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3)
- 2023(16696)
- 2022(14295)
- 2021(13281)
- 2020(11118)
- 2019(25434)
- 2018(25343)
- 2017(49867)
- 2016(26530)
- 2015(29864)
- 2014(29284)
- 2013(28884)
- 2012(26047)
- 2011(23425)
- 2010(23539)
- 2009(21756)
- 2008(20746)
- 2007(18142)
- 2006(15538)
- 2005(13295)
- 学科
- 济(112260)
- 经济(112144)
- 管理(78421)
- 业(75806)
- 企(64002)
- 企业(64002)
- 方法(53406)
- 数学(46803)
- 数学方法(46071)
- 农(28739)
- 中国(26947)
- 财(26465)
- 业经(25450)
- 地方(21644)
- 学(20937)
- 贸(19969)
- 贸易(19959)
- 易(19299)
- 农业(19111)
- 理论(19090)
- 制(18786)
- 技术(17785)
- 务(17511)
- 财务(17427)
- 财务管理(17391)
- 和(16601)
- 企业财务(16493)
- 环境(15753)
- 融(15454)
- 金融(15451)
- 机构
- 学院(372191)
- 大学(371212)
- 管理(151187)
- 济(149566)
- 经济(146476)
- 理学(132469)
- 理学院(131145)
- 管理学(128731)
- 管理学院(128066)
- 研究(117149)
- 中国(85630)
- 京(76944)
- 科学(71042)
- 财(67086)
- 所(56439)
- 财经(55035)
- 农(54293)
- 业大(53627)
- 中心(53493)
- 江(52270)
- 研究所(51502)
- 经(50097)
- 范(48380)
- 北京(48148)
- 师范(47963)
- 经济学(45225)
- 院(43085)
- 州(43017)
- 农业(42279)
- 财经大学(41104)
- 基金
- 项目(258503)
- 科学(204745)
- 研究(191823)
- 基金(187939)
- 家(161975)
- 国家(160649)
- 科学基金(139848)
- 社会(121446)
- 社会科(115228)
- 社会科学(115202)
- 省(101389)
- 基金项目(98899)
- 自然(90560)
- 教育(89602)
- 自然科(88500)
- 自然科学(88485)
- 自然科学基金(86882)
- 划(84520)
- 编号(78892)
- 资助(78458)
- 成果(63152)
- 重点(57404)
- 部(57278)
- 发(54737)
- 创(54247)
- 课题(53893)
- 创新(50394)
- 教育部(50080)
- 国家社会(49511)
- 人文(49269)
- 期刊
- 济(157813)
- 经济(157813)
- 研究(105365)
- 中国(64271)
- 管理(55050)
- 学报(53890)
- 科学(50385)
- 财(50196)
- 农(48897)
- 教育(43419)
- 大学(41816)
- 学学(39356)
- 技术(34217)
- 农业(34121)
- 融(29461)
- 金融(29461)
- 业经(27915)
- 财经(26317)
- 经济研究(26214)
- 经(22504)
- 问题(20258)
- 图书(18500)
- 技术经济(18234)
- 统计(17856)
- 商业(17814)
- 业(17634)
- 科技(17529)
- 理论(17041)
- 策(16649)
- 现代(16190)
共检索到523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裴学亮 朱轶 满小莉
产业合作模式选择是产业合作实施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全球价值链成为影响产业合作模式选择的重要方面。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遵循"产业特征定位—产业位势比较—产业合作模式选择"逻辑链提出产业合作模式选择模型,并以福建省主导产业中的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闽台产业合作模式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福建省针对闽台产业合作模式选择决策中,化工行业需要采用垂直和水平产业升级合作模式,机械制造业需要采用垂直的产业协同和产业转移合作模式。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合作模式选择的理论拓展与实际应用,对区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合作模式 主导产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秋斌
本文在现有区域专门化分工与区域产业合作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闽台区域经济分工的现实差异和深化分工与合作的支撑条件,提出了推进闽台区域经济专门化分工与产业合作的对策思考,以期继续加强和深化闽台经济合作。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专门化 分工 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连好宝
随着湄洲湾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以及厦门以芳烃为主的产业链不断向上游延伸,福建石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台湾石化工业由于受资源、环保、土地和工资上涨等因素困扰,出现较大规模外移趋势。福建应加强与台湾石化产业对接,提高产业集聚度。
关键词:
闽台 石化产业 合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焕金 张强
全球价值链驱动的"二元集聚"割裂产业间的前后向技术联系,从而可能弱化外向经济的产业升级效应。通过新增控制变量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较大的8个产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以垂直专业化指数测度的全球价值链分工驱动非但没有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反而明显弱化了技术的溢出效应。这也意味着生产加工功能集聚扩张并不必然转化为高级要素积累与创新优势,而构建融合全球价值链驱动与国内市场引致创新的平衡增长路径才是实现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合意之策。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驱动 技术溢出 产业升级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单玉丽 李阶
闽台经济合作的产业选择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单玉丽,李阶一、闽台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由于区位因素作用,闽台两地在自然条件方面有诸多相似性。同时,由于两地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机遇偏差,使得闽台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别,处于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法涛 李俊青
依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提出的产业链治理决定要素,可从交易复杂度、交易信息可编码程度、供应商能力三个维度,把电子商务产业链分为科层式、领导型、模块化、关系型四种模式。而基于对国内100多家从事网上零售业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的调研,根据其运营模式和产业链治理形式,从平台所有权角度进行归纳整理,可将电子商务平台划分为六种所有权形式,即第三方开放平台模式(淘宝网、天猫商城等)、以自营为主的半开放平台模式(京东、当当等)、物流服务商主导模式(顺丰优选、邮乐网等)、支付服务商主导模式(工商银行的融易购等)、全产业链模式(中粮集团的我买网等)、传统零售商或制造商主导模式(银泰网、海尔商城等)。考虑到产业发展尚不成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米 红
