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1)
- 2023(12689)
- 2022(10279)
- 2021(9389)
- 2020(7696)
- 2019(17364)
- 2018(17415)
- 2017(34493)
- 2016(18285)
- 2015(20580)
- 2014(20034)
- 2013(19794)
- 2012(17764)
- 2011(15960)
- 2010(16163)
- 2009(15494)
- 2008(14715)
- 2007(12996)
- 2006(11648)
- 2005(10739)
- 学科
- 济(72436)
- 经济(72358)
- 业(53692)
- 管理(52530)
- 企(41331)
- 企业(41331)
- 方法(28561)
- 中国(25505)
- 数学(24603)
- 数学方法(24417)
- 农(22400)
- 贸(20767)
- 贸易(20758)
- 财(20406)
- 易(20379)
- 业经(17959)
- 制(17925)
- 银(14471)
- 银行(14456)
- 行(13951)
- 农业(13906)
- 出(13501)
- 地方(13444)
- 融(13063)
- 金融(13062)
- 学(12687)
- 体(11869)
- 务(11445)
- 财务(11412)
- 财务管理(11387)
- 机构
- 大学(255036)
- 学院(254978)
- 济(110772)
- 经济(108554)
- 管理(96954)
- 研究(85311)
- 理学(82801)
- 理学院(81962)
- 管理学(80798)
- 管理学院(80313)
- 中国(66771)
- 京(53644)
- 财(53290)
- 科学(47261)
- 财经(41955)
- 所(41792)
- 中心(38642)
- 经(38055)
- 江(37823)
- 研究所(37336)
- 经济学(35291)
- 农(35153)
- 范(34709)
- 师范(34410)
- 北京(34083)
- 经济学院(32014)
- 业大(31797)
- 院(31046)
- 财经大学(31003)
- 州(30400)
- 基金
- 项目(163067)
- 科学(129608)
- 研究(125748)
- 基金(118723)
- 家(101305)
- 国家(100465)
- 科学基金(86432)
- 社会(82388)
- 社会科(78156)
- 社会科学(78138)
- 省(62181)
- 基金项目(61622)
- 教育(57788)
- 编号(52800)
- 划(52304)
- 自然(51744)
- 自然科(50543)
- 自然科学(50531)
- 自然科学基金(49651)
- 资助(47714)
- 成果(44157)
- 部(36945)
- 重点(36618)
- 发(36370)
- 课题(35571)
- 国家社会(34439)
- 创(34042)
- 项目编号(33061)
- 教育部(32521)
- 性(32162)
- 期刊
- 济(124608)
- 经济(124608)
- 研究(81248)
- 中国(48313)
- 财(39748)
- 管理(36942)
- 学报(33140)
- 农(32978)
- 科学(31464)
- 教育(29795)
- 融(27538)
- 金融(27538)
- 大学(26364)
- 学学(24000)
- 农业(22434)
- 经济研究(22097)
- 业经(21880)
- 技术(21462)
- 财经(20590)
- 经(17880)
- 贸(17587)
- 问题(17522)
- 图书(16389)
- 国际(15976)
- 商业(13870)
- 理论(12594)
- 世界(12357)
- 现代(12105)
- 书馆(11983)
- 图书馆(11983)
共检索到390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王飞 任靓 裴建锁
本文基于1995—2018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数据,利用双边贸易分解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对美出口的贸易伙伴在地理格局上的变迁、出口产业升级和服务化特征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东盟、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全球价值链伙伴;亚洲全球价值链正逐渐以中国市场为导向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中国的出口平台地位明显降低;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明显提升,进口中间品越来越多地被国内生产替代;对美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主要来自产品的服务化;我国对美出口的全球价值链伙伴长期稳定;全球价值链产品的生产呈现出向中国集聚的趋势,我国国内市场的引力成为抵消“去全球化”离心力的关键因素;服务化正在成为推动我国出口升级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贸易 出口结构 服务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振国 张亚斌 牛猛 钟源
一国(产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所从事制造、研发、管理和市场等不同活动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关乎其对价值链的影响和控制力,这便凸显既有基于总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工基础上考虑功能分工,以产业要素收益为依据,采用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修正了功能专业化测度方法,据此构建国家和行业层面修正的功能专业化指标,并利用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和最新编制开发的劳动力职业数据,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及其最新动态演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呈现出较高的制造专业化水平,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总部经济活动(如市场、研发和管理)的功能专业化水平偏低,几乎被锁定在世界最低端层次,无法对欧美发达经济体构成出口威胁。中国制造业基本遵循着"依托制造—挺进市场—遥望管理和研发"的功能发展路径,"强"制造与"弱"管理和研发并存,典型加工贸易部门的"电气光学设备"的制造专业化水平更是达到国际领先。中国服务业的功能专业化水平总体上弱于制造业,且处于全球落后位置,与服务贸易强国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牛华 马艳昕
