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9)
- 2023(10359)
- 2022(8768)
- 2021(8368)
- 2020(6853)
- 2019(15452)
- 2018(15185)
- 2017(28613)
- 2016(15405)
- 2015(17140)
- 2014(16597)
- 2013(16256)
- 2012(15170)
- 2011(13966)
- 2010(14210)
- 2009(13519)
- 2008(13238)
- 2007(11860)
- 2006(10869)
- 2005(10131)
- 学科
- 济(61771)
- 经济(61700)
- 管理(44552)
- 业(42086)
- 企(33773)
- 企业(33773)
- 方法(22693)
- 中国(22024)
- 数学(19763)
- 数学方法(19509)
- 农(19481)
- 财(16563)
- 贸(16213)
- 贸易(16200)
- 易(15912)
- 制(14651)
- 业经(13649)
- 策(13306)
- 银(12457)
- 银行(12456)
- 农业(12362)
- 行(12078)
- 地方(11314)
- 融(10905)
- 金融(10904)
- 环境(10345)
- 学(10301)
- 划(9941)
- 体(9624)
- 和(9028)
- 机构
- 学院(213177)
- 大学(211876)
- 济(99021)
- 经济(97198)
- 管理(80627)
- 研究(78099)
- 理学(67807)
- 理学院(67094)
- 管理学(66255)
- 管理学院(65815)
- 中国(63117)
- 财(47071)
- 京(45133)
- 科学(41303)
- 所(37817)
- 财经(36152)
- 中心(35733)
- 研究所(33721)
- 江(32949)
- 经(32929)
- 经济学(31239)
- 北京(29385)
- 农(29090)
- 范(28515)
- 师范(28344)
- 院(28130)
- 经济学院(27977)
- 财经大学(26598)
- 州(25962)
- 业大(24457)
- 基金
- 项目(131969)
- 科学(105986)
- 研究(103220)
- 基金(97635)
- 家(83407)
- 国家(82725)
- 科学基金(71255)
- 社会(67970)
- 社会科(64610)
- 社会科学(64602)
- 基金项目(49005)
- 省(48293)
- 教育(47694)
- 自然(42385)
- 编号(42204)
- 划(41524)
- 自然科(41418)
- 自然科学(41408)
- 资助(40956)
- 自然科学基金(40708)
- 成果(35943)
- 部(31092)
- 课题(29900)
- 重点(29892)
- 发(29849)
- 国家社会(28995)
- 教育部(27522)
- 中国(27489)
- 创(27469)
- 性(27383)
共检索到343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全球变暖,减排就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措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对排放空间的需求强烈。在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坚持认为中国应该承担减排义务。特别是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展开,发达国家之间的大国合作更为紧密,日益联手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施压。文章主要讨论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博弈中,中国应对战略中应该注意的三方面策略:完全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可能;无条件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势必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有条件"地...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减排 中国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涛 许学工 刘文政
博弈论能够解释许多经济活动和国际关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对《京都议定书》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争斗进行了分析,指出各利益集团之间斗争的内在原因,并对中国在新一轮谈判中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由于《京都议定书》生效,而美国仍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并同时抛出自己的减排方案,这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减排博弈。面对美国等一些国家施加的压力,中国在这场新的博弈中要有所准备,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既要维护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又要有助于减排。
关键词:
博弈论 碳减排 《京都议定书》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密
尽管2009年的全球经济出乎意料地从危机的巨大冲击中快速复苏,但大起大落之间留下了大量需要调整和弥补的空间。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在"急刹车"和"猛加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解俊贤 徐伟欣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无法免责,特别是贸易大国。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失衡中的顺差国,面临挑战,要积极应对,才可确保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贸易失衡 顺差 逆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晓灵
是什么导致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失衡?为什么是穷国把钱借给富国?欧盟在债务问题上为何纠结?为什么要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国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新形势?一、国际货币体系不完善是本次金融危机重要的制度根源1.美元与黄金脱钩是各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外部因素。二战之后全球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核心就是双挂钩:美元和黄金挂钩,一盎司兑换35美元,各国的货币和美元挂钩,基本上保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宏兵 柴范 翟瑞瑞
随着全球网络安全规则竞争加剧和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碎片化、滞后化等困境日益凸现,积极推动和参与全球多边框架下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制定是中国建设数字强国的必然要求。在归纳跨境数据流动的全球态势和治理现状基础上,通过比较RCEP、CPTPP和DEPA等区域协定中的跨境数据流动条款,剖析三者在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上的差异性,发现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协定强调最大化跨境数据流动自由,同时兼顾数据主权安全保护,发展中国家更加包容性地注重平衡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与国家主权安全,聚焦数字贸易议题的区域协定DEPA对全面的数据开放和自由的跨境数据流动更为关切。在此基础上,运用因素分析法探讨影响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跨境数据流动治理选择分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现实、行为偏好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并对中国参与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提出具体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忠远 孙兴杰
