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3)
2023(16172)
2022(14112)
2021(13138)
2020(10997)
2019(24679)
2018(24647)
2017(47511)
2016(25760)
2015(28748)
2014(28110)
2013(27608)
2012(24845)
2011(22377)
2010(22237)
2009(20919)
2008(20200)
2007(17561)
2006(15324)
2005(13521)
作者
(71613)
(59392)
(59030)
(56096)
(37691)
(28510)
(26825)
(23077)
(22465)
(21179)
(20158)
(19896)
(18735)
(18518)
(18348)
(18124)
(17741)
(17605)
(17013)
(16918)
(14587)
(14570)
(14198)
(13530)
(13145)
(13131)
(13116)
(13111)
(11860)
(11635)
学科
(99519)
经济(99380)
管理(78870)
(74116)
(64030)
企业(64030)
方法(42204)
数学(35476)
数学方法(35056)
(27560)
(26725)
业经(25723)
中国(25663)
(22658)
(21510)
地方(20100)
(18443)
贸易(18433)
(17907)
(17748)
财务(17673)
财务管理(17634)
理论(17426)
农业(17224)
企业财务(16665)
技术(16601)
(16451)
(16224)
(16215)
银行(16171)
机构
学院(356264)
大学(355470)
管理(141215)
(139918)
经济(136875)
理学(122383)
理学院(121049)
管理学(119048)
管理学院(118391)
研究(116609)
中国(85805)
(75166)
科学(71687)
(66190)
(57254)
(53858)
财经(52686)
中心(52406)
(52108)
研究所(52033)
业大(51834)
(47740)
北京(47169)
(46982)
师范(46567)
(42930)
(42018)
经济学(41907)
农业(41902)
财经大学(39141)
基金
项目(244853)
科学(193099)
研究(182084)
基金(176888)
(152998)
国家(151719)
科学基金(131063)
社会(114722)
社会科(108652)
社会科学(108630)
(96232)
基金项目(93802)
自然(84360)
教育(83470)
自然科(82332)
自然科学(82314)
自然科学基金(80818)
(80390)
编号(74924)
资助(71772)
成果(60676)
重点(54775)
(53609)
(52391)
(51732)
课题(51491)
创新(48117)
(47800)
项目编号(46785)
国家社会(46670)
期刊
(156123)
经济(156123)
研究(104601)
中国(66847)
学报(54481)
管理(53118)
(51680)
科学(50291)
(49402)
大学(41812)
教育(41265)
学学(39368)
农业(34008)
技术(30673)
(29343)
金融(29343)
业经(27414)
财经(25557)
经济研究(25015)
(21901)
问题(19920)
图书(17604)
(17590)
科技(17555)
理论(16772)
(16429)
商业(16336)
技术经济(16267)
现代(16214)
实践(15277)
共检索到516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芳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结合现代产业组织结构集聚化、融合化和模块化等新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剖析动力机制、创新机制、利益机制、产学研协同机制、发展演变机制等五大机制。认为随着物联网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演进,市场容量的变化,将导致物联网传感器供应商、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在全球价值链增值环节中处于不同地位,因而具有不同增长速度,这对五大机制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也直接关系到长三角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机制的培育。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忠  张同建  杨韬  
产业集群的成长是我国国家竞争战略的一项关键性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是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和集群成长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性的揭示了我国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集群成长的促进机理,发现了知识转移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为产业集群内部知识转移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俞荣建  
长三角国际代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性与紧迫性。现有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与长三角代工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虽然重视了"自主技术与品牌"路径,但却忽视了自主价值体系的构建路径。文章运用全球价值网格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中长三角国际代工产业价值体系的现状,认为存在"价值链断层与跨区域价值整合商角色"、"价值节点离散与跨区域价值整合体系"两大突出矛盾,提出了长三角国际代工产业自主价值体系构建的对策,包括战略定位、多元主体、价值创造与实现体系、价值模块创建、跨区域协同机制以及价值实现的具体方式等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辉  
电子信息产业是长三角的主导产业。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之一是廉价的劳动力。本文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探讨劳动力、资本、科技投入等要素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并对长三角和其他省市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关于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对长三角未来的产业升级策略提出可行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项桂娥  胡鹏  
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无法解释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进程缓慢问题。随着分工深化到产品内部,全球价值链治理下国际产业转移微观机理发生了改变,处在俘获型和层级制治理结构下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群进一步进行空间转移的能力较弱。因此,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GVC治理结构出发,把区域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全球经济的大循环中,提供与价值链治理激励相容的机制,增加价值链环节和拉伸价值链条,立足企业网络理论构建区域网络化产业链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将产业升级寓于产业转移之中,提升集群中本土企业在GVC中竞争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小慧  范金  徐小换  
