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8)
- 2023(15560)
- 2022(13048)
- 2021(12016)
- 2020(10017)
- 2019(22213)
- 2018(21963)
- 2017(43573)
- 2016(23232)
- 2015(25925)
- 2014(25490)
- 2013(25119)
- 2012(22793)
- 2011(20411)
- 2010(20837)
- 2009(20395)
- 2008(20301)
- 2007(18410)
- 2006(16711)
- 2005(15479)
- 学科
- 业(99011)
- 济(96659)
- 经济(96510)
- 管理(90448)
- 企(89610)
- 企业(89610)
- 方法(37467)
- 财(35414)
- 业经(32899)
- 农(32584)
- 数学(28470)
- 数学方法(28169)
- 制(27048)
- 中国(27034)
- 务(24438)
- 财务(24397)
- 财务管理(24359)
- 企业财务(23083)
- 农业(21936)
- 策(20800)
- 技术(19964)
- 贸(19174)
- 贸易(19162)
- 体(19097)
- 易(18727)
- 银(18323)
- 银行(18315)
- 划(18137)
- 理论(17670)
- 行(17562)
- 机构
- 学院(335906)
- 大学(327628)
- 济(145747)
- 经济(142857)
- 管理(135409)
- 理学(115135)
- 理学院(114087)
- 管理学(112720)
- 管理学院(112059)
- 研究(104646)
- 中国(85415)
- 财(75540)
- 京(67631)
- 财经(58045)
- 科学(55542)
- 江(52547)
- 经(52412)
- 所(50337)
- 中心(48217)
- 农(46325)
- 研究所(44049)
- 经济学(43704)
- 北京(42784)
- 财经大学(42585)
- 州(41413)
- 业大(40743)
- 范(40227)
- 师范(39956)
- 经济学院(39328)
- 商学(38524)
- 基金
- 项目(205058)
- 科学(164949)
- 研究(160825)
- 基金(149658)
- 家(125474)
- 国家(124262)
- 科学基金(109804)
- 社会(104783)
- 社会科(99386)
- 社会科学(99367)
- 省(80534)
- 基金项目(77659)
- 教育(73921)
- 编号(66999)
- 自然(66846)
- 划(65820)
- 自然科(65286)
- 自然科学(65272)
- 自然科学基金(64158)
- 资助(60379)
- 成果(55330)
- 部(46648)
- 课题(46076)
- 创(46037)
- 制(45729)
- 重点(45247)
- 发(44830)
- 国家社会(42673)
- 性(42507)
- 创新(42073)
- 期刊
- 济(174342)
- 经济(174342)
- 研究(106368)
- 中国(66323)
- 财(62791)
- 管理(57915)
- 农(44839)
- 科学(39249)
- 融(38415)
- 金融(38415)
- 学报(36802)
- 教育(36207)
- 业经(31692)
- 技术(30945)
- 大学(30454)
- 农业(30344)
- 财经(29682)
- 学学(28699)
- 经济研究(27729)
- 经(25566)
- 问题(22403)
- 贸(19412)
- 技术经济(18242)
- 现代(17697)
- 商业(17581)
- 业(17554)
- 国际(17092)
- 财会(17052)
- 世界(15911)
- 理论(15657)
共检索到521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红林
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业企业几乎把我国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到了极限。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和生产要素价格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制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市场空间也逐渐趋于饱和。面对周边更具低成本优势国家的竞争和挑战,中国的制造业在许多传统优势领域已经呈现出被取代的迹象。另一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明华 陈汝丹
全球价值链(GVC)背景下,影响与制约中小制造企业升级的因素有其特殊性。文章首先对我国中小制造企业GVC升级的衡量指标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继而利用浙江省部分中小制造企业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GVC升级中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本地企业家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内部化及资本化能力等因素对企业GVC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升级所需的成本与资金投入因素影响作用不明显;现阶段政策环境没有起到应有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小制造企业GV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海婷 彭燕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遭受重创,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随着生产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与重构,各地的产业集群或被动或主动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全球价值链理论为我国产业集群的升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所面临的困境,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升级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学敏 王亚飞
随着价值链分工的深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分工地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通过认识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借鉴国内外企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多元化路径,并提出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三位一体"的升级对策。
关键词:
产品内价值链分工 升级 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伟 温菲
国内制造业由东部向西部地区的转移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本文应用SCP范式刻画了我国西部地区相对封闭经济结构的形成过程,分析了西部地区在承接全球价值链模式产业转移中的问题,并以重庆为例,基于西部地区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我国西部产业升级策略。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西部地区制造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红旗 刘勇 方志耕
基于行为活跃度和成果丰富度建立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测量指标体系,采用矩阵型灰色聚类方法对我国30个行业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行业视角下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划分成"高-高""中-中""中-低"、"低-中""低-低"5个类型,且整体处于偏低水平。在充分把握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整体状况和行业分布差异性基础上,提出政府在激发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红旗 陈仲常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说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制造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国际化生产标准)、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对价值链升级带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价值链升级 价值链治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慧岭 凌丹
本文剖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重构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布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0—2014年世界制造业投入产出数据,度量附加值口径下GVC重构的发生状况,实证检验GVC重构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布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制造行业的GVC重构特征与整体表现出的扩张—收缩—再扩张趋势不尽相同,部分行业呈现持续收缩或持续扩张的特征。根据在发达国家、本国内部、发展中国家三类经济体中的价值链条分布特征差异,可将中国18个制造行业分为"双向挤压型""强劲生长型""GVC主导型""国际产能合作型"四类。依据在GVC重构中的不同表现,本文提出中国各类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良群 刘晶磊 吴佳莹
在全球经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深度转型的背景下,以服务化推动制造业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企业双元能力视角,从理论分析入手,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探究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服务化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企业双元能力在服务化与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市场需求在服务化与企业探索能力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服务化与企业应用能力之间未起调节作用;经济自由度在企业双元能力与GVC升级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明华
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全球价值链模式下,我国中小企业已经紧密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之中。问题在于,我国中小企业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利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煜双 魏巍
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负面影响,因此制造型企业主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对环境成本控制进行讨论,将环境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根据内外价值链分解的各个关键价值活动中,针对各个活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为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价值链 制造型企业 环境成本控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建国 张小筠
企业升级是一国产业和经济升级的微观基础。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企业功能升级是其在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攀升。本文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领导企业为例,从效率出发,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实证研究领导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发设计以及品牌营销效率的升级趋势。结果显示:基于动态效率视角,领导企业处于较快的升级过程中;但基于静态效率视角,样本领导企业在三种效率指标方面均明显低于国外对标企业;中外企业在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效率方面的差距近年来表现各异,前者存在扩大的趋势,而后者则呈现收敛。因此,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竞争的同时,应推动产业内企业间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促进自主创新与提升国家品牌软实力并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功能升级 效率 体育用品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峰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制造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产业间关联效应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是知识密集、顾客导向型服务企业。从OEM演进成ODM甚至DMS、EMS;或者从OEM或OEM与ODM相结合演进成OBM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适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获取潜在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英楠
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企业如何从全球价值链低端以制造业外包"承接方"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的"发包方"和"承接方"转变,以推动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了利用外包组织间知识流动实现制造企业价值链提升的路径选择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飞 姜佳彤 林桂军 裴建锁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进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国高质量发展;而对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演变的定量分析则是相关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为此,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199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构成进行分解分析。研究发现,从行业间服务投入的角度,中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且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从服务岗位投入的角度,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不明显,但在具体的研发岗位投入上呈现服务化的特征;中国国内研发岗位的投入比重虽然出现明显上升,但其水平仍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据此,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