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1)
- 2023(14294)
- 2022(12430)
- 2021(11426)
- 2020(9504)
- 2019(21265)
- 2018(21150)
- 2017(40819)
- 2016(21854)
- 2015(24342)
- 2014(23914)
- 2013(23562)
- 2012(21206)
- 2011(19364)
- 2010(19380)
- 2009(18263)
- 2008(17191)
- 2007(14818)
- 2006(13150)
- 2005(11457)
- 学科
- 济(103574)
- 经济(103479)
- 管理(66056)
- 业(59443)
- 企(51055)
- 企业(51055)
- 方法(40905)
- 数学(35122)
- 数学方法(34765)
- 中国(22980)
- 地方(22906)
- 农(22672)
- 业经(21694)
- 财(21291)
- 学(20959)
- 制(15741)
- 理论(15474)
- 环境(15174)
- 和(15119)
- 贸(15092)
- 贸易(15083)
- 农业(14886)
- 易(14544)
- 地方经济(14340)
- 务(13868)
- 财务(13799)
- 财务管理(13776)
- 企业财务(13046)
- 融(12885)
- 金融(12883)
- 机构
- 学院(309340)
- 大学(308892)
- 济(128476)
- 经济(125812)
- 管理(123844)
- 理学(107703)
- 理学院(106555)
- 管理学(104827)
- 管理学院(104274)
- 研究(102835)
- 中国(74572)
- 京(64631)
- 科学(62278)
- 财(56100)
- 所(50385)
- 研究所(45899)
- 财经(45587)
- 中心(45411)
- 农(43387)
- 江(43375)
- 业大(43169)
- 经(41282)
- 范(41108)
- 师范(40803)
- 北京(40706)
- 经济学(38728)
- 院(37498)
- 州(35672)
- 经济学院(34517)
- 财经大学(33765)
- 基金
- 项目(211178)
- 科学(166378)
- 研究(157511)
- 基金(152760)
- 家(131576)
- 国家(130463)
- 科学基金(112759)
- 社会(100275)
- 社会科(94932)
- 社会科学(94906)
- 省(82464)
- 基金项目(80795)
- 教育(72095)
- 自然(71811)
- 自然科(70081)
- 自然科学(70069)
- 自然科学基金(68789)
- 划(68581)
- 编号(65039)
- 资助(62481)
- 成果(52291)
- 重点(46808)
- 部(46221)
- 发(45344)
- 课题(44183)
- 创(43830)
- 创新(40793)
- 国家社会(40789)
- 项目编号(40597)
- 教育部(40241)
- 期刊
- 济(146306)
- 经济(146306)
- 研究(93201)
- 中国(53204)
- 管理(46140)
- 学报(44997)
- 科学(42618)
- 财(42246)
- 农(39795)
- 大学(34362)
- 教育(33957)
- 学学(32403)
- 农业(28076)
- 技术(27387)
- 经济研究(24647)
- 融(23729)
- 金融(23729)
- 业经(23478)
- 财经(22389)
- 经(19168)
- 问题(18009)
- 技术经济(16018)
- 图书(15692)
- 理论(14868)
- 商业(14529)
- 现代(14172)
- 科技(14145)
- 业(13719)
- 实践(13432)
- 践(13432)
共检索到447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宁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生产分工的扩大,在比较利益的推动和国内价值链的拉动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职能将会重新整合。作为中心区域的东部地区,其生产功能将会逐渐分离出去,总体上负责产品研发、设计、品牌推广等高质量的经济活动,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负责产业化生产的布局,在此基础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两者之间构建基于研发和制造业服务基地的"总部经济"。区域产业联系将因此而不断获得加强与完善,依靠构建国内价值链,进而构建基于"产品内分工为主、以产业间分工为辅"的区域间多元化、系统化、复杂化、动态化的分工新格局。这种区域分工的新体系将通过东部地区的"总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制造基地"为主要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斌 侯茂章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促进了生产的全球离散化和区域集聚化倾向。而全球价值链(GVC)这种新的生产和贸易组织方式把片段化的生产集聚区域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强化了全球贸易一体化倾向。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背景、概念形成、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这一产业与贸易研究的新范式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全球价值链理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其对我国企业与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价值链 GVC治理 升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分棉 林汉川
本文通过分析总部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布局,探讨了总部经济为我国企业带来的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路径。总部经济的形成使我国企业切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其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准备了前提条件,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企业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根本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查日升
作为全球价值链治理者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分布于全球的占据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成千上万的地方产业集群,中国正遭受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和发达国家核心要素控制的双重阻击。积极参与乃至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当是中国主导企业、政府和学者考量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要培育一批跨国领导企业,聚集创造核心能力的高级和专业化生产要素、铸造基于国内外的专业化市场、政府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整合资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曾宪聚 严江兵 杨雯 王靖文
深圳经济特区创造出了堪称经济发展奇迹的"深圳速度",也面临着土地与空间有限、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与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等一系列不容回避的挑战,必须向"深圳质量"进一步转变。本文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对深圳经济体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其内外部原因,从进一步优化内外部价值链、构建人才梯队、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多元化研发投入机制、加强国际区域合作等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深圳经济质量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启示。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深圳特区 经济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苏飞
城市旅游物流价值链的价值实现需要依赖区域范围内其他产业及部门的共同作用,因此价值链的价值提升与优化也要通过相关资源的整合协调才能有效实践,在区域经济视野下对城市旅游物流价值链进行了解构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旅游物流 价值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星 李斌