在全球化分裂背景下,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过渡至制度型开放的必要性显著提升。“制度学习”与“制度创新”是制度型开放下的两种基本行为选择,并将形成“制度相容”和“制度互斥”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不仅要在短期内抑制全球化分裂带来的风险,中期内为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更要在长期内通过推动制度创新和提升制度质量来支撑中国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中国制度型开放面临着全球化分裂、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意识形态因素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应坚持以制度质量提升为导向、制度学习和制度创新并重、通过深化对内改革促进对外开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荣春
经济危机使全球服务外包产业深受影响。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金融服务外包领域出现巨额合同交易显著减少、辅助性后台外包需求加快释放、国际金融机构海外自营中心外部化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出现"反向式增长"等新趋势。经济衰退背景下,国际金融机构加快业务转移和重组趋势明显,对外开放和竞争加剧也将加快释放国内金融机构的外包需求,跨国服务商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本土服务商迅速提高综合竞争力加之中国具有的多种竞争优势,后危机时代有望支持其成长为新的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中心。为加快产业发展,应在全面培育市场主体和积极改善外部环境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法渊源,它建立了集权治理模式,其“自上而下”的减排规则形塑了气候治理国际公权力的雏形。而《巴黎协定》却打破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治理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分权治理模式。各缔约国需要自主推动气候多边进程,但由于受到公共卫生危机及俄乌冲突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规则体系依托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法治分殊制衡。减排规则变迁加剧了各缔约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面的分歧,为体现国家自主性与规则协同性共存的互动效果,中国应当积极应对“气候保护主义”倾向,在参与全球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力争主导制定全球碳市场多边合作的国际规则。加快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其他沿线国家气候合作的法律方案,体现发展中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担当,共建应对气候变化的人类与自然之生命共同体。
关键词:
气候多边进程 减排规则 气候谈判 碳中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育谋
创立于1932年的香港恒生银行是香港第二大上市银行,汇丰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2002年和2003年恒生银行均被《亚洲金融》和《财资》杂志评选为"香港本地最佳银行"。而其已有35年历史的恒生指数业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2004年5月,香港恒生银行出巨资17.26亿元人民币参股兴业银行,成为占股15.98%的第二大股东。这是恒生银行成立71年来进行的惟一一次大规模的股权投资,而这一事件,也成为恒生银行快速抢占内地市场的一个鲜明的标志……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敏 刘虹
从溢出效应视角出发研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碳减排投入策略问题,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供应链各利益主体对于碳减排投入的策略选择和演化稳定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游企业投入碳减排决策的稳定状态主要与减排投入成本和收益、"搭便车"行为所支付的补偿成本和所获得的额外收益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者还进一步探讨了在政府调控下基于奖惩机制的演化过程,分析奖惩金额与比例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仿真分析验证了演化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福周 唐佳
为有效解决政府监管环境下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策略选择问题,构建了第三方力量监督下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建立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二者的演化稳定策略;以建筑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不同参数设定下模型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政府行为和企业决策之间相互影响,当政府加大对企业坚持传统生产方式时的处罚力度、增大政府监管成功时所获直接收益和额外收益、增强第三方力量监督力度时,企业更倾向于低碳生产模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提高减排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形成政企共治的良好态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美顺
运用联立方程的广义矩系统估计方法,考察了1985~2013年中国城市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评估了不同时段的减排收益与成本。结果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1%,可增加GDP 0.671%,但同时推动碳强度上升0.274%;化解城市化与碳减排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降低减排的经济成本,发展第三产业,而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等措施则需要甄别选用;2005~2013年期间,中国碳减排的单位成本是前10年的2.05倍,过快的第二产业比重降速与清洁能源比重增速是减排成本快速上升的根本原因;未来减排策略的重点是:短期内为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必须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的能耗强度和能源强度在2014~2...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丹 戢守峰
针对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以及供应链碳减排投入的问题,在供应商过度自信-零售商理性-消费者低碳偏好的特征组合下,分别建立单一碳政策下的基本模型和联合碳政策下的拓展模型,研究供应链成员行为偏好和碳政策参数对供应链减排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低碳供应链将不再"低碳",碳政策失效;过度自信的供应商会加大碳减排投资(高于理性的供应商),以短期交易为目标的零售商应该积极寻求一个过度自信的供应商。数值算例表明,无论从减排量还是减排率的角度,碳税与碳交易联合政策的减排效果最佳;对于清洁型行业,政府(碳交易市场)应加强碳约束,对于污染型行业,政府(碳交易市场)应降低碳约束。上述结论为供应链企业做出合理的减排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凯华 李后建
结合当前GDP导向下的晋升激励与层层加压的减排任务考核现实.立足于政治经济学角度.提出了政企合谋下策略性减排困境的假说.并利用1997 -2011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双向固定效应下的普通面板与空间计量的检验。实证分析发现.相对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污染天堂以及财政分权假说.晋升压力下本地晋升官员与企业合谋追求产出最大化的行为才是导致废气排放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而即使考虑到政策时滞效应以及地区之间的空间依赖效应之后.政企合谋核心变量始终显著.但其他污染假说的备择变量依旧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政企合谋导致外溢性物品排放恶化的假说十分稳健;同时.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年度虚拟变量表明.尽管减排约束影响了合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