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5)
2023(8866)
2022(7181)
2021(6467)
2020(5493)
2019(11864)
2018(11673)
2017(22623)
2016(11657)
2015(12685)
2014(11852)
2013(11922)
2012(10777)
2011(9363)
2010(9728)
2009(9613)
2008(9686)
2007(9070)
2006(7976)
2005(7391)
作者
(31490)
(26352)
(26235)
(24336)
(16857)
(12313)
(11736)
(9866)
(9677)
(9439)
(8809)
(8723)
(8669)
(8125)
(7927)
(7824)
(7738)
(7595)
(7437)
(7377)
(6311)
(6240)
(6206)
(6028)
(5924)
(5869)
(5795)
(5693)
(5228)
(4956)
学科
(72093)
(68297)
企业(68297)
(54330)
经济(54266)
管理(53965)
业经(24774)
方法(20691)
(20033)
(19411)
技术(18662)
(16546)
财务(16537)
财务管理(16525)
企业财务(15606)
农业(14630)
(13861)
技术管理(13282)
数学(12899)
数学方法(12828)
中国(12698)
(12391)
理论(11774)
(11729)
(11565)
企业经济(10899)
经营(10543)
(10171)
(10032)
银行(10025)
机构
学院(167858)
大学(160671)
(78044)
经济(76850)
管理(73603)
理学(62556)
理学院(62055)
管理学(61568)
管理学院(61231)
研究(51272)
中国(44623)
(35834)
(33138)
财经(27855)
(26894)
科学(26654)
(25319)
(25223)
(24687)
中心(23756)
经济学(22562)
商学(22273)
商学院(22082)
研究所(21638)
(21002)
北京(20820)
业大(20766)
经济学院(20298)
财经大学(20267)
经济管理(19978)
基金
项目(103913)
科学(85363)
研究(81026)
基金(76810)
(64439)
国家(63777)
科学基金(58074)
社会(54849)
社会科(52199)
社会科学(52189)
(42444)
基金项目(40622)
自然(35342)
教育(34809)
自然科(34643)
自然科学(34637)
自然科学基金(34140)
(32909)
编号(31459)
(30065)
(29635)
资助(29181)
创新(26435)
成果(24258)
(23587)
国家社会(22863)
(22704)
(22696)
重点(22672)
课题(21068)
期刊
(93153)
经济(93153)
研究(52224)
管理(35622)
中国(34411)
(31757)
(25035)
(19989)
金融(19989)
科学(19675)
业经(17692)
技术(17342)
农业(17198)
学报(16095)
经济研究(14625)
财经(14298)
大学(13850)
教育(13627)
学学(13168)
(12551)
技术经济(12339)
(12304)
问题(11366)
现代(10122)
财会(10103)
世界(10040)
(9970)
科技(9899)
商业(9703)
国际(9469)
共检索到264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涛  
各国(地区)信托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彼此借鉴、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大同"与"小异"并存的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地区)信托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彼此借鉴、不断推陈出新;在某些产品的开发思路上独辟蹊径,而在更多领域常常又殊途同归,形成了"大同"与"小异"并存的格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赤  
本文研究了融资类信托计划的金融属性,分析了其现存问题的症结所在——刚性兑付的隐性机制。正是由于信托公司"刚性兑付"的隐性承诺的存在,使本该属于直接融资范畴的信托计划异化为一种间接融资工具,其业务类型也从"类企业债"异化为"类金融债",平添并强化了信托公司自身的兑付风险。要解决"刚性兑付"所带来的问题,使信托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对信托业务进行转型升级的制度创新。本文提出了信托业务创新的一个设想——附信托私募企业债,并探讨在目前的环境下该项创新业务的可行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季红  
对我国信托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季红自1979年信托业在我国恢复,迄今已有16年。16年来信托业历经曲折,几经整顿,艰难成长。虽然信托业已与银行、保险业一起成为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但由于我国发展信托业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国家专业银行业务不足,没有把信托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成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对我国的信托行业和资管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意义上的信托业定义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信托行业的内涵和外延得以全新明晰界定,"大信托"时代已然全面开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晟  周青  耿瑞利  
分析了中国信托业的发展现状和服务创新特点,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信托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评价了2009—2013年中国信托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证明了该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中国信托业服务创新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成  
中国信托业应深刻认识信托对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作用,更加注重行业规划、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以及市场协调等,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清  
本文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信托业发展趋势及其启示,并从市场定位、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业务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琳  王辉  
表决权信托作为信托投资公司的一项特色业务,可以在股权类国有资产运作、优化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的相对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此项业务,信托投资公司具有自身优势,但在某些方面尚需完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祥林  杨建林  
在分析我国信托业当前的发展环境和机遇的基础上,就我国信托公司业务创新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了扬长避短,进军产业市场是我国绝大多数信托公司生存、发展、强大的必由之路;分析了今后几年信托公司选择项目的一些方向;着重讨论并指出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质专利项目信托投资是低风险、高收益业务创新中的一种体现,也是信托公司业务多元化、分散和规避风险的实际需要。论文最后从信托资金的安全、信托投融资项目回报率的确定、信托计划如何上规模这三个方面讨论了当前我国信托公司业务创新中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艳  
资管新规是为了切断金融监管制度套利的链条,规范资管业务发展,打破刚性兑付,引导社会资金"脱虚向实"。资管新规的相关规定对信托公司的业务方向、利润来源、组织架构、信息披露、人员配备及激励方式等都会带来显著影响,信托公司原有的业务模式会被打破,信托行业需要重新探讨和构建新的业务框架,积极发展主动管理业务,适应资管行业新的监管要求和竞争格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龙  
信托之路自1979年新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成立以来,信托行业已经走过35个春秋。很多人在回顾信托的历史时,喜欢用历次整顿来划分,但是笔者更愿意从发展的角度,把信托行业迄今为止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法两规"颁布前是信托行业的野蛮生长阶段,中国的信托机构从设立到宏观管理,再到业务运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由于信托相关制度建设的缺失以及功能错位与定位模糊,整个行业在缺乏发展的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武飞  
中国的信托业诞生于银行的兼营业务,在公私合营中逐渐萎缩,改革的开放后扮演着改革实验田和排头兵的作用,多次突破"红线",演变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坏孩子"。经多次规范、整顿后,在以《信托法》为代表的"一法三规"的法律框架内,逐渐成长为中国第二大金融产业,在促进非银行金融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也为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忠庆  高鹰  
一、基本案情2012年6月,A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B房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合作,并签订增资协议,增资金额为人民币6亿元整,其中部分为增加注册资本,其余转增资本公积。增资完成后A公司作为B公司的股东,并持有16.02%的股权。2014年5月,A公司与B公司原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A公司将所持B公司股权转让给B公司的原股东,转让价格7.02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启云  李文君  
我国信托业大多已具备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实力。目前基金业的低收益、高费率的现状也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发展我国的基金业。由于信托业投资渠道广阔,投资工具多元化.能够真正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因此,我国信托业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阐述了我国信托业基金管理的现状及其在基金管理方面的优势,结合基金类别,分析了我国信托业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