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2)
- 2023(15620)
- 2022(12961)
- 2021(11730)
- 2020(9799)
- 2019(22353)
- 2018(22011)
- 2017(42675)
- 2016(23237)
- 2015(26091)
- 2014(25848)
- 2013(25307)
- 2012(23246)
- 2011(21111)
- 2010(21546)
- 2009(20472)
- 2008(20262)
- 2007(18567)
- 2006(16421)
- 2005(14892)
- 学科
- 济(98451)
- 经济(98357)
- 管理(67875)
- 业(66350)
- 企(54580)
- 企业(54580)
- 方法(39827)
- 数学(33470)
- 数学方法(33011)
- 农(29345)
- 中国(27554)
- 财(25129)
- 业经(23870)
- 地方(20515)
- 学(20410)
- 农业(18996)
- 制(18854)
- 贸(18829)
- 贸易(18820)
- 易(18239)
- 理论(17170)
- 银(15852)
- 银行(15821)
- 融(15140)
- 金融(15137)
- 务(15135)
- 行(15113)
- 策(15106)
- 财务(15082)
- 和(15057)
- 机构
- 学院(332928)
- 大学(330588)
- 济(139271)
- 经济(136347)
- 管理(126277)
- 研究(113252)
- 理学(107854)
- 理学院(106698)
- 管理学(104750)
- 管理学院(104123)
- 中国(85894)
- 京(69759)
- 科学(67205)
- 财(65866)
- 所(57130)
- 农(54109)
- 江(52263)
- 中心(51981)
- 研究所(51382)
- 财经(51301)
- 业大(46550)
- 经(46262)
- 范(45322)
- 师范(44939)
- 北京(44059)
- 经济学(42796)
- 农业(42297)
- 州(41496)
- 院(40590)
- 经济学院(38443)
- 基金
- 项目(212827)
- 科学(167681)
- 研究(160144)
- 基金(152456)
- 家(131194)
- 国家(130084)
- 科学基金(111521)
- 社会(101468)
- 社会科(96131)
- 社会科学(96106)
- 省(84435)
- 基金项目(79111)
- 教育(74244)
- 划(70486)
- 自然(69524)
- 自然科(67873)
- 自然科学(67853)
- 编号(67282)
- 自然科学基金(66630)
- 资助(62107)
- 成果(55860)
- 重点(48353)
- 发(47847)
- 部(47021)
- 课题(46794)
- 创(44321)
- 国家社会(41478)
- 创新(41231)
- 项目编号(40882)
- 性(40804)
- 期刊
- 济(159861)
- 经济(159861)
- 研究(101154)
- 中国(66486)
- 财(52355)
- 农(50352)
- 学报(48003)
- 管理(47386)
- 科学(45225)
- 教育(40503)
- 大学(36610)
- 学学(34034)
- 农业(33698)
- 融(32276)
- 金融(32276)
- 技术(29980)
- 业经(27665)
- 经济研究(26236)
- 财经(25520)
- 经(22125)
- 问题(21266)
- 业(18531)
- 贸(17893)
- 技术经济(16763)
- 图书(16415)
- 商业(16378)
- 版(15749)
- 统计(15550)
- 现代(15309)
- 国际(15203)
共检索到506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雅卿 沈开艳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重构下多元化的产业政策目标——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自主、增强韧性、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分析了各目标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以及对应的产业政策工具,形成两大产业政策模式——部门导向型产业政策和使命导向型产业政策。研究发现,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自主、增强韧性的产业政策目标与部门导向型产业政策相匹配;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目标与使命导向型产业政策相匹配,两种模式相辅相成,促进产业政策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实现发展和安全并举。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巍 邓若冰 吴福象
价值链分工模式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化路径。基于Lancaster分析框架将企业生产行为重构为不完全信息下的性能供给,并引入要素品牌化来分析下游新兴企业的供给决策。研究发现:产品供给质量与信息扩散速度成正比;要素品牌化可以缩小企业间的技术落差,拓展了产品性能信息扩散渠道,使得产业整体规模扩张;当下游企业具备大规模柔性制造能力时,要素品牌化能促进下游产品企业供给更高质量的产品。为此,以产业链中游为平台塑造W型价值链,是中国高技术行业实现品牌化的关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黎峰
本文从理论上厘清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内涵及边界,进而拓展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双重价值链嵌入下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在对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及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基础上,就中国省级区域双重价值链嵌入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国内价值链,中国大部分省级区域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更深,且2007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价值链攀升势头;(2)沿海地区在双重价值链中更多扮演"加工制造者"角色,内陆地区则是更多扮演"原材料、初级产品供给者"角色;(3)"入世"以来,中国制造部门全球价值链位置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国内价值链分工和资源整合是推动中国制造部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因素;(4)市场整合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企业成长效应是国内专业化分工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途径。加快中国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升级,应更加重视国内资源整合,协调区域专业化分工;更加重视高级要素培育,推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更加重视本土关联,提升国内配套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谭人友
文章从国际分工的视角,系统梳理、继承与发展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尝试给出一个较为完备的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分析框架,为未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 理论基础 研究前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谭人友
文章从国际分工的视角,系统梳理、继承与发展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尝试给出一个较为完备的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分析框架,为未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 理论基础 研究前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谭人友
