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8)
2023(12387)
2022(10490)
2021(9901)
2020(8146)
2019(18175)
2018(18153)
2017(33596)
2016(18026)
2015(20669)
2014(20016)
2013(19355)
2012(17726)
2011(16351)
2010(16426)
2009(15596)
2008(15139)
2007(13165)
2006(11583)
2005(10458)
作者
(50816)
(42163)
(42118)
(39884)
(27076)
(20185)
(19131)
(16474)
(16024)
(15123)
(14428)
(14280)
(13533)
(13460)
(13307)
(12860)
(12555)
(12517)
(12182)
(12005)
(10713)
(10357)
(10102)
(9840)
(9379)
(9376)
(9359)
(9219)
(8648)
(8581)
学科
(69366)
经济(69276)
管理(46984)
(42498)
(34226)
企业(34226)
方法(28439)
(24722)
贸易(24712)
(24067)
数学(23740)
数学方法(23459)
中国(23294)
(19281)
(16279)
(16038)
(15243)
业经(14842)
(13991)
金融(13982)
(13193)
银行(13160)
(12786)
理论(12327)
农业(11656)
关系(11634)
(11629)
地方(11598)
(10921)
环境(10828)
机构
大学(253801)
学院(253279)
(109091)
经济(107090)
研究(95767)
管理(88917)
理学(75685)
理学院(74770)
管理学(73375)
中国(73114)
管理学院(72916)
科学(56099)
(54855)
(48900)
(48884)
研究所(44648)
(41690)
中心(41281)
财经(38793)
(36947)
(35351)
(35309)
(34993)
北京(34959)
师范(34951)
业大(34810)
经济学(34737)
农业(32918)
经济学院(31253)
(29390)
基金
项目(165946)
科学(130126)
研究(123777)
基金(120704)
(106395)
国家(105592)
科学基金(88261)
社会(78814)
社会科(74662)
社会科学(74649)
(62073)
基金项目(61654)
教育(57300)
自然(54874)
(53742)
自然科(53638)
自然科学(53616)
自然科学基金(52664)
资助(50366)
编号(49979)
成果(42108)
重点(38308)
(37784)
(36550)
课题(35866)
(34399)
国家社会(33568)
中国(32758)
教育部(32360)
创新(32302)
期刊
(121207)
经济(121207)
研究(79786)
中国(52100)
学报(40420)
(38789)
科学(37143)
(35856)
管理(33305)
教育(31672)
大学(30522)
学学(28557)
农业(27175)
(24189)
金融(24189)
经济研究(22452)
(21750)
国际(21471)
技术(20403)
业经(19578)
财经(18708)
问题(16664)
(16313)
世界(16272)
(15530)
统计(13561)
(12087)
商业(11697)
图书(11481)
(11369)
共检索到393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岚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使国际分工的层次从产品细化到产品的生产环节。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以属地原则为统计标准,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的传统贸易统计已经无法反映国际贸易以及贸易利益分配的真实情况。以"所有权"贸易统计体系和"附加值"贸易统计体系为代表的新型贸易统计方法应运而生,两种方法从统计对象和统计口径角度对传统贸易体系进行了调整。中国作为利用外资大国和加工出口大国,传统贸易统计严重高估了中国贸易差额,导致贸易差额和贸易利益的严重分化。运用两种新型贸易统计调整中国贸易统计数据,将还原中国真实贸易利益,修正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的背离,优化贸易环境,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钱学锋  刘钊  
近30多年来,在科技革命的持续影响下,信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日益深化,国际分工进入全球价值链时代。全球价值链所影响和改变的不仅是贸易流量的表面统计特征和经济属性,还呼唤深层次的国际贸易规则与政策体系的根本变革。特别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疫情影响深远,更是加剧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仅对全球价值链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对国际贸易规则和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对外积极推动WTO改革,深化区域贸易协定,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对内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有效应对全球价值链时代国际贸易政策体系调整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磊  徐琳  
针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对既有国际贸易统计体系产生的挑战,本文首先就目前国际货物贸易统计方法改革之进展进行讨论;其次,尝试就其对我国外贸统计的影响开展分析;最后,对各类改革方案之利弊进行讨论,并对未来我国外贸统计改革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心玎  杨军  王苒  王直  
在全球价值链的序贯生产过程中,中间品的多次跨境会带来关税成本的放大,进而阻碍全球贸易及价值链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及加拿大的经验表明,部分或全面取消中间品进口关税将有助于推动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融入并提升其贸易竞争力。文章首先基于总贸易核算方法(KWW、WWZ、WWYZ),量化展示了全球价值链上贸易成本放大的典型事实。然后,在三种政策情景下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量化模拟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在促进中国及世界的贸易及经济增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戴岭  潘安  
随着全球价值链(GVC)分工体系日益完善,中国与欧盟深度参与GVC分工并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冲击以及气候危机,中欧深化合作具有迫切需求,而中欧贸易关系的演进特征需要在GVC分工体系下进行回顾。文章在总贸易核算框架与亚洲开发银行跨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抗毁性分析等方法,着重分析了2007~2019年间中欧增加值贸易关系的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欧之间的增加值贸易规模不断增长,在GVC分工体系中的相互依赖性明显;中欧在传统贸易网络中的联系最为紧密,但在复杂GVC网络中主要通过美国作为中介相联系;在传统贸易网络中,中德保持合作并坚持贸易自由化能有效降低GVC分工中的“断链”风险,但在复杂GVC网络中的作用并不明显。文章提出了在后疫情时代深化中欧贸易关系以及通过GVC分工构建中欧数字合作伙伴、绿色伙伴等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焕  常润岭  
