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8)
2023(17630)
2022(15088)
2021(14093)
2020(11668)
2019(26612)
2018(26409)
2017(50237)
2016(27167)
2015(30430)
2014(30155)
2013(29654)
2012(27196)
2011(24733)
2010(24813)
2009(23021)
2008(22136)
2007(19308)
2006(16994)
2005(15017)
作者
(77005)
(64045)
(63812)
(60200)
(40780)
(30758)
(29016)
(25117)
(24254)
(22919)
(21635)
(21583)
(20275)
(20249)
(19619)
(19610)
(18999)
(18797)
(18419)
(18231)
(15817)
(15798)
(15467)
(14634)
(14342)
(14234)
(14141)
(14057)
(12833)
(12583)
学科
(114197)
经济(114091)
管理(76934)
(73344)
(60622)
企业(60622)
方法(49367)
数学(42154)
数学方法(41554)
中国(32113)
(30318)
贸易(30300)
(30004)
(29450)
地方(27186)
(26277)
业经(25928)
(23251)
农业(19892)
理论(19399)
(18787)
环境(17815)
(17727)
技术(17516)
(17427)
银行(17387)
(17207)
金融(17205)
(16716)
(15843)
机构
学院(380792)
大学(379388)
(154115)
经济(150885)
管理(148788)
研究(129344)
理学(128575)
理学院(127150)
管理学(124730)
管理学院(124068)
中国(96137)
(81090)
科学(79227)
(68748)
(64615)
(59654)
研究所(58648)
中心(57903)
(55735)
业大(55248)
财经(54780)
(52146)
师范(51679)
北京(51333)
(49778)
(47578)
农业(46525)
经济学(45904)
(45804)
师范大学(41612)
基金
项目(258293)
科学(203196)
研究(191361)
基金(185866)
(161209)
国家(159826)
科学基金(137265)
社会(120104)
社会科(113849)
社会科学(113825)
(101696)
基金项目(97502)
教育(88801)
自然(88327)
自然科(86288)
自然科学(86273)
(85130)
自然科学基金(84669)
编号(79041)
资助(77304)
成果(63922)
(58197)
重点(58028)
(56743)
课题(54742)
(53848)
创新(50050)
科研(48997)
教育部(48945)
国家社会(48794)
期刊
(170963)
经济(170963)
研究(113731)
中国(74133)
学报(57589)
管理(55510)
(54707)
科学(53218)
(50769)
教育(47270)
大学(43820)
学学(41029)
农业(38538)
技术(34127)
(33125)
金融(33125)
业经(29931)
经济研究(28359)
财经(25737)
问题(23037)
(22432)
(22053)
图书(20507)
(20287)
国际(19439)
技术经济(18400)
商业(18275)
科技(18100)
理论(17377)
现代(16903)
共检索到567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巩爱凌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却处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的粗放型出口,由此引致一系列问题:外贸出口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口商品结构表面上有所改善、却并无实质性提升;技术进步在"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徘徊;品牌建设滞后,"中国制造"成为廉价质次商品的代名词。由此,必须改变单一"世界工厂"的尴尬局面,出口向内涵型发展转变;从OEM向ODM、OBM升级;由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构建国家价值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巩爱凌  
通过扭曲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中国快速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由此成为"世界工厂",外贸出口高速增长。然而,这种扭曲性粗放出口并非遵循市场规则的自然健康结果,尽管它摆脱了市场机制的约束,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增长,却远离了公平市场机制下良性发展的长期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扭曲性粗放出口表现出越来越无法持续的不平衡性;与此同时,又在其"内生性"的升级困境与难题中无法自拔。由是,从根本上纠正扭曲可能是实质性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理性出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巩爱凌  刘廷瑞  
笔者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1997年~2007年我国外贸出口中隐含碳总量,并采用结构分解法分解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出口隐含碳上升的主导因素,这是由于我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却作为"世界工厂"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生产、加工环节;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变对隐含碳影响不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行业的调整是从某些行业价值链的底端跳到另一些行业的底端,而并非价值链上纵向延伸,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特点并未改变;凭借技术引进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降低能耗有作用,但不很明显,且不够稳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海波  朱华丽  
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从外贸增长、发展动力、外贸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1-2010年的数据,采用AHP方法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后外贸增长指标持续增长,发展动力指标波动明显,外贸结构指标逐年增加,可持续发展指标具有最强的持续转变趋势。最后提出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博伟  张伯伟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碳减排,可以为中国“碳双减”提供政策启示。采用1995—2009年的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据,结合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出上游度和投入下游度的上升均会导致出口贸易隐含碳水平升高,这说明如果一国以矿业、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那么出口贸易隐含碳水平会升高,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这一结论。此外,对于污染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效应会更弱,但是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效应会更加明显。因此,为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中国政府应当优化产业布局,通过约束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调整出口规模和改善出口贸易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党玉婷  盛丹  
