TFP变动的因素。研究发现:服务型制造业的TFP指数、技术效率指数呈绝对β收敛趋势,但技术进步指数具有绝对β发散性;细分产业间的绝对β收敛性明显;服务型制造业在区域上具有明显的俱乐部趋同性,东、中、西部地区内部的绝对β收敛速度均明显高于总体水平;条件趋同研究表明,行业规模、盈利状况、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度等是形成服务型制造业TFP行业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影响力度各不相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以文  周勤  毛春梅  李卫红  
中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呈现收敛趋势。利用TiVA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采用附加值贸易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GVC1.0、GVC2.0、GVC3.0),在GVC1.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不断下降,在GVC2.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加速上升,在GVC3.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稳步上升。构建全球价值链位置收敛计量检验模型,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β发散和条件β收敛。研究结论可为促进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位置提供新证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春娜  
构建内生技术进步的微观生产函数,并运用OP方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测算资本回报率,这种测算方法可避免参数估计的有偏性,也可避免传统边际产出法所造成的对资本回报率的低估。运用该方法测算整体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并判断其收敛性,分析结果显示:在2001~2015年间的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平均值是8.79%,明显高于传统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从所有制看,股份合作制企业资本回报率最高,国有企业资本回报率最低;从行业看,传统制造业资本回报率较高,先进制造业资本回报率较低;从整体看,资本回报率存在β收敛,但并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春山  李天国  
利用2001—2015年中韩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和比较中韩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着重考察附加环境约束前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内,中国制造业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附加环境约束时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均高于韩国;中韩两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区别在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韩国则主要归因于效率变化。进行环境修正后,韩国制造业各子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有升有降,而中国制造业各子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多数得到改善。同时,中国的不少制造业部门被识别为技术创新行业,表明环境规制对这些行业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娜  Myeong-Kee Chung  
文章利用中国和韩国制造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扩展生产函数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研究了各制造业行业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文章的研究发现:2001~2011年我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平均增长速度较快,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落后于韩国。比较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发现:中国所有行业在平均意义上前者大于后者,而韩国则平均前者小于后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鹏  
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进行结构分解的基础上,本文对1988-2005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88-1997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具有显著的扩大趋势,生产率增长效应是主导因素;而在1998 ̄2005年,地区差距显著缩小,其决定性因素则是劳动力转移导致的结构转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