本文认为实现福建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在于对福建传统经济产业规模、结构和区域配置等进行系统变革和调整,并在其信息技术产业链环境逐步形成和优化的同时,构建具有闽台信息技术产业合作特色和连接中国大陆腹地信息技术产业的“海峡西岸信息技术产业廊桥”。而从构建“海峡西岸信息技术产业廊桥”的视角构筑“数字福建”,是发展具有区位比较优势的骨干信息技术产业群、形成良好产业链环境和实现跨越式、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数字福建”系统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闽台 信息技术 产业合作 数字福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吴永亮
在界定国际产业转移价值的基础上,本文依据Koopman等对于出口产品的价值分割框架构建了测度国际产业转移的指标,并依此测算了22个国家(地区)的产业净转移比重和相对转移比重,结果表明:直到2011年,绝大多数国家(地区)各产业不存在绝对的产业转出现象,关于一国(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判断夸大了国际分工的产业转移效应;OECD国家(地区)的劳动及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存在向非OECD国家(地区)转移的趋势,服务业转移趋势不明朗;制造业的国际产业转移比服务业更灵活、发展更快,国际产业转移与承接比服务业更早。虽然新一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产业转移 贸易增加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吴永亮
在界定国际产业转移价值的基础上,本文依据Koopman等对于出口产品的价值分割框架构建了测度国际产业转移的指标,并依此测算了22个国家(地区)的产业净转移比重和相对转移比重,结果表明:直到2011年,绝大多数国家(地区)各产业不存在绝对的产业转出现象,关于一国(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判断夸大了国际分工的产业转移效应;OECD国家(地区)的劳动及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存在向非OECD国家(地区)转移的趋势,服务业转移趋势不明朗;制造业的国际产业转移比服务业更灵活、发展更快,国际产业转移与承接比服务业更早。虽然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需要更加成熟的条件,但根据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看,价值的国际转移最终会形成产业的国际转移,而且这种分工细化带来的产业转移对于中国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及竞争力提升是有利的。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产业转移 贸易增加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元生
随着台商在福建茶业投资规模的扩大,闽台区域茶叶产业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其特点是:台资企业主导价值链高端环节和利润分配,价值链低端环节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产业集群趋势,价值链上相关利益主体形成了多元化治理机制,价值链运行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政策和自然风险。因此,提升闽台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当着眼于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产业价值链,发展茶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观光休闲茶园;实施产业策略联盟,发挥价值链协同效应;完善以物流、科技服务为重点的支持体系,提升茶业集群水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少军 李东方
中国在通过承接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加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缩小地区差距的双重任务。全球价值链模式产业转移内涵的作用机理,使其成为中国完成双重任务的出发点。本文就此指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能否实现取决于两地商务成本结构的对比。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产业外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则应该立足于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以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摆脱低端锁定和区域发展失衡的双重困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冰 牛东晓 刘金朋 王宁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对建立合理的地域产业分工体系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意义。由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结论总结出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下的六大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并据此提出一套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同时,应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内蒙古地区主导产业选择模型,选取内蒙古27个产业部门进行研究,筛选出了最能带动内蒙古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六大类主导产业,为政府投资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
主导产业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辉
地方产业集群沿着全球价值链往上升级,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中进行的。全球价值链片断化后,各个价值环节之间是有着严格的价值等级体系的。价值等级体系的形成一般有跳跃式和蔓延式两种空间布局模式。占据不同价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也由此在全球形成了严格的空间等级体系。在该等级体系中,既紧密合作又相互激烈竞争的各个层级的地方产业集群时刻演绎着升级和反升级的较量。既然各个地方产业集群之间攀登和反攀登都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展开,那么就应该遵循链条本身所包含的各种竞争关系。不同的竞争和升级关系又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咏梅
在借鉴Humphrey和Schmitz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价值链治理结构概括出被并购、贴牌生产、互利合作、交钥匙工程和出口五种嵌入模式,这五种嵌入模式将价值链治理结构与具体嵌入渠道联系起来。一方面提供了进入全球价值链的直接入门之道,另一方面体现了全球价值链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权力的对称程度,能够成为分析价值链参与者升级前景的代表性同一框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嵌入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生华 吴晓冰
经济全球化使产品价值创造环节分散于世界各地,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由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所蕴含的价值附加值并不相同,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必须沿着价值链不断的进行升级,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本文应用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据浙江产业集群的结构特点以及各自融入价值链的程度差异,认为由地方价值链到全球价值链,由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到功能升级、跨链条升级是一个有效的升级模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群 升级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