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0)
2023(7663)
2022(6553)
2021(6181)
2020(5109)
2019(11317)
2018(11403)
2017(22288)
2016(11932)
2015(13614)
2014(13082)
2013(13051)
2012(12296)
2011(11058)
2010(11746)
2009(11540)
2008(11408)
2007(10720)
2006(9837)
2005(9067)
作者
(34492)
(28403)
(28164)
(26913)
(17940)
(13648)
(12802)
(10858)
(10570)
(10422)
(9649)
(9292)
(9169)
(9105)
(8830)
(8686)
(8450)
(8326)
(8307)
(8265)
(7291)
(6856)
(6779)
(6475)
(6451)
(6388)
(6351)
(6341)
(5621)
(5620)
学科
(47774)
经济(47718)
(43456)
管理(43437)
(37558)
企业(37558)
方法(17605)
中国(17144)
数学(14752)
数学方法(14568)
技术(14078)
(13713)
(13508)
(12195)
业经(11984)
(11950)
银行(11928)
(11543)
(11320)
贸易(11309)
(11084)
技术管理(10009)
(9659)
金融(9659)
地方(8874)
(8532)
(8445)
(8336)
(8228)
供销(8223)
机构
学院(174235)
大学(173547)
(74592)
经济(72983)
管理(67982)
研究(59563)
理学(56840)
理学院(56220)
管理学(55521)
管理学院(55138)
中国(48309)
(37620)
(37076)
科学(32661)
(29465)
财经(28359)
(28013)
中心(27006)
研究所(26098)
(25324)
北京(24537)
(22851)
(22789)
(22722)
师范(22701)
经济学(22094)
(21784)
业大(20721)
财经大学(20645)
经济学院(19858)
基金
项目(103018)
科学(81651)
研究(78839)
基金(73933)
(63329)
国家(62790)
科学基金(53863)
社会(50436)
社会科(47987)
社会科学(47975)
(40195)
基金项目(37852)
教育(36182)
(33718)
自然(32958)
编号(32483)
自然科(32217)
自然科学(32208)
自然科学基金(31644)
资助(30104)
成果(27825)
(24048)
课题(23170)
(23038)
重点(23016)
(22838)
创新(22692)
国家社会(20526)
项目编号(20505)
(19946)
期刊
(89513)
经济(89513)
研究(59085)
中国(36698)
管理(30176)
(27322)
(22257)
金融(22257)
教育(21820)
科学(21671)
(21317)
学报(21273)
大学(16781)
技术(16727)
业经(15811)
学学(15190)
经济研究(14911)
财经(14079)
农业(13847)
(12174)
问题(11868)
(11573)
国际(10533)
图书(10351)
商业(10020)
技术经济(9577)
理论(9450)
(9097)
论坛(9097)
现代(8891)
共检索到282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志浩   孙小宁  
供应链安全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利用全球双边商品贸易数据,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全球供应链格局新趋向和我国面临的供应链新特征。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呈“慢全球化”特征,并演化为四大供应链社团,我国代替日本成为供应链社团新核心。以印度为核心的供应链社团异军突起,引领了全球第四大供应链社团。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增大,以美国为核心的供应链社团以及高技术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增势尤为明显。我国的供应链资源调配力增速趋缓,其中,高技术产品供应链的资源调配力放缓最为明显;高技术产品供应链呈近岸化趋势,且断供风险有所提高;中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供应链维持远岸化态势,且断供风险持续下降。我国应以国际局域合作为依托,推动供应链全球化;以我国产业发展阶段为基础,推动供应链保稳工作;警惕以美国为中心的供应链社团潜在阻断点危机及其外溢风险,加快构建保障供应链安全的分级发展机制,充分利用“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对冲供应链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继军  金梦圆  张晓磊  
复杂的供应链体系在提升全球经济效率的同时,也为外部冲击的蔓延提供了更大的"表面区域",供应链安全问题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疫情对现有的供应链体系形成了剧烈冲击,引发了全球供应链布局的新一轮调整,增加供应链备份、"邻近生产"等做法逐渐在跨国企业中形成共识,全球供应链呈现"分散化""区域化"和"扁平化"趋势。中国要充分完善供应链风险应对机制,推进"点式""链式"协同,打造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警惕跨国企业短期内大规模改变生产的物理位置,避免落入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去中国化"陷阱;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现有的区域合作为突破口,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供应链合作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琢   张幼文  
在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供应链的外向链接与内向链接。“外链”追求分工效率的同时存在中断风险,“内链”侧重产业安全的同时存在机会成本,两者的相机抉择成为了大国产业发展的现实难题。文章引入“度”的概念,强调在供应链韧性的维度上分析分工深度与安全水平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外链”和“内链”的战略调整不应是简单的非此即彼和方向性调整,而是通过外部风险的分散和内部分工的扩大,在保持效率与加强安全之间寻求韧性的平衡。为此,文章认为外部供需的多元化和内部要素的增加将是战略考量的关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巩胜利  
近年来,美国开始积极推动"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欧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以及全球贸易新规则"诸(多)边服务业协议"(PSA)谈判。"太平洋+大西洋+服务业新秩序"的即将出笼实施,这将对全球贸易和投资秩序造成颠覆性影响。中国目前尚未参与这些协议的谈判,必须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球自贸谈判中,以在未来的全球经贸新秩序中获得主动,并借助全球经贸秩序的重建推动自身的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强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剑  姜宝  邢晓丹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对外经贸"走出去"战略也势必进入新常态。为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在全球供应链上的战略地位转变,文章选取2003-2013年中国对东盟和欧盟的ODI及贸易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投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对东盟ODI的贸易替代效应显著,对欧盟ODI的贸易互补效应显著,说明东盟国家逐渐成为供应链下游的重要销售市场,欧盟国家则更多地表现为上游的技术提供方。进而,提出根据区域差异调整我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志芳  辛乐  