中间投入也是一种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中间消耗程度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江苏制造业为例,动态分析在嵌入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制造业行业中间消耗的演化特征,并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的角度寻求解释。研究表明:第一,相对于浙江和上海,江苏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等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较高的行业,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也相对较高;第二,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较高的产业部门中间消耗也相对较高;第三,相对于进口品,国产品的中间使用受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影响程度较大;第四,尽管技术进步改善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高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却使得国产品中这些行业的中间产品性质加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辉  
根据价值链和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可以发现,B2B电子商务平台正在改变产业价值链模式,为提升产业价值链带来新的战略途径。长三角内外产业价值链的正在经历跨边界重组,较为发达的B2B平台环境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以阿里巴巴为例分析来看,B2B平台中存在着国内和国外两类产业价值链的复杂嵌套,而国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基本处在低端位置。B2B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的产业价值链租金是长三角价值链高级化的基本动力之一;长三角未来应有意识地引导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比较聚集优势,政府通过宏观协调,形成发挥B2B平台优势的产业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焦翠红   王龙芝   张驰  
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是长三角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构建包含创新资源投入、知识创造与扩散、知识转化与应用三个子系统的创新系统评价模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长三角创新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长三角创新系统整体实现了由低度协同向良好协同的转变,其中“知识创造与扩散-知识转化与应用”的耦合协调主导整个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即长三角创新模式为下游产品创新主导型;空间维度上呈上海与江苏处于优质协同、浙江与安徽处于良好协同的两梯队分布特征,且三省一市各具比较优势,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创新空间布局。研究结论可以为加速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彩红  
对于嵌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谋求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提升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是重要的发展目标。本文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了FDI、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国际分工等因素能够影响产业价值链提升,并且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有偏估计等方法验证了这些因素对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扩大吸引外资、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增加研发投入和强化区域分工等可以推动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本土代工企业由成本领先向创新领先战略演变的内外部驱动力,提出了这一战略演变的实现路径。认为全球价值链框架下本土代工企业可以通过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实现技术进步,其创新模式的选择受到企业能力、外资战略、网络关系、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多因素动态约束的特征。根据本土代工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战略目标,选择适宜的创新模式,并依据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收益,并逐步实现由成本领先向创新领先的战略演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全球价值链嵌入中的我国本土代工企业升级问题,是涉及我国经济转型大势的战略性与紧迫性命题。浙江工商大学俞荣建副教授的专著《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长三角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机理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江静  刘志彪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作为长三角的中心,上海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不仅仅为了本地区服务,其服务范围更多地扩散到周边地区,从而加速了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从研发和营销两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链高度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0年我国14个省市(包括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指数。测度结果显示: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呈良好的上升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长三角制造业的技术研发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江苏和上海制造业的营销能力急需快速提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来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区域间产业分工出现了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历程。因此,判断一定区域内产业结构同化的问题应放在当代区域生产分工体系发展的现状背景下分析。本文通过以汽车产品为例,根据分析组成汽车产品价值链的研发、零部件、整车和市场等四大价值增值环节在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分布状况,总结出长三角城市群汽车产品价值链分工的现状与模式,揭示出目前长三角各城市已逐渐形成了以汽车产品价值链为纽带、比较紧密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池春阳  
以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为例开展探索式分析,在系统阐释创新集群与众创空间的内在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众创空间的策略: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网络、以企业产品为核心的社会网络、以高校创新为源头的知识网络,全方位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