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3)
2023(8406)
2022(6983)
2021(6404)
2020(5065)
2019(11421)
2018(11223)
2017(21064)
2016(10630)
2015(12022)
2014(11523)
2013(10946)
2012(9719)
2011(8661)
2010(8851)
2009(8294)
2008(7789)
2007(6795)
2006(5944)
2005(4865)
作者
(26579)
(22077)
(21961)
(20622)
(14057)
(10457)
(10183)
(8450)
(8247)
(7806)
(7344)
(7224)
(6879)
(6817)
(6731)
(6568)
(6537)
(6498)
(6444)
(6305)
(5277)
(5224)
(5210)
(5192)
(4886)
(4874)
(4866)
(4821)
(4370)
(4265)
学科
(39227)
经济(39188)
管理(31633)
(28014)
(23816)
企业(23816)
(20213)
贸易(20204)
(19630)
方法(14367)
中国(12516)
(12030)
数学(11170)
数学方法(11040)
业经(10531)
地方(9732)
(9444)
(8661)
金融(8660)
关系(8433)
理论(7640)
(7624)
(7499)
供销(7489)
(7260)
(7170)
银行(7169)
(6948)
农业(6935)
(6711)
机构
学院(140398)
大学(136516)
(60883)
经济(59659)
管理(52643)
研究(45589)
理学(44763)
理学院(44343)
管理学(43702)
管理学院(43440)
中国(34501)
(27291)
(26873)
科学(23800)
中心(21521)
财经(21105)
(20658)
(20157)
(19177)
(18997)
师范(18866)
经济学(18536)
研究所(18380)
(17284)
经济学院(16842)
(16796)
北京(16663)
(16644)
(16358)
业大(16335)
基金
项目(92554)
研究(74259)
科学(72970)
基金(65603)
(55362)
国家(54905)
科学基金(47581)
社会(47321)
社会科(44949)
社会科学(44943)
(36125)
教育(34539)
基金项目(33591)
编号(31961)
(30091)
自然(28057)
自然科(27429)
自然科学(27425)
自然科学基金(26887)
资助(26064)
成果(25698)
课题(22111)
重点(20977)
(20969)
(20386)
(20191)
项目编号(19739)
(19425)
国家社会(19370)
(18847)
期刊
(69490)
经济(69490)
研究(43874)
中国(28161)
管理(20406)
教育(19812)
(19715)
(16110)
学报(15342)
国际(15183)
(14948)
科学(14810)
(13929)
金融(13929)
业经(13574)
技术(13520)
经济研究(13235)
大学(12656)
农业(11625)
学学(11429)
问题(9975)
财经(9315)
商业(8588)
世界(8259)
(8255)
图书(8216)
(7394)
贸易(7394)
(7010)
论坛(7010)
共检索到218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匡增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供应链整合作为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看,上海离真正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还有相当的差距。要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须紧跟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潮流,提升自己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中的地位,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浩  
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从物流和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货物贸易其实就是一种"货物流",是一种在贸易合同规定下完成的国际物流或区间物流。当前,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第四大影响因素,有必要从整合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绩效、推进货物贸易发展的角度研究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上海与成熟的国际贸易中心代表——东京的国际货物贸易和货物流,随后通过对比差距和不足,明确了供应链整合视角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向,最后提出了基于供应链整合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匡增杰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文章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发展动因的分析,探讨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全球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新趋势。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实践,文章提出加强其跨国采购中心和国际研发中心建设,使整个上海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从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服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庭辉  
建设上海自贸区,主要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在制度环境上进一步改善上海的商贸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交易主体在上海集聚,活跃市场交易,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增强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促进上海各类要素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使上海对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步增强,进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国杰  
与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似乎一直没有破题,一些贸易新型业态、免税购物等功能尚未破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上海面临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新机遇,未来应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免税购物功能以及离岸贸易功能等方面有所突破,加速向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功能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阎蓓  宋韬  
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活动规模、特点及动因、要求等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活动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实践,本文提出促进和扩大跨国公司在上海采购的建议,并勾画了上海走向国际贸易中心的必经过程——跨国采购中心应具备的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了上海适应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的制度变革和开放"试点"建议,即营造适合跨国公司采购环境的若干政策,采取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完善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业及加大贸易推广促进的力度等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娟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进一步凸显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在全球贸易中的枢纽地位和长三角区域贸易龙头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要顺应全球贸易主体从制造向服务和数字领域的演变,破解贸易服务和数字服务的制度瓶颈,突出贸易服务能力和数字连接能力,构建覆盖至长三角区域、辐射全国的内向贸易网络,拓展面向全球贸易合作伙伴城市的外向贸易网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浩  
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正式破题。围绕着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货物贸易问题,上海与世界成熟的国家贸易中心城市之间存在哪些差距,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正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动因。本文以与上海最相似的腹地型国际贸易中心代表——东京为例,分析其货物贸易特点,通过与上海的对比分析,明确了国际货物贸易发展视角下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必须更好体现国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要求,参考借鉴成功国家体制机制和政府规制创新的经验,全面提升上海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先行开放,推动从战略思维、发展理念到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全方位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志阳  
近代上海是在白银通货短缺的货币环境中崛起的,以往研究较少关注上海崛起的货币因素。本文以白银通货为中心线索,论述了上海开埠初期“以货易货”的外贸交易制度,使得上海不仅成为丝茶等土货出口的集散地,也成为棉布等洋货进口的集散地。以上海钱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金融信用体系,缓解了白银短缺对于贸易扩展的阻碍,同时使得进出口商品在上海的集散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得上海成为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外贸总汇”之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斯云  
上海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经历了起步、形成、巩固3个阶段,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对外贸易传统、专门人才和贸易主体的"集聚效应"、内外贸易的一体运作带来的两个市场资源集中配置、完善健全的服务体系和适于创业的社会环境等。对外贸易推动了近代上海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上海成为全国的商品集散地、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工业中心。今天上海重建国际贸易中心,必须要有内外贸易的共同发展;要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与周边城市群建立共同发展的联动机制;要有相关行业的均衡发展;要有开放的促进贸易的社会和制度环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克华  彭羽  
贸易方式决定贸易功能,并最终反映和决定了贸易中心城市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本文从香港贸易方式的转变,分析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演变历程及其离岸贸易对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影响,并兼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浩  
保税区是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层次最高的特别经济区域,具有强大的区域贸易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发挥保税区优势,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使命与现状出发,从差距和不足入手,以上海市的三大保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应肩负的使命,分析目前保税区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析一系列改进措施,以促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沈玉良  高耀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2009年3月6日,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上发中心-上外贸"论坛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贸易主体研究"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与会代表围绕研讨会主题,分别从上海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