本文采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贸易内涵污染测算模型,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染。主要结论如下:国产内涵废水、COD污染略有下降,废气和SO2污染没有明显下降,固体废物污染上升,中国的工业废水治理效果较为明显,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效果并不显著;进口内涵污染未有明显上升,中国并未通过大量进口中间投入,从而节约对本国的污染。影响国产内涵污染的主要是一般贸易出口,影响进口内涵污染的主要是加工贸易出口,这是由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不同的进口中间投入比例所决定的。"三资企业"的出口结构相对于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言变得更为清洁,其出口的国产内涵污染(除固体废物外)均有了大幅下降,另外由于外资企业降低进口中间产品投入,提高国产中间投入比例,也进一步降低了外资企业的进口内涵污染;私营企业由于出口规模大幅上升,出口结构相对"肮脏",且出口结构变化不大,从而导致其出口内涵污染大幅上升。国产内涵污染省份间差距较大,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北京、辽宁、天津等出口大省,进口内涵污染省份间差异并不显著。中国对美国、日本等主要出口国的内涵废水、COD、废气和SO2污染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国产内涵固体废物污染仍相对较高,甚至不降反增。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尤露  王雅丽  
实现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高效内外双循环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76个经济体的经济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对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样本中更为明显。全球价值链重构虽然不具备规模溢出效应,但有着显著的结构优化效应,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创新驱动战略引领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以促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啸  陈海波  
在目前的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我国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价值链短,严重制约了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运用SWOT模型分析我国当前外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为我国当前及未来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志坚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对外经贸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八五”期间,江苏外贸出口翻了两番,出口年增长率达35.4%,在全国排名跃居第三。但随着外贸出口中交叉经营的范围不断扩大,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不断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日益趋紧,外贸领域遇到了新的困难与挑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海龙  戎卫东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这是未来20年我国外贸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与理解、我国外贸出口的两次历史性跨越、我国产业发展对外贸出口发展的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我国外贸出口发展趋势的影响等方面对未来20年我国外贸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英南  
义乌市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以连续十七年居全国成交额首位的小商品市场驰名中外,是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连接中国其他地区及世界各国的国际小商品贸易商业流通、货物流通和信息流通的中转枢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翔  张为付  
传统国际分工条件下外贸通常被理解为"需求侧",然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发展外贸其实更多的是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所表现出的"外在流转",故而发展外贸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属于参与全球生产即"供给侧"问题。外贸的基本内涵和范畴,也随即演化为既包括传统进出口也包括要素跨境流动等在内的"大外贸"。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简单地将中国纳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来发展对外贸易的传统方式遭遇了巨大挑战,亟待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而究其实质,就是要转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方式。其中,适应乃至引领当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翔  张为付  
传统国际分工条件下外贸通常被理解为"需求侧",然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发展外贸其实更多的是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所表现出的"外在流转",故而发展外贸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属于参与全球生产即"供给侧"问题。外贸的基本内涵和范畴,也随即演化为既包括传统进出口也包括要素跨境流动等在内的"大外贸"。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简单地将中国纳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来发展对外贸易的传统方式遭遇了巨大挑战,亟待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而究其实质,就是要转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方式。其中,适应乃至引领当前全球价值链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才能在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中更好地实现上述"转变",这客观上要求在"大外贸"内的各领域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中  
研究目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总出口的价值来源、增加值贸易及其失衡规模。研究方法:基于WIOD数据库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和社会经济账户(SEA),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测算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出口国外增加值率较高,国外增加值主要来源于东亚、欧盟和北美地区,制造业行业出口国外增加值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中国增加值出口主要来源于制造业。从增加值出口实现方式来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增加值出口分别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出口为主要方式,而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行业、服务业则主要通过参与国内价值链生产分工来实现本行业的增加值出口;传统贸易数据严重夸大了中国的贸易失衡规模;相比于传统贸易失衡,中国与欧美、东亚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和逆差均大幅降低。研究创新:依据增加值"来源地"和"吸收地"原则测算了中国增加值贸易及其失衡规模。研究价值:克服了传统贸易数据由于"重复核算"所呈现的贸易假象,厘清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