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国家和经济体参与到今天的全球经济中,形成越来越多的跨国价值链。通常情况下,价值链包括以下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分销和到达最终消费者。这些活动可以在同一公司或不同的公司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岚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的层次逐渐从产品深入到生产环节。由于存在严重的重复计算问题,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的传统贸易统计已无法客观反映国际贸易的真实情况。以价值增值为统计口径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框架为分析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国际贸易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全面梳理附加值贸易统计的思路和测度方法,从假设条件的差异出发,重点分析了该方法与垂直专业化的联系与区别,揭示了垂直专业化指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的不足,表明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先进性及其在国际生产分割背景下分析贸易相关问题的重要意义,并对其政策内涵和应用前景进行评述和展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文卿  王丰国  李根强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兴起的增加值贸易核算理论因能消除传统贸易的"统计幻象"、准确核算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贸易利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贸易价值增值的视角,梳理了以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的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研究成果。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垂直专业化的测量及其发展、增加值贸易与贸易增加值核算理念的差异、以及它们与传统总值贸易核算的区别与内在关联等方面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晨  王今朝  金志达  
全球价值链贸易体系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的,本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的一种形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地揭示了全球价值链贸易体系的不平等本质。这是造成当今世界格局大转型的经济根源。在这个体系下,强大国家治理能力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改进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使得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显著提升,这有别于西方资本扩张的发展逻辑。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及提升模式又使得全球价值链体系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国际贸易体系正经历深刻转型,中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这些挑战,加快了国际贸易体系的转型速度。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可以通过采取稳定全球价值链体系、建立新型国际贸易组织和贸易关系、提升自身企业组织能力和科技能力、促进经济平等化以及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的战略政策来加以应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畅  邓洲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中美贸易摩擦趋于常态化,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应对新挑战成为重大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浓厚研究兴趣。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表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赶超与攀升无疑是此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催化剂",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制造业的赶超态势,但其负面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中国依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实现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转变制造业贸易方式、推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主动整合资源和加速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制造业应对贸易摩擦和提高分工地位的有效途径。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并基于客观数据分析其影响;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拓展,系统跟进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的现实影响;适应环境变化,关注中国制造业深度嵌入全球创新链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文婧  
文章在整理、对比中美两国半导体西向贸易官方统计数据后发现,两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计价方式和中美统计口径差异导致了统计数据偏差,但并不存在"统计错误"。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艳秀  王厚双  
在当前国际贸易转型的关键时期和高效全球贸易治理需求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明晰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贸易不对称性是实现高效全球贸易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六方面:价值链贸易地区结构失衡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内特征;贸易利益分配不均衡;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参与度提高,但升级困难;各国相互依存性增强且不对称性突出;价值链贸易规则与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自主性冲突更突出;贸易治理权力分配失衡等。重构全球贸易治理制度,制定适应新分工模式的贸易规则,才能改变贸易利益分配失衡的局面,使更多落后国家分享到全球价值链带来的红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艳秀  王厚双  
在当前国际贸易转型的关键时期和高效全球贸易治理需求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明晰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贸易不对称性是实现高效全球贸易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六方面:价值链贸易地区结构失衡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内特征;贸易利益分配不均衡;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参与度提高,但升级困难;各国相互依存性增强且不对称性突出;价值链贸易规则与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自主性冲突更突出;贸易治理权力分配失衡等。重构全球贸易治理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詹姆斯·杰克逊  王宇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呈现常态化,这主要源自美国的宏观政策。伴随全球价值链的发展,限制进口可能伤害自身出口。如果只减少贸易逆差而不解决宏观经济失衡问题,其结果可能是产出减少,经济增长率下降,因为国内工资水平、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是宏观政策和国际环境变动的产物,而不仅是贸易逆差的结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岚  盛斌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文章利用增加值贸易体系重新测度了1995-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并通过对双边总值贸易进行价值增值分解刻画了贸易利益在中美之间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传统的贸易统计极大地高估了中美贸易失衡,两国的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之间存在严重错配,分工地位的差距导致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正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机电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转变单纯追求出口规模的贸易发展方式和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是提高中国对美出口获利能力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