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1)
2023(15116)
2022(11969)
2021(10857)
2020(8295)
2019(18828)
2018(18054)
2017(33731)
2016(17486)
2015(19897)
2014(19562)
2013(19314)
2012(17983)
2011(16714)
2010(16623)
2009(15459)
2008(15148)
2007(13343)
2006(12053)
2005(11094)
作者
(49508)
(41274)
(41187)
(38991)
(26399)
(19624)
(18658)
(16050)
(15722)
(14596)
(14125)
(13658)
(13204)
(13087)
(12903)
(12613)
(12362)
(11875)
(11806)
(11645)
(10288)
(9927)
(9849)
(9353)
(9250)
(9246)
(9099)
(8978)
(8259)
(8173)
学科
(85884)
经济(85816)
管理(52297)
(52010)
(41662)
企业(41662)
中国(29608)
方法(28392)
(25434)
贸易(25416)
(24707)
(23734)
数学(23654)
数学方法(23485)
业经(23358)
地方(21771)
(16637)
农业(15739)
(15476)
银行(15466)
(15122)
(15110)
金融(15109)
(14987)
(14289)
产业(13787)
环境(13510)
(12652)
技术(12475)
(12059)
机构
学院(258998)
大学(255841)
(119091)
经济(117085)
管理(97066)
研究(94764)
理学(82546)
理学院(81601)
管理学(80700)
管理学院(80159)
中国(73573)
(54901)
科学(51810)
(51752)
(46050)
中心(41601)
研究所(41544)
财经(41044)
(37833)
经济学(37678)
(37469)
(35985)
(35970)
师范(35707)
北京(35533)
(34455)
经济学院(33945)
业大(30940)
(30899)
财经大学(30419)
基金
项目(167475)
科学(134283)
研究(129923)
基金(122511)
(105220)
国家(104323)
科学基金(89833)
社会(86668)
社会科(82460)
社会科学(82446)
(63156)
基金项目(62402)
教育(58234)
(53444)
编号(52674)
自然(52407)
自然科(51215)
自然科学(51206)
自然科学基金(50309)
资助(48868)
成果(43103)
(42436)
重点(37936)
(37845)
国家社会(37288)
课题(36926)
(35799)
发展(35523)
(34928)
教育部(33357)
期刊
(137490)
经济(137490)
研究(84257)
中国(55109)
管理(38954)
(37305)
(35220)
科学(33590)
学报(32723)
教育(31126)
(27696)
金融(27696)
大学(26108)
农业(24718)
经济研究(24305)
学学(24123)
业经(24061)
技术(22475)
(20985)
财经(20396)
国际(19308)
问题(18899)
(17846)
世界(15949)
(14010)
商业(13538)
图书(13196)
技术经济(12589)
(12449)
论坛(12449)
共检索到406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金海  夏杰长  
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数字贸易发展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动力。在以数字贸易为主导的全球化新时代,数字贸易发展推动数字产品嵌入全球价值链,改变了全球价值创造模式和全球价值链收入分配格局,形成了全新的价值链,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转型和重构。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强化数字贸易时代全球价值链的主导权,采用多举措提升数字贸易的战略定位。为推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我国应紧紧抓住数字贸易发展机遇,提升数字贸易的战略定位,加强数字贸易全球价值链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数字贸易区域价值链,改善数字贸易发展制度环境,构建支撑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工贸易不断发展。针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我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加工贸易,使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很大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暴露一些问题,显现出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本文把加工贸易纳入全球价值链视角,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对加工贸易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并在借鉴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状况,提出了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应发展高端加工贸易、实现产业升级、协调东中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房敏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粤东北山区城市梅州市对外贸易增速也呈下降趋势,实现在全球分工中的价值链升级对发展梅州市对外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梅州市对外贸易可以从加强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创立企业自主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与国内国际企业的合作,增强出口竞争力;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等方面入手,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角度去提升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启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这一理论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动力机制分析并按生产、技术、市场因素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升级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最后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任晓霞  
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在带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发展的同时,也从产品端、服务端、合作端等多个领域影响着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已经走在前列的美欧日数字贸易规则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数字贸易规则发展明显滞后,至今尚未提出数字贸易规则中国模板,发达国家在数字贸易规则上对中国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应加快数字贸易规则、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安全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博弈,主动融入数字贸易促进全球价值链重构进程,更好保障中国数字贸易利益和产业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灵  孙华平  
本文基于1990~2015年Eora26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结构和进出口碳贸易转移路径。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逐步加深,但嵌入的分工位置亟待提升、低端锁定效应明显,引致环境问题加剧。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转移路径,发现中国的隐含碳贸易发生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物产品业和交通运输业。1990~2015年间,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生产碳是进口值的近4倍,流入主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产碳也略高于进口值。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向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和新加坡、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为美国承担了大量的生产碳。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就发展全球绿色低碳贸易、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能源绿色开发与合作等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宏梅  