文章从国际分工的视角,系统梳理、继承与发展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尝试给出一个较为完备的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分析框架,为未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 理论基础 研究前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万国光 贾良定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在不同的多元化战略下(相关多元化和无关多元化)应采取何种财务决策。在结合不同理论视角的同时,分析企业不同的参与者类群(债权人,股东,高层管理者、部门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决策。财务决策采用常用的分类:投资(长期和短期)、融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和股利分配(高股利和低股利)。理论分析认为,相关多元化的公司倾向于进行长期投资,使用股权融资和低现金股利政策;无关多元化的公司倾向于进行短期投资,使用债权融资及高现金股利政策。
关键词:
多元化 相关多元化 无关多元化 财务决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伟光 张钟元 侯军利
中国正值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创新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的重要驱动力。现实中,不同企业的创新难度和创新效率存在巨大差异,探寻差异根源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创新发展模式。重构创新价值链定义,将其细分为3个模块,并进一步划分为短链、中链、长链结构,以此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长链结构创新难度最大,具有知识优势、投资劣势,短链结构相反,中链结构介于两者之间;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等特征,创新效率高的企业更适合采用较长的价值链结构;企业在体系化能力和企业家决策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通用性创新模式和差异性创新成长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克 曲祉宁 洪德芳 张超群 李松林 方勇
文章以内生性的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内生性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网络发展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网络和专业化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规律。模型的结论认为,国家(产业)间的制度效率与竞争强度之间存在着循环效应,而这种循环效应能够决定产业集群的布局和配置,决定各国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并最终决定经济增长的状态。尤其是,一国技术(经济)系统的制度效率的进步将会增加市场交易的需求,进而扩展产业分工的网络规模;而这又将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产业网络的范围,提升该国在产业生产价值链上的位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加封 沈文星
通过分析企业品牌竞争力的逻辑起点与内涵,本文认为品牌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与无形资产,品牌通过垄断效应使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并产生经济租金,品牌竞争力的培育依赖于使用价值的有效嵌入和交换价值的低成本实现;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价值链管理策略在于通过品牌质量管理实现品牌自然价值的嵌入,通过品牌形象管理实现品牌符号价值的嵌入,通过品牌关系管理提升品牌的交换价值。
关键词:
品牌价值链 品牌竞争力 符号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洋 何佳讯 朱良杰
基于传染性理论、信息处理流畅性和价值观等相关研究,本文提出以人类价值观构建全球品牌定位取向。并建立了一个分析全球品牌定位有效性的整合性理论框架。具体地,本文首先论证了以人类价值观表征品牌概念,构建全球品牌定位取向的合理性。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品牌所内蕴的价值观与感知品牌全球性和品牌本土象征价值的关系命题。此后,结合价值观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斥性,论证了品牌价值观之间一致性程度通过信息处理流畅性影响行为意向的关系命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传染性理论,本文扩展了感知品牌全球性和品牌本土象征价值影响行为意向的中介路径。最后,本文从经济、动机、品牌和心理层面识别四个调节变量,阐述全球品牌定位有效性的差异化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婕 余壮雄
产业规划为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重要推力,是政府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良性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不同层级政府的政策实施方向则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比较优势之间的平衡。文章基于海关数据和重点产业政策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探究央地产业规划差异对出口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渠道。结果表明,中央产业规划通过提高一般贸易的国内增加值率(DVAR)来推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而地方产业规划则通过提高加工贸易的DVAR这一折衷路径来实现升级效应。此外,还发现升级效应在企业所有制类型和经营规模中存在异质性,而国内要素占比、生产率和创新效率是传导差异升级效应的重要渠道。文章揭示了不同层级政府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中的差异化效用,为未来产业规划政策的实施空间与调整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金珊 叶托
全球层次上的公共政策实践早已超越了公共政策的传统分析范式。虽然全球公共事务层次的治理、全球公私伙伴关系等理论性的分析框架已相对成熟,但它们还存在不少缺陷。公共政策学科亟需突破其"国界"的局限性,构建一个关于全球公共政策的系统的分析框架。文章试图通过回应"为何提供全球公共政策"、"谁来提供全球公共政策"、"如何提供全球公共政策"三个问题做此尝试,并提出推动全球公共政策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三个问题:如何定位民族国家在全球公共政策中的角色?全球公共领域的结构如何影响全球公共政策网络的结构?如何认识政策过程理论的不足?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全球公共政策 全球公共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加封 沈文星 曹福亮
[目的]分析复合型林产品的内涵与结构体系,探讨其价值链演进的路径、动因与策略,为整合复合型林产品的价值生产体系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其向价值链高价值环节演进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依据。[方法]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运用价值链理论、产品定位理论与产业集聚理论,探讨复合型林产品的结构维度及其价值链演进的动因与路径,并藉此提出一个整合林业资源生产、生态生产与文化生产的复合型林产品"企业-区域-产业"3层次价值链演进策略模型。[结果]1)复合型林产品是本身兼具多维功能与复合价值的特色林产品,其多种产品形态面向不同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组,可以通过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获得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包...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成赖 王易
反贫困的优先次序:一个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世界银行研究顾问委员会鲍里斯·普雷斯科维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帕特劳斯·斯威坦尼茨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确立反贫困的优先次序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社会支出政策,并以摩洛哥为例讨论其应用情况。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