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8)
2023(10842)
2022(9317)
2021(8835)
2020(7663)
2019(17709)
2018(17769)
2017(33423)
2016(18494)
2015(21482)
2014(21796)
2013(21681)
2012(20539)
2011(18920)
2010(19061)
2009(18138)
2008(18200)
2007(16705)
2006(14571)
2005(13404)
作者
(56052)
(46920)
(46816)
(44869)
(29849)
(22482)
(21553)
(18359)
(17845)
(16836)
(16077)
(15850)
(15221)
(15046)
(14951)
(14568)
(14078)
(13832)
(13674)
(13620)
(12028)
(11561)
(11433)
(10845)
(10654)
(10644)
(10502)
(10387)
(9580)
(9494)
学科
(80621)
经济(80537)
管理(51515)
(46944)
(37488)
企业(37488)
方法(36735)
数学(31978)
数学方法(31698)
中国(23927)
(21167)
(20976)
(18848)
(17219)
贸易(17213)
(17045)
(16802)
业经(15747)
(13856)
银行(13820)
理论(13598)
(13498)
金融(13489)
农业(13366)
(13266)
地方(13106)
(12741)
(12741)
财务(12694)
(12658)
机构
大学(283745)
学院(277465)
(118102)
经济(115703)
研究(101740)
管理(100762)
理学(84957)
理学院(83927)
管理学(82417)
管理学院(81877)
中国(78339)
(62097)
科学(61414)
(55729)
(53205)
(48430)
研究所(48271)
中心(46033)
财经(44154)
(42066)
北京(40036)
业大(40028)
(40026)
(38592)
农业(38297)
师范(38222)
经济学(37777)
(35823)
经济学院(34060)
(33479)
基金
项目(175986)
科学(136934)
研究(129359)
基金(127768)
(112418)
国家(111537)
科学基金(92990)
社会(81366)
社会科(77027)
社会科学(77006)
基金项目(65892)
(65498)
教育(59640)
自然(58211)
(57065)
自然科(56858)
自然科学(56837)
自然科学基金(55865)
资助(53934)
编号(52770)
成果(46021)
(40490)
重点(40193)
(37637)
课题(36765)
(35077)
国家社会(34654)
教育部(34421)
科研(33742)
中国(33532)
期刊
(130607)
经济(130607)
研究(86567)
中国(57197)
学报(48138)
(44865)
(43474)
科学(41434)
大学(35289)
管理(35104)
学学(32595)
教育(32269)
农业(29204)
(25591)
金融(25591)
财经(23537)
技术(23328)
经济研究(22003)
(20325)
业经(18750)
图书(18538)
问题(18086)
(17031)
(16702)
国际(15212)
世界(14974)
统计(14355)
技术经济(14096)
(13961)
理论(13874)
共检索到428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卫兵  
全球信息公开法评级体系在信息公开全球化推广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评级机构期待该评级体系有助于明确各国信息公开法律和国际标准之间的内在差距,并为各国今后信息公开改革运动指明方向。但是,评级体系的固有缺陷,包括主动公开指标的缺乏以及没有兼顾到信息公开法律实施,不利于各国最终提升其透明度,尤其对于我国更是如此。今后评级体系应增加主动公开评估指标,并明确那些直接影响法律实施的指标,在提高其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卫兵  
个人信息例外是信息公开法中的一项例外。个人信息例外只是针对属于自然人的信息。虽然属于个人的信息很多,但是一些信息可以被明确排除在个人信息之外。在特定情形下,个人信息是可以公开的。除此之外,个人信息是否公开则取决于公共利益衡量。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荣恩  丁豪樑  郭继丰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中国的主体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评级行业也在扭曲的状态下蹒跚前行。鉴于此,需要通过推动主体信用评级,夯实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确立信用评级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加速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缓减国内外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减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安全程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廖仁光  臧凤梅  
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不可或缺性已为人们所共识。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仍然不高。为此,笔者提出了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内涵,并制定了一个经过文检课教学实践检验,比较成功的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估标准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超  
支付、清算和结算体系监管框架是金融理论和实践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评述了美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监管主体和主要的法律制度,对比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文章主要透视其支付清算和结算体系监管框架的运行机制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中美支付清算结算体系的基本差异。最后,结合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深入探讨中国现代支付清算体系未来的发展取向,期冀为监管当局提供一个未来改革的可参考视角。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晓军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口长寿风险的增强,世界各国的公共养老金体系普遍面临日益严重的支付压力,制度的偿付能力和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但实践中,对于如何评估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偿付能力还没有形成全球一致性的原则与方法,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将在文献学习和国际经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上两种代表性的公共养老金体系偿付能力评估模型进行评析,以期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偿付能力评估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续补   刘彤   秦春秀   时莹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国家政策、研究文献、公众访谈资料在内的多源数据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旨在更全面地评估信息公开质量,明确当前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的放矢,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方法/过程]利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国家政策、研究文献、访谈资料共计32份数据作为原始资料,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验证编码结果可信度。[结果/结论]构建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分为基础保障、执行过程、社会效应以及核心内容4个维度,包括资源建设、流程管理、服务提供、传播载体、公众体验、政民互动和信息内容7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并给出了各指标的含义和类属,为有效开展更全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王超  张旭  