利用总贸易流分解方法研究表明: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出口中隐含在最终品中的增加值减少,返回国内并被吸收的增加值增加,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服务业出口的国别分布呈现出"一头独大"趋势,美国占比从1995年的8.94%上升至2011年的18.24%;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出口为主;批发贸易和租赁及其他商务服务两个行业占服务业出口总额的1/2,但前者在服务业出口中的占比下降幅度较大,而后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路丽 孟萍莉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测算出口制成品国内技术含量的方法 ,在按比例拆分获得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占用模型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区分国内中间投入和进口的中间投入,剔除进口中间品对最终出口体现的产品技术含量的贡献,得到出口制成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并对出口制成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分布及动态变迁做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制成品国内技术含量水平稳步上升;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所包含的国内技术含量差距不断扩大,出口制成品技术含量变动呈现出普遍性、稳定性和非均衡特征。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工业制成品 国内技术含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晨 迟萍
提升中国水产品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并走出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是中国水产品贸易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通过水产品出口升级指数与贸易地位指数的测算,及与全球水产品出口大国的比较分析表明,2008—2014年,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升级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从水产品出口升级的内部结构来看,中国实现升级且出口比重居于前3位的水产品全部为初级产品,说明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升级仍主要是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部分进行;此外,虽然中国水产品出口的贸易地位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但与美国、智利等国家对比可以看出高端比重仍严重不足。因此,中国应积极推动水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并增强水产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以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升级并进一步提升中国水产品的贸易地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说龙 许少卓
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表(WIOTs)时间序列数据和WWZ分解模型对中国服务业出口贸易结构与趋势的解析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出口贸易主要以中间产品为主,且中间产品的增长快于最终产品;国内增加值主要以最终出口与被直接进口国吸收的中间出口值为主;返回增加值比例相对较小,但呈上升趋势;国外增加值占比越来越低,中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还不高。就三类服务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返回并最终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从2000年的0.98%增至2014年的2.78%;消费性服务业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从2000年的89.64%上升至2014年91.37%;公共服务业被国外吸收的中间品出口增加值占比从2000年的45.38%上升至2014年的53.6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静 陈飞翔 吕冰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计算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具体描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是否参与CAFTA使中国企业出口DVAR的变动趋势整体呈现出显著差别,与东盟存在贸易关系的企业出口DVAR上升趋势比无贸易关系的企业更加明显;从分地区来看,DVAR东高西低,但中西部地区增速相对更快;从分行业来看,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两者密集结合的行业出口DVAR上升较快;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最高,加工贸易企业最低。倍差法实证检验结果显示CAFTA对中国企业出口DVAR存在较显著的影响。中国应当更加积极地推动自由贸易区战略以便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静 陈飞翔 吕冰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计算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具体描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是否参与CAFTA使中国企业出口DVAR的变动趋势整体呈现出显著差别,与东盟存在贸易关系的企业出口DVAR上升趋势比无贸易关系的企业更加明显;从分地区来看,DVAR东高西低,但中西部地区增速相对更快;从分行业来看,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两者密集结合的行业出口DVAR上升较快;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最高,加工贸易企业最低。