采用中国大陆29个省份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与经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五大分解效应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存在从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到经济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的程度越高越会增加碳排放量,这主要是由中国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低端制造环节所引起的。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所引致的间接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而碳排放效应的分解模型表明技术效应对经济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大,规模效应其次,全球价值链效应仅次于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是决定经济低碳转型能否成功的主要变量,结构效应较为复杂,环境规...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经济低碳转型 碳排放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葛振林 钟昌标
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产能过剩和技术瓶颈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逆向溢出效应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应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吸引人才等方式来提高自身对技术知识的吸收能力,推动技术的逆向溢出;另外,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需充分推进发挥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实现"市场换技术"战略逐步转变为"整合营销和技术创新双重追赶"战略,才能更有效地通过OFDI来促进国内技术的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建新 刘德学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治理是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文章按照相关文献的发展顺序,对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客观的评价了现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最后就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全球生产网络 治理 综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民
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资本借助其分布于全球的子公司、分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等途径,以“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价方式,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实现了定价权垄断。同时,金融资本的稀缺性相对下降,技术、知识资本的重要性上升;由于产品同质化程度大大提高,消费者在消费时是以“交易惠利”为基本动力所拉动。在这一系列的新情况下,国内企业必须对“价值链”进行准确理解和认识,各参与方必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必须注重对行业价值链的培育,建立持股网络,提升整体行业价值链的增值水平;提高诚信水平,把中国企业的价值链打造成为一条诚信链;对价值链再行细化分解与延伸;建立品牌情感价值链。
关键词:
价值链 垄断定价 持股群 诚信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珍 葛顺奇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字经济的转型可以提高跨行业的竞争力,提供新的商业机遇和创业活动,获得进入海外市场的新渠道,参与全球电子商务价值链环节,同时也为处理不断出现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字经济最先由经合组织(OECD)提出,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如今,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珍 葛顺奇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字经济的转型可以提高跨行业的竞争力,提供新的商业机遇和创业活动,获得进入海外市场的新渠道,参与全球电子商务价值链环节,同时也为处理不断出现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字经济最先由经合组织(OECD)提出,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如今,大
关键词:
投资 财政管理 经济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善同 何建武 刘云中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国内省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拓展了关于贸易增加值的WWZ分解方法,提出国内省份对外贸易(出口、省际调出)分解的统一框架,分析国内不同区域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状况;通过价值链参与的国际国内比较总结了相关的典型化事实。根据这些研究本文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分工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哑铃型"分工模式;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三大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垂直专业化指数同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天宝 赵红岩 仲颖佳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2001—2014年海关微观数据库和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中国30个省份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绿色经济效率指数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发现,GVC嵌入能显著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这一促进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存在明显的地理区位和时间阶段的异质性。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发现,GVC嵌入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创新和刺激绿色消费需求提升绿色经济效率,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金融发展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吸收能力也可正向调节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正向影响。另外,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扩散效应”会随地理距离增加而不断衰减。基于此,各地区政府在持续扩大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重视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完善地区金融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地区间行政壁垒,有效发挥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俊荣 张凯童 陈全润
国际经贸格局的加速演进使得全球价值链(GVC)的稳定性面临巨大挑战。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实现高水平融入全球价值链网络的重要依托,并在促进国际资本流动、维持全球价值链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测度全球价值链参与稳定性的综合指标,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各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参与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各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稳定性,这一结果在处理内生性问题、更换变量、更换估计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技术密集型行业较发达、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稳定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扩大资本形成和改善市场透明度是数字经济影响全球价值链参与稳定性的重要渠道,且后者对于发达经济体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分析有效论证了发展数字经济对于提升全球价值链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为我国及其他经济体保障供应链、价值链的安全稳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球价值链 稳定性 投入产出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