中国上市银行在合规项目披露指数、自愿披露指数、自愿披露风险性项目比率、风险性信息自愿披露比率等信息披露指数方面与国际银行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不断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建立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婷  陈凯华  卢涛  穆荣平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大设施")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为促进我国大设施的管理与发展,充分发挥大设施投资建设的价值,迫切需要开展综合效益评估,这也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管理机构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覆盖大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多维度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实例应用研究。主要贡献:一是在对大设施及其综合效益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揭示了大设施综合效益的实现过程和构成;二是构建了"评估阶段+评估目标+利益相关者"三维评估框架,可体现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大设施的特点,可考虑对于科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集群效益的评估目标,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效益需求;三是建立了较完备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为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大设施综合效益的评估提供了系统性的多维评估维度和指标选择;四是以FAST为例进行了评估体系的实证应用研究,为全面评估和掌握FAST综合效益提供了系统性的证据,国内尚属首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习祥  梁传杰  
认为我国学位点评估体系存在着政府合格评估引导不够、社会中介教育评估机构缺失、研究生培养单位自我评估意识不强和三类评估协同不力等主要问题。指出学位点评估体系改革要构建合理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学位点评估体系,加强政府合格评估的引导作用,积极培育社会中介教育评估机构,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学术力量,增强研究生培养单位自我评估意识。同时提出学位点评后体系改革的意见,即学位点评估体系应强化学术力量和市场力量,向国家体制、学术体制和市场体制的中心转移,是学位点评估体系改革的方向所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民  
本文以80个国家2009—2016年的数据为对象,通过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和短期因素。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失业率等宏观基本面因素对评级具有长期影响力,而政府收支和对外债务对评级具有短期影响力。进一步,对我国的主权评级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在2011年以前存在低估1个级别,而在2012—2016年却存在高估1—2个级别。本文建议政府要重视和警惕主权评级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未雨绸缪,从改善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上来夯实国家的整体偿债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民  
本文以80个国家2009—2016年的数据为对象,通过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和短期因素。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失业率等宏观基本面因素对评级具有长期影响力,而政府收支和对外债务对评级具有短期影响力。进一步,对我国的主权评级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在2011年以前存在低估1个级别,而在2012—2016年却存在高估1—2个级别。本文建议政府要重视和警惕主权评级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未雨绸缪,从改善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上来夯实国家的整体偿债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尔忠  
本文基于霍尔(A·D·Hall)方法论,结合、技术和过程对信息系统进行了动态的和整体的系统评估,因此不同于以往的单个评估。从三个方面评估,评估结论比单一评估更加准确,也比单一评估结果相加更加全面。在理念、理论、方法论、思路、技术、实现、应用、组织管理等方面综合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瑞琪  吴晓霞  
自2004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推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以来,我国银行信用评级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银行评级体系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评级体系建设经验,并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本文将美国与中国现行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从信用评级的法律环境、评级依据、评级机构和评级效果四个方面相对比,提出了完善法律环境、改进评级依据和促进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威  舒琪  金山  
文章利用G20华盛顿会议提出的评估一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指标体系,对2003~2012年中国总体及内外经济失衡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内部失衡相对偏高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总体失衡依然严重,但自2008年后中国外部失衡正逐步改善,并使总体失衡有所减轻。然而实证检验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外部失衡改善仍是一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被动调整,其主要来自刺激经济增长情况下中国财政赤字的增加、国内金融深化程度提升、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及进出口增速减慢,中国需在防范外部失衡调整风险和增加实际利益基础上,以内部失衡治理为主,适当控制外部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