绿色供应链是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绿色供应链市场总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为解决供应商在提高产品绿色度时出现资金约束的问题,建立以供应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提前支付与银行贷款两种融资模式下,供应链的最优生产决策与供应商的最优融资方式。研究表明:两种融资模式下的最优决策与初始资金无关,只与提前支付折扣/银行贷款利率有关;当提前支付折扣与银行利率相等时,供应商总是会优先选择提前支付融资模式解决约束问题。然后,应用数值模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据此,提出提高对绿色理念的关注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领域的技术和模式创新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元  李兆友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日渐弱化的传统发展优势,层次较低的产业集群效应,相对滞后的传统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结构的升级,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全球经济梯度发展效应,国家战略的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趋向表现为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低碳发展理念已成共识,开放式创新系统已具雏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震海  
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消除浪费,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和企业竞争优势,使供应链各环节上的企业都从中受益。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竞争战略、协调战略和集群文化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远  张大威  冯玲  
并购与分拆是现代市场上企业生命中常见而频繁的例行活动,也是商业运行中最富有戏剧性色彩的事件。企业的并购与分拆都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契合,才有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进入21世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美国为继续领导世界,保持在军事、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世界霸主地位,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金融等方面入手,对其全球战略布局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而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应运而生。这是因为,国内外一切经济军事活动都离不开物流与供应链,而物流又是供应链的一部分,任何国家都要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并依靠高科技(如互联网)来支撑其发展,以此取得大国间的平衡与优势。美国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的基本目标:一是促进商品高效与安全运输;二是培养一个有弹性的供应链。其核心一是安全,二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锐   寇静娜  
当前,美国急于在全球层面重塑清洁能源供应链、确立清洁能源霸权地位。这一战略举动的关键动因包括关键矿产资源和技术成为能源地缘政治新焦点、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美国本土供应链规模有限及其对拓展霸权影响边界的需求。美国重塑供应链的核心目标是建构以服务美国能源转型为中心的地缘能源空间,三大对外行动包括拉拢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关键矿产资源国,依托盟友阵营组建合作机制和打压中国产业。美国战略以遏制中国为优先任务,推动政治联盟与能源联盟的相互嵌构、聚焦各类非物质因素的竞争,这些特点都与其塑造石油霸权形成较大差异。美国战略将严重冲击中国供应链企业,扰乱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国的能源外交与对外合作需对其战略动向及时加以关注与应对。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卫华  杨晓雁  
本文分析了供应链全球化环境下3类主要的采购战略。提出首先要控制供应风险,保障供应安全。探讨了供应中断、供应源强势和供应价格的过度波动等3类主要的安全问题,提出从供应体系优化、应急机制建设和应用适当的采购技术等方面处理供应安全问题。接着进一步提出要与供应商合作打造供应链竞争力并且详细分析了合作的利益所在。最后提出要强化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提供复合价值和保持对具有高端价值趋势业务的控制来保持企业的主动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晓  孙家庆  丁瑶  
在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等新形势下,我国国际粮食供应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对我国国际粮食供应链安全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保障我国国际粮食供应链安全政策建议,以供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曼  
2022年,经行业组织倡议、自民党内讨论并建议,日本将Web3.0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经济财政管理与改革基本方针》及《数字田园都市国家构想综合战略》中均有涉及。Web3.0时代的日本数字经济战略以与数据战略、内容产业战略等深度融合发展为特征,是日本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进的结果,是结合其内容产业数字化转型、文旅融合竞争优势等自身产业结构特点、旨在打通数据、激发主体活力、赋能经济、推动平台经济向创作者经济转变的实践路径,是推动远程办公、改变大城市向心型发展模式、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为地方提供利益、维护执政党执政根基、实现“新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宁  
文章研究了流通商主导的供应链战略联盟克服价值链活动时空矛盾的机理,分析了流通商主导的供应链战略联盟对价值链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流通商主导的供应链战略联盟有效地克服价值链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矛盾,这种流通组织创新也促进价值链核心环节竞争优势的提升,推动价值链设计和营销活动变革,拓展价值链条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提高价值链治理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