数字经济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促进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和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数字贸易的间接影响(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重要的直接赋能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并间接影响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数字贸易的中介效应存在,能够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作用,促进地区全球价值链水平的提升。最后,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赋能作用、充分发挥数字贸易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明隆  张建忠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贸易战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间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国家层面的延续。本文通过古诺竞争模型证明,贸易战是产业竞争、全球价值链竞争在国家层面的反应和延伸,不断缩小的收入差距对两国贸易形成支撑,客观存在的技术差距导致价值链分工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本文构建了形成价值链上的关键行动者、培育国内价值链、价值链全球布局、国际外包政策在内的四个维度,从而提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选择包括尽快制定基于全球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计划、基于全球产业链的演化趋势培育区域性“链主”、构建内外统一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发挥本土市场规模优势集聚高端要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勤   周祥祥  
数字贸易发展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重要机遇和动力。文章测度了2013~2017年中国257个地级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了数字贸易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显著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门槛效应检验显示,该影响呈现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经过跨境电商试点政策多期DID检验及Bartik工具变量等检验,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两条路径分别是技术创新和成本节约;相对于成本节约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需要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地理区位、所属城市群、城市层级的差异都会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西部地区、稳定型城市群及四五线城市而言,数字贸易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明显,说明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普惠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东波  
本文借助于关联产业的垂直分工理论,在投入—产出框架下分析了中国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了国内的产业发展。研究发现,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二元"贸易政策是形成中国现阶段"二元"贸易结构的重要原因。"二元"关税政策在促进中国加工贸易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自由贸易以及消除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之间的关税差异不仅有助于降低中间品使用成本,进而促进下游产业发展,而且,上下游产业之间的"需求关联"效应也能带来上游产业的持续扩张。针对制造业行业出口附加值率的估算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技术复杂产品高涨的现象可由加工贸易的扩张来解释,但加工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显著低于一般出口,出口扩张最快的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健  赵洋  赵迪  
从国别角度出发,本文研究借助生产分割阶段数测度,通过将全球价值链解构为国内和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同时在区分制造和服务功能环节基础上,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合定量考察与实证分析,研究证实:全球价值链分工联系拓展对服务贸易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这在金融危机后进一步增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度集中于在制造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点,决定了该分工联系更主要存在不利影响。全球价值链解构下的机制探讨表明:在推动服务贸易增长方面,国内或国际价值链拓展的影响并非彼此"替代",而是可以呈现"互补"关系;相比国内价值链,拓展国际价值链、尤其服务环节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能够更好促进服务贸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少军  侯慧芳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中贸易条件的改善,不仅关系到本国贸易利益的多少,而且关系到本国的产业升级前景。为此,本文以WIOD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发展中国家1995—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探究了GVC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影响机制,主要的发现如下。第一,随着GVC嵌入度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将不断恶化。第二,分别从出口渠道与进口渠道来看,GVC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和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形成了"高进低出"的贸易条件模式。第三,对比分析两种渠道,GVC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作用可能更多的是通过出口渠道来实现的。第四,GVC嵌入度对贸易条件的作用受到GVC分工位置的影响,随着GVC嵌入度的提高,居于GVC下游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所能得到的贸易利益更加微薄,表现为贸易条件逐渐恶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德良  李佐智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尽管目前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参与度最高,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正在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从而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方式。世界各国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大同小异,这意味着在中国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可以采取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等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可以利用WTO优惠条款对服务部门进行合理保护,还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扩大服务业产品出口。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欠欠  夏杰长  
互联网有效降低了协调和沟通成本,使得国际分工模式再次发生深刻变化,成为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关键力量。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和Wang et al.(2013)贸易增加值的分解方法进行测算,进而利用双边链接数据作为互联网发展代理变量,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对全球价值链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对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不明显,但对出口国外增加值和中间品跨国出口有显著正影响;全球价值链"互联网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互联网化"对发达经济体国外增加值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对发展中经济体中间品贸易跨国流动有更大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21世纪,是全球价值链蓬勃发展的世纪,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全球价值链的支撑。然而,由于近年来各类纷繁复杂的区域贸易协定(RTAs)的建立与发展,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多边框架正在失去其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地位。事实上,各类区域贸易协定并非真正有利于全球化经济贸易的增进。在这种背景下,真正"面向21世纪的高标准"多边贸易规则框架,才是实现全球价值链利益、增进全球经济福利、完善全球贸易治理的最好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