倍差法实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黎峰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出口部门的全球价值链定位决定了其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含量,基于增加值的角度,按照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含量,一个国家(地区)的出口产品可以分为比较收益优势产品和比较收益劣势产品。构建出口优化度指标(EO指数),可对出口国家行业层面、双边贸易、多边贸易层面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度量和比较。通过主要出口国家的EO指数核算,本文发现以电子及光电设备等产业为代表,区域贸易集团内部正形成明显的产业价值链分工。与其他制造部门相比,中国大陆交通运输设备部门的出口优化度较高。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日本、美国大多数部门的EO指数相对较高,而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与第一出口大国地位并不相称。为此,中国大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志芳
中国对美国出口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但虚高的贸易量不仅没有使中国利益分配得到增长,而由此引发的汇率摩擦、贸易摩擦纷争此起彼伏。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利用Koopman(2014)出口分解技术研究了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背后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日益增长的中间品贸易是中美贸易摩擦根源所在。我国政府应在关注零部件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同时,积极提升国内企业零部件产品的自主生产能力,提升劳动力成本领先之外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贸易结构 增加值核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中
基于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采用总出口分解模型,将中国等40个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总出口完全分解为不同的增加值项目和重复计算项目,并衍生出增加值贸易的相关指标。从行业层面,测算了中国各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规模及其实现路径。依据"吸收地原则",研究了我国总体、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地区(国别)去向。结果显示,中国总出口中国外成分(VS)所占比例为21.77%,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重复计算项的比例为24.53%;中国传统出口规模较小的农业、狩猎业、林业及渔业、采掘业和服务行业,通过将行业产出用于制造业行业产品的生产,从而实现本行业的增加值出口,其增加值出口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北美地区、欧盟地区是中...
关键词:
总出口 增加值 价值链 投入产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岚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纠正出口规模与贸易利益的错配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构建融合增加值贸易和所有权贸易的双边真实贸易利益核算框架,测度了中国对美国出口中由中国获得的贸易利益。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属地贸易收益率约为80%,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美国对华制造业FDI整体呈现市场寻求导向,而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FDI则具有典型的效率寻求型特征;剔除外资企业贡献后,中国对美国各行业出口的真实贸易收益率大幅下降,但就各年份的比较而言,真实贸易收益率却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外资企业对中国对美出口贡献率的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峰
基于增加值的视角,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出口产品可划分为比较收益优势产品及比较收益劣势产品。通过构造衡量出口产品结构的EO指数,可以对出口产品结构的横向与纵向进行比较。在理论及实证分析基础上,文章发现出口产品结构、国际分工地位对贸易收益水平的正向影响显著,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国际分工地位尤其是比较收益劣势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有利于改善贸易收益水平。出口产品的国际分工参与度对贸易收益水平负向影响显著,国内生产配套率尤其是比较收益劣势产品的国内生产配套率提升有利于改善贸易收益水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述忠 刘梦恒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嵌入国际生产网络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视角对中国OFDI的网络化趋势特点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剖析OFDI默会知识逆向溢出的理论机制;最后,分析影响OFDI网络中默会知识逆向溢出的因素。本研究者认为,宏观层面,中国OFDI从投资规模、行业分布和区域布局等方面表现出网络化趋势;微观层面,中国企业已初步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全球营销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OFDI默会知识逆向溢出主要包括国家间转移和企业间转移两个维度。此外,本文作者还认为,影响OFDI默会知识逆向溢出的因素主要包括网络成员信任程度、信息开放共享程度和共同解决问题程度等网络嵌入性因素,以及知识吸收能力和OFDI合作方式等默会知识溢出调节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